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较为杂乱,不必刻意追求***


1,

空白随笔免费阅读全文(杂乱随笔九)(1)

几个攀岩爱好者在约塞米蒂的山边露营

2,北京时间7月3日晚F1英国站大奖赛,中国车手周冠宇遭遇严重事故。事后,周冠宇发文报平安,并称“很幸运还可以站在这,今天Halo救了我。”他所提及救他一命的HALO系统是什么?Halo是开轮式赛车中使用的一种,安装在驾驶位置上方,防止在撞击事故中车手头部受伤的保护装置。

Halo的概念于2015年首次被提出,国际汽联在2018赛季强制规定加装。测试中表明,HALO系统在车对车碰撞的情况下,它能够承受15倍车辆本身质量的静态负荷,能够显著降低潜在的伤害另有分析指出使用该结构能让车手在重大事故中的生还率提高17%。虽然是安全保障,不过在 halo 加入赛车设计之初,遭到了很多车队的反对。毕竟这给车子增加了 6~8 kg 的重量,也破坏了本来设计的美学。而现在,这些质疑的声音渐渐退散了,毕竟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加重要的呢?周冠宇是中国史上首位F1正式车手,效力于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车队。

空白随笔免费阅读全文(杂乱随笔九)(2)

3,都说东北是忍辱负重的共和国长子,上海是留洋归来实力强劲的次子,深圳是最受宠最有开创精神的幼崽。那北京是什么子啊?“我是恁爹” ​​。抖音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现象级的野生网红。叫,铁山靠。几乎瞬间蹿红。成了绝对的王牌。他怎么火的?就是凭一句“我是嫩爹”。不管跟谁PK,都不服对方,直接硬刚,他穿了海澜之家一件T恤,直接拉成了爆款,把海澜之家的股票都给拉上去了。不过,他的成名方式也决定了。早晚被封杀。昙花一现!怎么说呢?跟大家看《水浒传》的心理差不多,喜欢看他们反权威,谁也不服,就是干!

4,这几天,路口在查电动车,主要是查头盔。我旁观了一会。发现,也是选择性执法。主要针对中青年群体,若是老头老太,警察也知道惹不起,由他们去吧,你若是说要罚他们50块钱?那,他们能躺警车前打滚。日常,偶尔我也会骑电动车通勤,要么是本田电摩,要么是轻蜂,都属于摩托车范畴,我佩戴的是全盔。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个话题。头盔到底有没有用?日常,大家通勤的电动车盔,其保护作用几乎等于0,比没有稍微强点。大家为什么还要戴呢?应付检查的。日常,最应该注意的是眼睛,要么佩戴风镜,要么把头盔面罩放下,为什么?前车夹起的小石子都可以把你砸瞎。

那,如何选头盔?一个最简单的标准,贵的,就是对的,从防护角度,自行车头盔都比电动车通勤盔要强,因为自行车头盔属于赛事盔。当然,最好的是摩托车头盔,一个像样的全盔,基本就要在3000元以上,而且这个东西是有保质期的,用几年就需要更换。日常通勤,应该如何预防事故呢?这是一个大课题。我觉得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避让机动车,很多人总觉得开车的人能看见自己,这是因为他们自己不会开车,对机动车有误判。今早出门,我左转,已经转出了半个车头,一个妈妈骑电动车驮着娃直行,她没有减速,应该也不会开车,不知道转弯需要大半径。我在下一个路口又遇到了她,发现她又逆行到了对面车道……大概率是初中就辍学的。她没有安全意识,总觉得司机肯定能看到自己。

县城里,50%的交通事故与电动车有关,我觉得骑电动车的一定要转变思维,变强势为弱势,不抢。女人,都是天生的,盲目自信群体。而且,多有学习障碍。你一说,她还嗷嗷的,觉得自己比谁都懂。我媳妇最近一直都想买摩托车趴赛,我一直都反对,因为她没有安全意识,对速度也没有感觉,在高速上跑140觉得太慢,反应速度也不行。你看玩摩托车的圈子里,哪年不死几个女生?很多连驾照都没有。敬畏生命,从不挑战概率开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也玩机车,但是我更多的只是体验一下骑的快乐,日常我很少骑到60以上,我对速度没有追求。你敢漠视概率。概率就把你挑落马下!

5,

空白随笔免费阅读全文(杂乱随笔九)(3)

6,大学选专业,管理专业,如果家里没矿没背景,还不要选了。别的专业,比如会计,你的老师真的会做账;计算机,你的老师真的会编程;汽车专业,你的老师真的开过车…学管理的话,你要准备好,你的老师在企业里管人管事的经验,跟你差不多一个水平。

7,人类和蟑螂的斗争,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之久,久到你甚至能在古埃及的文献里,看到专门用于驱逐蟑螂的咒语。但即使科技发展得这么迅速,如今我们好像也丝毫没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为什么蟑螂这么难杀?主要要分成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来说:我们平时看到的蟑螂,大部分都是美洲大蠊和德国姬蠊,它们俩都是在全世界近5000种蟑螂中,强者中的强者。

