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我的第二故乡,走进宜昌认识宜昌(1)

9月4日,参加采风活动的作家、编辑们在秭归屈原祠内敬献兰花。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蓓蓓 摄

期待更多彰显屈原故里底蕴的好作品

——访《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

宜昌市我的第二故乡,走进宜昌认识宜昌(2)

作家简介

徐则臣,《人民文学》副主编,曾获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北上》)以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重要文学奖项,部分作品被译成德、英、荷、日、蒙等外语。被誉为“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

“这是我第一次来宜昌。之前对宜昌的了解都来自于历史典籍、文艺作品以及宜昌籍朋友的介绍。”9月3日,记者采访了《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

虽然是第一次来,但徐则臣对宜昌非常感兴趣。他认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人文、山水,让宜昌从长江沿线城市中“脱颖而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看清楚宜昌这座城市,就理解、窥见整个长江,甚至整个中国。“这次来,我抱有非常大的期待。我期待她所展示出来的某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既是宜昌本身的魅力,又能代表着长江沿线,代表着整个中国的发展方向。”

两天的“亲密接触”后,徐则臣对宜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宜昌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保护长江母亲河,打造宜居城市,令人佩服。”徐则臣认为,每个地方的发展都需要处理好眼下和长远的关系,做好短期利益和长期效益的博弈。宜昌以人为本,以自然、生态、人文为抓手的发展思路是非常有活力的,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大势。“如果宜昌能一直秉持这样的决心、勇气,未来一定特别值得期待。”

来到宜昌,就绕不开屈原。“有屈原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是宜昌的幸运。这让宜昌在文化上、传统上、底蕴上,一下子找到了源头、有了底气。很多文人来这里,除了被这里的山、水、人吸引,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条丰沛的、源远流长的文脉。”在徐则臣眼里,宜昌打造屈原文化的“一标三地”,不断擦亮“屈原”这张文化名片,是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事。他希望宜昌能继续把屈原的精髓弥散到日常生活中,让屈原文化迸发出更长久的活力。

在宜期间,徐则臣还以《写作中的软实力与硬功夫》为题进行了培训。“宜昌有很好的作家,无论是小说家、散文家还是诗人,都在其相关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人民文学》也发表过很多宜昌籍作家的作品。”徐则臣表示,站在杂志的角度,愿意推出更多关于宜昌的好作家、好作品,也希望宜昌的作家能写出更有气势、更能体现屈原故里底蕴、文脉和气度的好作品。

如何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呢?“再好的景、再好的人要传播出去,都要讲好故事。不仅故事本身要精彩,还要有较高的文学性。当这两者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才可能产生比好的传播效果。”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徐则臣说,自己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到达北京后,这座城市给了他新鲜的刺激。恰好是这种参照、这种距离,吸引他去深入感受、去思考研究、去伏案创作。“这是一件很苦的事,但天道酬勤,一步一步往前挪,老老实实地去写、踏踏实实地去做,就有可能磨砺出长销的文艺精品。”(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文 付蓓蓓/图)

三闾大夫精魂犹在

——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叶梅

宜昌市我的第二故乡,走进宜昌认识宜昌(3)

作家简介

叶梅,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受聘为生态环境部特约观察员。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小说集《五月飞蛾》)、徐迟报告文学优秀奖(长篇报告文学《大对撞》)、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山乡书记》)、人民文学奖(散文《叩神农》)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宜昌也是我的故乡,我希望她越来越好。”9月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家叶梅动情地说,这些年来,宜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城市面貌,还是人文环境,都越来越好。

叶梅认为,作为屈原故里,宜昌一直在传承和发扬着屈原文化。在屈原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年来,宜昌将屈原这种哲学思想充分落实在行动上,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强力推动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取缔码头,减少港口岸线,复绿长江岸线、支流岸线,而民间志愿者更是自发到江边捡垃圾,守护母亲河。宜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让她充满了感动和喜悦。

“从政府到群众,都在很自觉地保护长江,这是对屈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时代和子孙后代的负责。”叶梅说,宜昌在长江大保护方面的做法,影响是巨大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带动周边更多中小城市来保护长江。她希望自己能在宜昌多走走看看,对宜昌在长江大保护方面的做法有更多的了解。

