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70年代。

悲情母子有没有真实写照(泪奔真人真事母子分离)(1)

70年代,农村普遍不富裕,物质匮乏,农民粗衣粗粮,有时还饿肚子,但就那个时代,生育率却奇高,一家七八个孩子很正常,葛石镇的曹赶角家也不例外。

兴龙村的曹赶角,因为在生产队里赶马车,被称为“赶角”。

曹赶角一直生了六个孩子,都是清一色的千金,在那个养儿防老,无后为大的年代里,这可不是好现象。

巧了,曹赶角对门邻居也一连生了六个孩子,却都是带把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偏偏两家离得这么近,偏偏两家较着劲生孩子,却又偏偏一家全是男孩,一家全是女孩!

曹赶角那个愁啊!

悲情母子有没有真实写照(泪奔真人真事母子分离)(2)

可对门邻居又是个尖酸刻薄之人,经常四处炫耀自己多了多富,而对门是“绝户”!

“不用再生了,就他家那二分盐碱地,再生还那样。他家的六个闺女俺家包圆了,正好,哈哈哈…”

两家因此闹得很僵,曹赶角暗暗发誓,一定要生个带把的出来,一定要争口气!

终于,老天开眼了,曹赶角生了第七胎,终于变样了,生了个带把的!

曹赶角那个高兴,大宴宾朋,还过大年似的在门口放了挂长长的鞭炮。

可是曹赶角还没高兴完,儿子不住的啼哭又让他愁眉不展。

你想,那时都是生产队挣工分,七八个要孩子吃饭,挣不上啊,妻子平时省吃俭用,都生的儿子瘦弱,自己也没奶水。

怎么办?每天都上工,也挣不上开销!曹赶角急上火。

好在队长仗义,暗里放水。

当时兖州有个造纸厂,附近县的各个生产队忙完麦收后都赶着马车送点麦秸换点现金买农具。但只能卖一部分,大部分麦秸都要当柴火用,或者喂牲口。

悲情母子有没有真实写照(泪奔真人真事母子分离)(3)

于是,刺猬的故事才真开始。

曹赶角白天上工赶大车,晚上就悄悄的用小推车装满麦秸连夜送往兖州去卖钱攒着,攒够钱就去兖州买奶粉。

葛石到兖州纸厂有八十里路,推着独轮车,步行,一夜来回,还不能耽误第二天赶角!

现在想想不可思议,这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

为什么不用马车?那是集体的,不能干私活,再说马匹晚上要饲喂,要休息,第二天还要拉车上工。还有,麦秸也是集体的,大家都装看不见就罢了。

那时一袋奶粉就2元钱,附近镇上还没有。而卖一小车麦秸不足2毛钱,曹赶角要卖近20趟麦秸才能换一袋奶粉!

一个来回一百多里路,全靠脚赶;

每个来回都是急行军,脚板磨的血糊淋拉;

每次回来天亮了,回家吃口干粮又上工!

凭靠得什么?

——体力?耐力?毅力?还是父爱?

更多的应该是爱与毅力的叠加,完完全全是超负荷的发挥!

精神的力量的确可怕。

这是说人,动物又何尝不是?

悲情母子有没有真实写照(泪奔真人真事母子分离)(4)

这天,曹赶角收工后趁着月色装麦秸,用草叉一挑,突然听见麦草里“吱吱”作响,可把老曹吓坏了,仔细一看,草垛洞里有窝小刺猬,而大刺猬却又知去向。

“也许出去打食了,也许吓跑了”,老曹自语,“这畜生吓我一跳!”

来不及多想,老曹用叉子挑满车,用绳子捆紧车子,回家吃了口饭就上路了。

到了兖州造纸厂,过称、卸草,正忙着,老曹忽然不知道被什么扎了一下大叫一声,手上血流不止。

“草里有啥东西?你小了不老实,就这么点JB草还掺东西!”司镑员说。

老曹没吱声,用叉子往草里一抄,一个刺猬缩成一团滚了出来。

原来如此!

老曹恍然大悟,自己装麦草时把大刺猬一家伙抄上车子了,刺猬害怕不敢动,而自己装车又匆忙,最后捆车时刺猬就困里面了,怪不得只见小刺猬。

“哈哈,给我送礼呀,正好,晚上用柴草烧了吃,香得很…”

悲情母子有没有真实写照(泪奔真人真事母子分离)(5)

那时农村吃野味甚盛,野鸡野兔,麻雀斑鸠,刺猬也不在话下。

也难怪,年头到年尾吃不上肉,蚂蚱腿也吃得喷香喷香。

“不好吧?这家伙还奶着崽呢!”

“还是想想你的崽子吧,还悲天悯人的!”

司镑员不由分说,把刺猬踢到墙边,用盆子扣住。

“走吧,拿钱,走人!”

老曹叹了口气,跟着去取钱。

出门时,听得司镑员嘀咕,“咦,奇怪了,这畜生跑哪去了,明明扣得好好的…”

因为还要赶夜路,第二天还要上工,老曹也不再多想,推小车急着回返。

第二天上工回来吃午饭,曹赶角心事重重,他急急跑到昨晚的草垛旁,“那几个可怜的崽一定饿坏了,都怪我…”

曹赶角走近草垛里面,发现洞口用草封上了!

“白大仙”回来了,不可能吧?曹赶角心里咯登一下。

也许是刺猬爸爸呢?

看看再说吧!

老曹壮着胆扒开封草,趴下往洞里一看大吃一惊,正是昨晚那只母刺猬!

刺猬背上还有一个血洞,肯定是叉尖戳的。而母刺猬腹下,几只小刺猬正在蠕动着吮奶。

悲情母子有没有真实写照(泪奔真人真事母子分离)(6)

更让人揪心的是,那母刺猬侧卧着,四肢已经磨烂,血肉模糊,甚至能看见骨头!

很显然,母刺猬也是一夜急行,只为嗷嗷待哺的孩子!

老曹泪奔…

自己又何尝不是那只刺猬?

因为还要上工,老曹丢下点食物就走了,晚上再来时,食物还在,血迹还有,但洞已经空了…

搬家了还是被天敌侵害了?都有可能——刺猬受了惊下,哺完乳带着孩子离开了;血味引来天敌,一家不测…

我们宁愿相信刺猬一家搬迁了,但一身伤痛,能否完美地生活?不得而知。

曹赶角一生积劳成疾,中年不治。好在儿子长大成人,也了娶媳妇,干瓦工养家,并生了两个女儿。

悲情母子有没有真实写照(泪奔真人真事母子分离)(7)

老曹和刺猬的爱,都是一样一样的。

天下不二的亲情,也都是一样一样的,不论是人还是动物,而我们是不是自觉高等?

这是确确凿凿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村,你有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