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落地有声(接诉即办要办得百姓满意)(1)

接诉即办要办得百姓满意

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展览路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曹国东

“大家说说,昨天办理了哪些案件?哪些没解决?哪些解决完了群众却不满意?”每天早晨主持“接诉即办案例分析会”,是曹国东雷打不动的例行工作。在市场监管领域摸爬滚打33年,他又承接了12345热线中大量“未解决不满意案件”,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曹国东发现,很多“接诉即办”案件,如果盲目埋头处理,并不一定能令群众满意。他决定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来剖析每个案件。曹国东和执法人员一起,将前一天办理的案件一一“复盘”,当天的新案件则请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支招。解决得好的案子,请办理人员介绍经验,未解决、群众不满意的“双否”案件,大家再一块儿分析症结在哪儿。经过剖析、寻求新的解决之道,“双否”很快变成了“双是”。

2015年,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光是需要封堵的开墙打洞就多达600多处。曹国东和队员们在赵登禹路走访一圈,碰了一鼻子灰。很多开墙打洞的商户都心存侥幸,抱着观望态度:“别人不拆,我也不拆。”

如何拔掉“第一颗钉子”?

“疏解整治,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他灵机一动:沿街商户中有很多党员,何不从他们入手呢?

理发馆老板是党员,曹国东就找到他聊了起来。讲政策,聊责任,谈党员应发挥带头作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曹国东的一番话,得到了回应。

“老曹,这事儿我支持。我们党员带头,明天就开始甩货,过两天就关店腾地儿。”理发馆老板拍着胸脯保证。党员商户带头封堵门面、遣散员工,注销营业执照。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商户纷纷行动起来,相关封堵主体全部关停,执照后期处置率达到100%。

电商平台投诉举报解决率不高、群众对执法工作不理解,曹国东在全市率先成立第一支电商监管队伍;推进《禁止传销条例》实施过程中,他深入传销组织内部,历时两个月辗转6个省市暗访调查,最终取缔了传销公司;当事人采取隐蔽、损毁等方法对抗执法,他依托电子取证设备,复原当事人电脑中的经营记录,成为市场监管系统第一起使用“电子取证设备”破获的案件。

作为一名党员,曹国东时刻牢记,“让党旗在执法工作一线高高飘扬”。

(本报记者 张楠)

社区老人拿她当亲闺女

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党委书记 ●李德青

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活跃着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或奔走在居民调解一线,或提着米面去看望空巢老人……一天内大多数时间她都不在办公室,她就是居民心里的好书记李德青。

2018年,48岁的李德青从交道口街道大兴社区调任福祥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福祥社区共有9条胡同,居住着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帮他们解决生活所需,是社区工作的重点。每一天,李德青几乎都是在奔忙中度过的。

这天上午,李德青带着牛奶和大米,来到何大爷家。80岁的何大爷和老伴丁大妈都有肢体残疾,常年不能出屋;女儿是医护人员,工作繁忙,不能在老人身边照料。购置生活用品、上门送餐送药、收拾垃圾,在社区的帮助下,老两口的日常生活才有了保障。“李书记对我们特别好,跟亲闺女一样!”感念疫情期间社区给予的关怀,何大爷和丁大妈为社区送去了一面锦旗。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由于福祥社区胡同四通八达,疫情防控面临很大挑战。帽儿胡同45号院是老小区,出租率高,是返京与外来人员的集中地,社工们一次次入户调查、登记,记录的信息越来越多,却始终赶不上情况的变化。李德青和同事们发明了“战疫”民情图,将福祥社区变身“售楼处”,10块一人高的展板上贴满了楼房单元信息,600多户居民的联系方式、门牌号等信息一目了然。每天的入户进度、防疫进展等及时更新,疫情防控工作变得科学高效无死角。展板上,独居、空巢、残疾、低保等特殊群体还用卡通小人做了特别标注。

88岁的李大爷胃部做过手术,每天都要吃从协和医院定制的营养药。疫情当前,出行不便,药快吃完了,唯一的女儿也不在身边。得知情况后,李德青拿着医保卡到医院为老人开了两个月的日常用药。当一大袋药送到老人家门口时,李大爷顿时红了眼眶。

李德青已经扎根基层工作15年。她明白,居民有什么事儿愿意和社区商量,是对社区的信任,“说明他们真正把你当家人,我现在反而怕他们有事不说呢。”去年12月22日,她荣获了“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成为了社区居民眼中的“贴心人”、空巢老人的“好女儿”、同事心中的好榜样。

(实习记者 张雪)

