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不让看又闹怎么办?我一招搞定.,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孩子玩手机看电视害怕怎么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孩子玩手机看电视害怕怎么办(不想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

孩子玩手机看电视害怕怎么办

不想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不让看又闹怎么办?我一招搞定.

这不,我儿子城禹每次从幼儿园放学去小区广场玩,同班的有些小朋友不跑着玩,反而坐在广场上,玩起平板电脑来,还是游戏.

看到这些现象,联想到这周接触到的关于玩手机玩电脑,父母教育不当引起孩子跳楼自杀的新闻,迫使我不得不与时俱进重新思考并引导城禹正面认识电脑,电视机,手机等这些工具的善用.(这时候平台里及时推出经典宝贝成长专栏,让城禹在电脑,手机得以锻炼善用这些工具,成长自己.)其实仔细分析这些新闻中孩子家庭的情况,不难分析出孩子一冲动跳楼自杀的根源是什么.

网上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解析.

只想到,新闻中俩孩子能有这么极端的行为,

换做我们家长,与孩子平常相处中,该如何发现苗头,并及时的浇灭呢?

这时候我想到了恩师在2009年7月11日讲过的内容,用《易经》来发现苗头,并及时解决.

我们来看一看坤卦.

坤卦是由六根断的线组成的.

一根长的线断成两根短的,这叫阴爻.

坤卦最下面的那根线叫什么?

这是有名字的,叫"初六".

初六的爻辞只有五个字,叫做"履霜,坚冰至."

非常简单的一句话.

什么叫"履霜"?

早上我们出门,脚踩到地上,发出不同的声音——踩到霜了,这叫"履霜".

这个时候,我们的脑海里会出现什么?

说明冬天到了,继续冷下去很快要结冰了.

这是自然界给我们的一个很简单的现象.

自然界总是这样,变冷的时候,是慢慢变冷,慢慢变冷,最后结冰.

如果我们读《易经》,不是用生命在读,只是解释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太不了解《易经》了.

这句话可是太有讲究了.

我们刚才讲过,有些孩子会自杀,他自杀之前会不会有一些状态?(观众:会.)是的,一定会有的.

他可能在五年前、十年前,就开始有状态,那个状态就叫"履霜".

只是他"履霜"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并不知道最后会"坚冰至".

所以,我们对孩子应该教育他积极向上,要给他打"地基",做"结构".

但是多数家长不知道这个教育原理,只教他唱歌跳舞,将来这个孩子可能会害怕困难,不喜欢生活,这就是"履霜".

如果我们还不知道改变教育的方法,这个孩子未来就有可能"坚冰至",就跳楼.

在生活中,这样的事可以说比比皆是.

而下面一个小故事也说明了家庭教育的根基对孩子生命有多重要:

根与根的对话

在一片幽静的山谷里,住着小草和竹子,竹子的根很能吃苦,硬往坚硬的山岩里钻,让他的身体牢牢的固定在山上,而且越钻越深.

而小草的根却不思进取,只在松软的泥土里,享着清福.

这天,

小草对竹子说:"竹子大哥,你的根扎那么深做什么?"柱子回答说:"那是因为他要牢牢的撑着我呀!"

小草听了,笑了笑说:"竹子大哥,你的根扎那么深有什么用呢?

这里有不常有暴风雨,不要苛求自己嘛.

我的根只在泥土里,一样有水分,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竹子听了,诚恳的劝小草说:"草弟弟,你也把根插深一点吧,万一来了暴风雪,那可怎么办呀?你能挺住吗?"小草满不在乎的说:"竹子大哥,你可真傻,那种事能让咱们遇上吗?开玩笑……"呼——呼——呼,

他的话还没说完,暴风雨就来了.

如今电子产品越来越多,都时时刻刻考验着家长,如何善用这些电子产品为我们生活服务,而不是让电子产品成为亲子关系冲突,甚至夫妻关系冲突的导火线.

