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内障应该早做治疗吗(白内障手术宜早不宜迟)(1)

退休教师沈先生,年轻时就有八百度近视眼,“啤酒瓶”眼镜戴了几十年。近年来近视度数逐渐加深,为了搞科研、查文献、评阅论文,只能频频更换眼镜,脱下戴上,很不方便。今年年初起,沈先生的双眼视力明显减退,戴再深的眼镜仍看不清楚,走在路上熟人跟他打招呼,他都“视而不见”。看了多家医院,均诊断为“白内障、高度近视”,但由于其白内障病程较长,病情严重,加上有高度近视病史,数家医院均认为“可以手术但风险较大”,甚至劝其不要手术。拖了两年时间,沈先生双眼视力继续下降,左眼仅能看见人影,全家人非常着急。最终,在周浦医院眼科,经专科详细检查后,医生认为沈先生手术风险虽然较一般病人大,但是综合检查结果,患者恢复有用视力可能性很大,应尽早行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眼病,高度近视、糖尿病、药物应用等也会影响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得了白内障,除了最典型的症状——视力下降,还有眩光、近视度数加深等。目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家都知道白内障要等“成熟”才做手术,这是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认为择期手术是合适的。随着显微外科在眼科迅速发展与普及,白内障手术治疗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有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技术后,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快,眼科专家们开始主张早期进行白内障手术。目前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患者因白内障导致视功能下降(视力下降、眩光等),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时,均可进行手术。

医生为沈先生做了详细的眼部术前检查,结合他要求术后脱镜要求,为其定制了全视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手术只进行了8分钟,术后视力恢复很好,双眼远中近视力均达到了1.0,戴了大半辈子高度近视眼镜的沈先生现在几乎无需再戴眼镜就能看文献、审论文了,人也精神了很多。

像沈先生这样的病人,各大医院眼科门诊碰到的不少,由于患高度近视,他们对手术的风险和术后视力的恢复有所顾虑,放弃了复明的机会,也有一些人等到白内障“过熟”出现了并发症,才想起来要做手术,但是为时已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眼科医生而言,全面仔细检查患者的眼睛,做出科学严谨的诊断、准确预测白内障术后的效果,结合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对其接受正确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专家介绍】马晓昀(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主任医师、眼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文字整理:潘嘉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