自从广汽本田在1998年中国引入“四位一体(4S)销售模式”后,中国汽车以4S为主流的汽车销售模式已经红红火火了二十多年但是最近几年,汽车4S店的口碑正在急剧下滑,经营危机不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汽车4s店目前的危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汽车4s店目前的危机(平均每天11家4S店关停退网)

汽车4s店目前的危机

自从广汽本田在1998年中国引入“四位一体(4S)销售模式”后,中国汽车以4S为主流的汽车销售模式已经红红火火了二十多年。但是最近几年,汽车4S店的口碑正在急剧下滑,经营危机不断。

疫情反复暂时闭店、资金压力大、运营成本高等成为了经销商的核心痛点。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经销商们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店关停潮。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前 4 个月已经有超过 1400 家 4S店退网关停,平均下来每天约有 11 家 4S 店关停退网。但困难不止如此,随着近年来大量资本进入汽车后市场,维修店快速发展,不断抢占 4S 店的售后业务,4S 店面临的是前后夹击的形势。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 2022 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仅 18.1% 经销商完成半年度销量目标。

1

供过于求时大量的重资产直营渠道

将成为沉重负担

而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迅猛的发展,也带动了新能源汽车渠道网络的快速扩张,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经销商门店的4S店业态,直营商场店业态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主流。购物中心和线上的流量成本很低,当销量规模起来之后,直营模式下卖一辆车的销售成本可能只有传统授权模式的 1/2~2/3,但供不应求阶段直营可赢得高利润,但在供过于求时大量的重资产直营渠道也将成为沉重负担。

“轻直营”的模式是近乎必然的发展方向。目前的汽车厂商已经看到了直营模式的巨大优势,如价格控制和服务标准统一。只不过由于传统经销商的话语权,很多汽车厂商妥协而使用了诸如部分车型直营、实行“代理制”等新形式,不过效果也有限。

一位新能源投资人告诉汽车产经网,对新造车企业来说单打独斗式地建立一个直营店,成本问题都还在其次,耗费的人力时间成本才是最大的麻烦。

据了解,无论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势力,每开设一家厂家直营店都需要注册一家新的公司。 “小鹏早期一些直营店是我帮忙开的,我有一个团队四五个人专门注册公司的,好麻烦的。当时(小鹏)还没有上市,上市就更麻烦。你要公告多少天开多少店等等。” 上述投资人说。

2

途柚新能源“类直营”的新模式

让经销商轻装上阵

新能源汽车直营渠道现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厂商都希望用更灵活的直销模式,将汽车的销售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力图减少经销商在新的销售格局下的负面作用。

造车新势力途柚新能源推出“订单式交付类” 直营新模式最近受到市场关注,“订单式交付类” 直营新模式以创新的模式,直击行业发展中的重资产与高成本痛点,以更轻量化、更灵活、更快速的重构新势力造车,车主通过厂商APP直接订车,由厂商发车,车主直接在途柚APP完成汽车整个交付过程,让经销商不需要囤货,没有库存压力,能够让经销商“轻装上阵”,也减少了未来的风险。

途柚新能源瞄准中国新能源汽车汽车未来增量的蓝海,以高性价比的纯电小车为起点切入市场,未来产品规划将从A0级到A00级和A级,同步将会为用户带来覆盖多元出行场景的高性价比的纯电出行服务。

途柚新能源研发的兼容性积木式电池,还可服务于二轮市场,并采用“城市合伙人 外卖骑手”创新两级分销模式,通过渠道合伙人形式,发展遍布全国各地的像汽车修理厂、汽车美容店等高频、直接接触汽车及车主的商家,并发展骑手成为渠道推广员,推广至市场的每个角落,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产品与服务的问题,还突破了后续“重资产 强周期”的桎梏,并通过“海陆空”全面投放,抓取潜在用户大数据等为经销商赋能,与合伙人共享新能源万亿级市场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