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是个不现实的事情(真正的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1)

真正的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物美价廉这个词,不但消费者自身在消费时追求所谓的“物美价廉”,销售方在很多时候也会打出“物美价廉”的口号或广告语,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真的有物美价廉这样的好事吗?事实上,无论说辞多么美好多么诱人,真正的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时候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感觉,我感觉是物美价廉,那就是物美价廉,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

乔布斯在很多年前曾说过,物美价廉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无独有偶,前两年任正非也有类似的观点“物美价廉的东西都靠不住”。两位大佬的这种观点确实是深刻地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因为从逻辑的角度来解读,物美与价廉其实是对立的,把二者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悖论。

物美价廉是个不现实的事情(真正的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2)

物美与价廉其实是悖论

在国人的眼中,德国制造就意味着质量好。有趣的是,在很多年前,“德国制造”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制造”一样,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德国人痛定思痛,在很短的时间内迎头赶上,让“德国制造”享誉全球。但是,德国人不相信物美价廉,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所以,在商务洽谈中,和德国人谈价格基本上不太现实,因为德国人根本不会降价。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很多时候,之所以出现认知上的分歧或差异,就源于出发点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生产者的角度看,优质优价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消费者角度看,物美价廉才是消费者最钟爱、最喜欢的。两种角度,两个观点,都有各自存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要求。但相对而言,物美价廉只是消费者的一厢情愿,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价值规律是这样界定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一致是偶然的,价格与价值不一致是经常的,因为价值虽然是价格的基础,但价格还会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中国的房价,可以说是“物廉价美”的典型。但价格必须要围绕着价值波动,比如说普通老百姓购买大米,三块五块一斤,甚至十块八块一斤都算是价格围绕价值的正常波动,如果突然间变成100块一斤,那必然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是普通老百姓正常消费的大米,不是那种产量稀少、贡品级、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大米。)

物美价廉是个不现实的事情(真正的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3)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然,在企业或厂家搞促销时消费者确实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到平时买不到的商品,但这是销售者出于各种目的做出的让利行为(比如出于竞争、为了快速抢占市场、扩大知名度等),只是一时的相对低价。物美价廉所暗含的意思是一种常态化正常化的行为,而促销降价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行为。

直销人在工作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客户会要求我们直销人提供的产品物美价廉。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如果总是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这种交换必然不能持久。因此,消费者可以考虑在厂家促销时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某些产品,但不要想着能够总是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因为真正的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