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知道“苟富贵,勿相忘”这句话出处的朋友,是不是以为这是《三字经》中的一句话呢?其实这句话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一人之口。对,就是中国古代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第一人:陈胜所言。他还有一句励志名言,相信大家也都听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虽然说的是励志之话,但其实是个悲剧之人!

做人之道向天再借五百年(苟富贵易)(1)

“苟富贵,勿相忘”原文是“苟富贵,无相忘”。这是陈胜早期服苦役时说的一句话。当年陈胜还在给别人种地时,有一天大家正在干农活,陈胜突然对大家说“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

大家听了都乐了:“你还想着荣华富贵呢,别做梦了!”陈胜长叹了一口气说“嗟乎!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你们这帮蝼蚁一般的人物,怎知我天鹅的骄傲啊!其实陈胜这是一种自我催眠的幻想,而且幻想的重点是苟富贵,而不在勿相忘。

做人之道向天再借五百年(苟富贵易)(2)

大泽乡起义,陈胜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这时候的他还想着和大家“苟富贵”。但等到后来势力大了,被利益和权力欲望冲昏了头脑,人也就变了,把“勿相忘”抛到了九霄云外。陈胜称王后不久,思想和行为极度膨胀,认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觉得自己真的成了天鹅。他的岳父和大舅哥来投奔他,想跟他享几天福,但陈胜态度非常冷淡,倔强的岳父摔门而出:“恃强而傲长者,不能久蔫。”

做人之道向天再借五百年(苟富贵易)(3)

对亲戚都如此怠慢,对朋友就更加的变本加厉了。

当初一起种地的一个老乡听说陈胜称王,就兴冲冲的也来投奔。陈胜在外人面前先还装出一副信守誓言的样子,把这个老乡带回王宫,好吃好喝好招待。但这个老乡也没眼力劲,从不拿自己当外人,认为自己是陈胜的好朋友,好哥们,把王宫当成了自己的家。天天在王宫进进出出,混吃混喝,喝多了就会同别人显摆自己和陈胜的关系有多么的亲密,说出陈胜落魄时的一些囧事。

做人之道向天再借五百年(苟富贵易)(4)

很快,这些话就传到了陈胜的耳中。“苟富贵,勿相忘”的誓言还在空气中回荡,但都抵不上为王者的面子,翻脸比翻书还快,直接让人把这位老乡拉出去斩了。其实对于他这个老乡骂一顿,甚至打一顿,赶出去不就完了吗?但陈胜显然是心胸狭窄之辈。其他的亲戚朋友见陈胜如此薄情寡义,心里都哇凉哇凉的,怕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被杀了,就纷纷告辞而去,陈胜也落个“无亲陈王者”的恶名。

后来陈胜因其得意忘形,心胸狭窄,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称王半年后,被自己的车夫杀害。鸿鹄之志也成了昨日黄花,反而成全了项羽刘邦在历史中留下赫赫威名和不世功绩。

做人之道向天再借五百年(苟富贵易)(5)

“古今多少事,都付诸笑谈中。”有鸿鹄之志,也必得有撑船之肚(度)啊!否则必落的空为他人做嫁衣的悲惨结局。同样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天下几人有范蠡“狡兔死,走狗烹”的长远眼光和决绝而去的毅力呢?又有几人像韩信到死方醒悟“敌国破,谋臣亡”的悲哀啊?因此时事造就英雄,但英雄也当有急流勇退的大气慨大勇气。

做人之道向天再借五百年(苟富贵易)(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