在叶梅很多作品中,都提到过屈原。她笔下的很多女性形象也受屈原浪漫主义文学精神的影响,美丽、灵秀而刚强。她表示,屈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宜昌提出打造屈原文化“一标三地”很有创意,既有建设性又有可操作性。她希望宜昌可以在弘扬屈原文化方面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设置一些屈原文化奖项,吸引更多的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了解、关注和感受屈原文化,走进宜昌感受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以及屈原文化对这个城市的思想、灵魂支撑。

宜昌有屈原、昭君这些历史人物,有猇亭古战场这些历史遗迹,还有美如画的青山绿水,在她看来,这是宜昌独有的财富,都可用来进行文艺创作。在她的作品《高峡有小溪》中,就曾写到宜昌秭归的九畹溪;散文《叩神农》中,也浓墨重彩地写到了兴山,写到了香溪,写到了屈原和屈原精神。

“宜昌要打造长江文化高地,提升城市影响力,就要打破地域界限。”她认为,要想通过文艺创作等形式来宣传宜昌,首先就要让更多的外地作家和文艺工作者来认识宜昌、了解宜昌,对宜昌产生情感,激发创作源泉。她建议,除了举办屈原文化相关活动外,宜昌还可以策划一些表现时代主题的活动,比如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宜昌是怎么做的,把其中的中国故事、宜昌故事讲给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听,为他们准备好创作的食材,请他们进行加工,最后烹出一道文艺大餐。

“在通过文学创作提升城市影响力方面,宜昌已经在思考。只要再加以细化,不久以后,一定可以实施。”叶梅表示。(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冠英/文 付蓓蓓/图)

感受到了宜昌城市脉络的独特气质

——访《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

宜昌市我的第二故乡,走进宜昌认识宜昌(4)

作家简介

宗仁发,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创作研究院院长、长春市作协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家》杂志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编辑家,编发作品多次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等,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著有诗集《追踪夸父》《大地上的纹理》,随笔集《思想与拉链》等。

“每一次到宜昌都有新的惊喜!”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他第三次来到宜昌,回忆起自己的三次宜昌之行,宗仁发记忆深刻、感触颇深。

“1998年作家采风,那是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三峡的壮美风光,但可惜停留时间很短。2017年参加中国诗歌节来过一次,也是走马观花。这次能够参加采风创作活动,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整体对宜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宗仁发介绍道。

“我是个地道的北方人,长期生活在北方让我不可避免地对宜昌带有一些想象,比如小桥流水,比如江南小巷。”宗仁发笑道:“但实际游览过后让我感觉这是一座大气的城市,大江大河壮观巍峨,风格构想建设十分开放,雄伟恢弘的建筑与宜昌厚重的历史文化很匹配。”

“通过实地走访与观察,我发现宜昌城市发展的蓝图筹划能够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支撑。”宗仁发提到,宜昌的城市群落构造宏大却坚实,这不仅是因为有着充实的物质条件的支撑,也是因为宜昌人不囿于现状、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

一座城市的气质会影响城市居民的气质,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是给当代人带来许多积极影响。宗仁发认为:“走在宜昌的街头,我从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那种独属于青春的蓬勃朝气。”他感叹道,这种从历史血脉中流淌并延续下来的热血没有中断,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迭代更新,在当代宜昌青年的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在参观秭归屈原祠时,宗仁发有感而发:屈原文化的传承需要将更多屈原作品向公众推广开来。屈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屈原的大部分作品并不算通俗易懂,这就需要我们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们笔耕不辍地去挖掘探索和研究考量。宜昌的文脉与肌理独一无二,不同于其他城市,独具特色与活力。我期待宜昌的青年人能够先自己认识清楚,然后再向外推介,依靠信息联络让城市更年轻、更富有生机。

“但是走向群众并不意味着简单化、省略化,更不是断章取义、无中生有,一切的文艺作品的创作都必须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来进行填充和修葺,我们要避免一切形式的篡改、歪曲、弱化历史,这是我们宝贵的一笔财富,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它。”宗仁发深切地说道,这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专业工作,他希望,能够有更多年轻人走进这个领域并爱上这项工作,真正地沉浸其中,挖掘好、消化好、展示好、传承好屈原文化,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指导和指引,让屈原文化在更多领域、更多舞台开花结果、惠泽国人。(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婧 通讯员 邓俊松 /文 黄翔/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