擦亮首都的“流动”名片

北方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出租车司机 ●王建生

扎着领带,淡黄的衬衫配上雪白的手套。只要出车,王建生必是这套行头。“这是咱北京‘的哥’的精气神儿!”开出租22年,他跟刚入行时一样有劲头。

王建生有每天记录工作内容的习惯,300万字日记,摞起来有一人高,一字一句皆是一单单开出来的服务心得。

一年大雪夜,一名醉酒男子站在路边晃晃悠悠招手打车,大冷的天儿还敞着怀。车还没停稳,车门就被拽开了:“前面路口右转给我放下,告诉你我没钱。”男子酒气熏天。王建生并不生气,“没钱咱就交个朋友,这么冷的天儿得把您送到家,出了危险可不行。”对方先是一愣,随后坐直身子,“哥们儿,冲你这话,没钱我也有钱了!”比起挣钱,王建生更关心乘客的安全。

2003年非典期间,路上车少了,王建生却没有将车停下。“只要咱这张‘流动’名片在,就证明北京还在正常运行。”他坚持出车的事儿经媒体报道后,更多“的哥”上路了。这一年,他火线入党,“请组织放心,我对行业的热爱永不褪色。”王建生立下誓言。

白天运营,夜里琢磨,他总结出“345优质运营服务法”。“3”是坚持三个原则: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严格遵守行规,提供优质服务;良好心态面对每位乘客。“4”是做好“四勤”服务:眼勤、手勤、嘴勤、腿勤。“5”是用好五句文明服务用语。从业22年,他没跟一位乘客红过脸,没接到过一个投诉,零违章、零事故,也没有一次“拾金不昧”,因为他从不会让一位乘客把物品遗落在车上。“真正的服务就得走心,让乘客满意,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效益。”

他还坚持做公益。作为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队长,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出现在火车站的出租上车点,维护秩序、协调车辆。“孕妇、老人走这边”,“我帮您拿行李”……直到凌晨三四点,王建生才哑着嗓子回家。每年“六一”,他的所有收入都捐给希望工程,至今已坚持了十余年。

2017年10月,“王建生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他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宣传优质服务法和“生态驾驶五步法”,推动行业服务规范和节能减排。有人问他,这么累又不赚钱,图什么?

“我就想把车开好,让坐过车的乘客都说咱北京‘的哥’好,说咱北京好!”王建生说,这也是他入行时的初心。

(记者 孙宏阳)

居民有事儿爱找小范

团河派出所社区民警、首座御园一里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范怡婷

“警官,隔壁的猫跑到我家来了!”范怡婷的手机又响起来。首座御园一里、二里共有近5000户居民,不论大小事儿,大伙儿都爱找她,从早到晚,她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

生于1989年的范怡婷在警校读书时学的是治安学专业。“治安学包含社区警务的专业内容,我是科班出身,很想实践一下。”2016年4月,27岁的范怡婷从市局调到大兴分局团河派出所,成了一名社区民警。初入社区,范怡婷有些青涩,见到陌生居民得使劲想话茬儿。

她开始尝试破局。

借助社区平台,范怡婷举办普法讲堂,给居民讲解安全防范小常识。“讲得多了,有了一定知名度,就慢慢和大伙儿熟悉起来。”俗话说,见面三分情,陌生人变成熟面孔,大伙儿对这个小警察慢慢熟悉起来。

牛阿姨的老伴儿瘫痪在床,范怡婷隔三差五去老人家中问问情况,遇事搭把手。一天凌晨两点,她的手机突然铃声大作:“小范你赶紧来!”牛阿姨的声音里透着紧张。肯定出事了!范怡婷马上穿衣赶到牛阿姨家。原来,牛阿姨的老伴半夜从床上摔下来了,牛阿姨年老体弱根本搀不动。范怡婷赶忙将老人扶回床上,又劝慰了半天,直到凌晨三点多才起身回家。

“闺女,多亏了有你!”听到老人家感激地称自己“闺女”,范怡婷顿时觉得这一晚上的折腾值了,她享受这种被别人依靠的感觉。

范怡婷渐渐打开了社区工作的局面。疫情防控正吃紧,一名外地返京居民翻墙进入小区。范怡婷得知消息后,协调物业调监控、保安就近寻人、查找居委会登记人员信息……在各方的配合下,这位翻墙居民很快被找到了。担心自己在外接触的人多不安全,范怡婷一连70多天没有回家。但是她并不孤单,冬日里居民为她送上暖宝宝,她的手生了冻疮,眼尖的居民还送来了冻疮膏。

2019年4月,范怡婷兼任首座御园一里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公安抗疫巾帼先锋”“2020北京榜样”等荣誉。范怡婷在一朝一夕的工作中,摸索出自己的“独门秘籍”,她说:“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以心换心,只要站在居民的角度帮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能感受到并报以反馈。”

(记者 徐慧瑶)

来源:北京市委组织部 北京晚报 联合制作

流程编辑:u02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