好在这些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要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坚持.

解决以上所有问题的唯一方法,而且是唯一能培养正思维,正能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学经-行经-明经.

学习《易经》《黄帝内经》,就是给我们的人生上保险.

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学习这些经典的价值,都无法估量.

生老病死,人人不可避免,买什么保险也一样.

就是生老病死,也各不同:

有的享尽天年而死;有的中年、青年夭折而亡;

有的不能承受生活的挫折.

学习《易经》,能够学习自强不息,不会轻易被困难吓倒,这份"保险",比商业保险不知管用多少!

学习《黄帝内经》,掌握养生知识,与天地同流,平常之病,不犯其身,这份价值,岂是上医院做手术可比?

同时我们学习《易经》《黄帝内经》使用的教材也是恩师借助电脑这一工具来编订的.

下面是恩师的原话:

电脑是工具,善用此者则利市三倍,不善用此者则反害其身.

凡属手段、工具,莫不如此.

本人天天与电脑打交道,如果不是电脑,我绝对没有能力,在短短的几年,编写如此众多的高品质的教材,更不要说录音合成;如果不是电脑,大家连想都不要想,能够用到如此实用的童音录音;如果不是电脑网络,我们也不可能如此方便在此进行交流,育心经典也将不复存在.

电脑之利,其大可知矣!

同样的东西,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君子明其善,小人感其不善.

所以我们的方法,我们的教材,善用者则知感恩,不善用者则不然.世事莫不如此.

受此启发,所以我也在手机开了荔枝,喜马拉雅山,掌门,引导城禹录音.

录音内容有:

城禹自己在电脑上看了动画片,要口述日记;

讲自己看过的绘本故事;

朗读《易经》等经典内容;

还有班级微信群,让城禹自己去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

还有听故事,听歌,只要是对成长有利的,我都会一一尝试,并严格控制时间.

这个每次都跟城禹约定时间,次数,内容等等,做到大家心中有数,言有物而行有恒.

这也是《中庸》告诉我们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下面分享一份简报,看看从小学习经典的宝贝,他们的业余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学习分享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想那些轻生的事情呢.

明德之家宝贝成长专栏开播啦

经典宝贝是易根文化传承的强大后备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为了让经典宝贝们有更多成长的舞台和机会,得到更多的锻炼与引领,更好地展现文化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精心准备和酝酿,育心经典明德之家语音组隆重推出《宝贝成长》栏目,2017年4月9日晚7点《宝贝成长》第一期火热开启.

栏目开播消息一发出,经典妈妈们和经典宝贝们都抢着报名,到节目当天晚上,18位天南海北的经典宝贝上麦为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独有风采.

来自浙江桐乡的11岁男孩董佳琪第一个上麦,为大家讲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来自武汉的8岁陈子莹和7岁陈子奕姐弟分别讲了故事《管鲍之交》和《学会倾听》,一个抑扬顿挫,一个沉稳内敛,令人赞叹;来自浙江嘉兴的12岁的袁一嘉姐姐为大家带来了英文歌曲《小幸运》;湖南郴州的5岁9个月的嘉妮妹妹用可爱的童音讲了个绘本故事《威威龙想讲一个小笑话》,让人忍俊不禁;广州牛牛哥哥8岁,在电脑前坚持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排到麦,讲了《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江西南昌11岁的杨天奇更是别出心裁,给现场的弟弟妹妹们讲解了数学中分数的概念,赢得掌声一片.

孩子们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状态感染了现场每一位爸爸妈妈,公屏上掌声鲜花不断,高潮迭起.

第一期栏目结束后,家长们感叹又感动,

平时简单的累积看似不经意,其实一直是量变的过程,只要给到孩子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而我们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在这个平台上,能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为榜样,一起携手无比快乐地走在读经累积的大道上.

还有地面的大地游学活动:

还有每周末的读书活动:

我们淄博每周日举办亲子读书会.

风雨无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