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何自我排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筛查四步法)(1)

1.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主要为排除性诊断,对疑似患者,必须仔细进行下肢检查后诊断,无症状的患者不能排除诊断。临床上,诊断应依据患者症状 、体征和一些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项目

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须接受针刺觉、温度觉、音叉震动觉(128 Hz音叉),大拇趾远端10克尼龙丝触压觉及踝反射检查。研究显示,两种及两种以上检查结合的诊断敏感性大于 87%。

10 克尼龙丝检查显示患者触压觉丧失和震动觉下降,可以预测足溃疡风险较高,同时注意患者足部溃疡,硬茧、变形及鞋袜检查。

鉴别诊断

须与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维生素B12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鉴别。结合患者典型症状,远端感觉丧失及反射消失,即使无症状也应高度怀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以运动为主的异常严重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且逐渐发展,应该考虑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或椎 管 狭窄。不能将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神经病均 认为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四步法筛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第一步:询问病史,既往是否患有糖尿病。

第二步:无论是否有症状,筛查所有年龄≥40 岁的糖尿病患者,判断其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第三步: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和临床评估。

第四步:安排疑似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复诊,以确定诊断。对确诊患者,定期随访并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

2.症状:与受累神经类型相关

受累神经粗细与症状相关

慢性感觉障碍最常见症状为疼痛,发生率高达50%。感觉障碍的程度与受累神经纤维粗细有关,如果患者以细小神经纤维受累为主,则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疼痛,如钝痛、烧灼痛、刺痛、刀割样痛,晚间加剧。

如果患者以粗大神经纤维受累为主,则表现为肢体的位置觉与振动觉障碍,患者出现走路与站立不稳,踩棉花样的感觉、站立地面时有异样感觉以及用手翻书困难等症状。

心脏自主性神经病增加患者死亡率

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心动过速、运动不耐受、直立位低血压、便秘、胃瘫、汗腺分泌功能障碍及神经血管功能损害。

心脏自主神经病是致死性的,询问病史及常规体检对疾病早期筛查并不敏感,需要无创检查的帮助。常用心率变化次数、瓦尔萨尔瓦检查和位置性血压检测评估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评估方法

心率变化次数

对静止心率>100 次/分的患者,医生在其呼吸频率>6 次/分时,通过心电图监测静止和仰卧时的患者心率变化,如果患者心率变化>15次/分,则提示自主神经功能正常;如果患者心率变化1.2。迷走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最长与最短R-R间期比值降低。

站立时收缩压反应

患者在仰卧和站立 2 分钟后,分别接受收缩压测量。健康人的血压下降值30

mmHg则提示自主性神经功能障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