在物理上:蟑螂的身上覆盖了众多敏感的绒毛,可以感受到极细微的空气流动,并在几毫秒内开始逃跑。与此同时,它们每秒可以奔跑“50倍体长”,也是地球上速度最快的生物之一。另外,它们可以轻松挤进身高四分之一大小的狭缝中,又可以承受自身900倍体重的压力。可以说闪避防御属性点满。在化学方面:蟑螂有着一个动物界首屈一指的消化系统,其他动物能吃的,它们基本全都能吃,还不容易中毒。而在抗药性上面,“德国姬蠊”在面对新款杀虫剂时,理论上只需一个月就能进化出抗性,轻松将毒素代谢出体外。不得不说,“小强”这个称号绝非浪得虚名啊……蟑螂是自然界的馈赠,把有机垃圾变成蛋白质,成为食物链中重要稳定的基础一环。没有蟑螂,地球生态系统早崩溃了。

空白随笔免费阅读全文(杂乱随笔九)(4)

8,还是看点美好的吧

空白随笔免费阅读全文(杂乱随笔九)(5)

空白随笔免费阅读全文(杂乱随笔九)(6)

空白随笔免费阅读全文(杂乱随笔九)(7)

9,决定论是更深层次的宿命论,意识到真实下面的虚伪不太难,探究虚伪再下面的真实比较难,哲学是根本性的求索,希腊人追求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力,此刻即永恒,比道不道德更重要的是让生命有意思。——陈嘉映 ​​​从前,世上的事情有近有远,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个差别。我们即时知道美国、非洲发生的事情,很多遥远的事情带有很强的冲击力,反过来,我们身周的事情倒显得平淡无奇。

但我觉得,远近层次对维护个人生存的活力很重要,我们的生活,我们做的事情,本来只对自己有意义,对自己身边的人有意义,对广大无垠的世界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我们要培养一种新的“心智技能”,学会在现今条件下自己来建设空间层次,把从远处涌来的信息放回到远处背景上去,把注意力收拢在身边:你手头做的事情,你亲近的人们,你的切身环境。我相信,建设起这种空间层次感以后,“过快节奏,喧嚣气氛,物质等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都会减轻,我甚至相信,人之间的亲爱之情会多一些,仇恨之心会减弱一些。我签过陈嘉映的书。

10,当前鼓吹新能源车的人,和前几年鼓吹5G的差不多,都是用想象和政策规划代替真实需求。现实是什么呢?现实就是新能源车终究是二等车,是一个高度依赖相关政策的产业。如果网约车出租车和私家车牌照不限制汽油车,如果对新能源车财政补贴和新能源电站的财政补贴都取消,新能源车有多少真实市场需求呢? 我问问大家,如果没有政策限制和财政补贴,你自己花钱买车是买新能源车(无独立汽油发动机)还是汽油车(含有独立汽油动力系统的混合能源车)?

此外,我对无人驾驶也是坚持泼冷水的。作为辅助驾驶技术,无人驾驶的确很有用。但是无人驾驶技术在相当长时期内只能作为有人驾驶的辅助技术,主要是用于缓解疲劳增加驾驶安全。至于无需人工介入的那种无人驾驶,可能几代人都无法落地实用,无法形成产业。我在县城生活,无牌照限制,无补贴。我说说县城。县城电动车多吗?多。

但是,多是10万元以下的,例如老年代步车,这两年很流行的五菱。用车成本的确低。特斯拉多不多?我们小区算是本地比较富有的小区,整个小区只有一辆特斯拉。

比亚迪呢?有几辆。

整体而言,超过20万的预算,大家还是会选择传统的“大”品牌,例如宝马、奔驰、大众。

关于自动驾驶,我跟该作者的观点差不多。自动驾驶只有0或1。中间都只能叫辅助驾驶。

目前整个市场对电车不是很看好,这一点从二手市场就能看出来,电动车保值率非常低……

那,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比亚迪有没有可能成为豪车品牌?完全有可能。

我们这一代人,够呛,因为从我们接触车起,比亚迪就是低端品牌的代名词,先入为主了,但是我们的孩子从接触比亚迪开始,就是国货之光。

例如,我以前也不穿李宁,从“中国李宁”打入法国时装周以后,我也开始穿李宁了,还买过不少限量版,我现在的球衣、球鞋都选李宁了。

我们的孩子,完全接纳华为、比亚迪、李宁。比亚迪,大概率会成为未来的豪华品牌!

第二、电动车有没有可能完全取代油车?代步车领域,这个完全有可能,看两轮车就行了,现在燃油摩托车几乎全面被电动车取代了,但是,一些细分领域的车型,例如越野车、跑车,还会是燃油车的天下,这就如同我骑本田电摩融不进机车圈子是一回事。

从驾驶乐趣,欣赏“机械”之美的角度,我还是觉得要选燃油车,而且要选大排量,那种轰鸣声是直通肾上腺的。电动车领域,理想是个奇葩,理想的老板是李想,我们是同龄人。

但是,他的定位非常好。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充电,而且他是做汽车之家出身的,他太懂家庭用车需要了,中国人最需要的家用车就是汉兰达,他做的其实就是电动版的汉兰达。

那,若是问我:你会不会买电车?我不会。

为什么?

因为,我喜新厌旧速度太快,电动车贬值太快。


******宝儿,明天见,天天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