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你们都是他的妈妈。”2021年12月31日,既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保山新生小柯毅出生的第98天。带着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恩,小柯毅的妈妈抱着孩子来到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让小柯毅和他的医生妈妈们一起共迎新年。

关于早产儿成长的文案(爱与责任创造奇迹)(1)

“明天就是2022年新年了,希望我的孩子在你们的关怀下健康成长,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小柯毅的妈妈眼中充满了希望。

27周的超早产儿

2021年9月19日,在母亲子宫内只待了27周的小柯毅在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出生了。

对正常孩子来说,来到世界的第一声一定是“哇哇哇”的哭声,在哭的同时呼吸是顺畅的,仿佛是宣告“我已来到这个世界”。然而对于小柯毅来说,刚来到世界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考验,他属于超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有1.15Kg,全身体长仅比成年人的巴掌大一点,能否自主呼吸都是一个大问题。

关于早产儿成长的文案(爱与责任创造奇迹)(2)

据该院新生儿科主任蒋艳红介绍,早产是指胎儿在孕37周前分娩。根据胎龄进行分类,又可将早产儿分类为晚期早产儿(34~36 6周)、中期早产儿(32~33 6周)、极早产儿(28~31 6周)和超早产儿(小于28周)。根据出生体重进行分类,可将早产儿分为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2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500g)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000g)。

首次收治27周超早产儿

在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尽管新生儿科室收治的早产儿很多,有30周的、29周的、28周的……但27周的小柯毅还是第一次。

关于早产儿成长的文案(爱与责任创造奇迹)(3)

这是一个难题,同时也面临极大的风险。收下,意味着一条鲜活的小生命就交到了大家的手里,怎么救?怎么治?早产儿组织器官不成熟,对外界适应能力差,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并且死亡率较高,存活者发生严重伤残的风险也高。同时早产儿胃肠道发育极不成熟,喂养无疑是非常严峻的一大难题,对于胎龄仅有27周的超早产儿,救治难度比一般的要困难得多。

面对着系列困难,科室主任蒋艳红没有犹豫。

收!

于是,小柯毅被交到了新生儿科团队的手里。

70天时间连闯“三关”

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后,以蒋艳红为主的治疗小组开始了讨论,当务之急是要制定诊疗方案。

大家需要帮助小柯毅经历一道道关卡。呼吸关、颅内出血关、营养关、感染关、内环境紊乱关……其中任何环节成败都直接关系到小柯毅是否能够生存,以及后期的生存质量。

关于早产儿成长的文案(爱与责任创造奇迹)(4)

通过讨论,大家根据超早产儿不同时期的主要问题及管理要点制定了分期、分阶段的诊疗和护理计划。

第一道难题:搭建静脉通道。这是小柯毅的生命线,但超早产儿的血管细如发丝,这个需要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穿刺经验。小柯毅是幸运的,很快他的静脉通道就被打通了,一股暗红的鲜血顺着静脉输液管缓缓往上流着,小柯毅的生命之泉由此开始。

第二道难题:帮助渡过呼吸难关。医护人员制定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咖啡因治疗呼吸暂停。经过持续的努力,29天后,小柯毅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无创呼吸机停用了。

关于早产儿成长的文案(爱与责任创造奇迹)(5)

第三道难题:帮助渡过营养关。医护人员时刻守护在小柯毅的身旁,严密观察并认真分析每一项化验指标。大家针对宝宝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后的消化系统功能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肠内喂养计划。科室护理人员先用棉签蘸取母乳小心翼翼地涂在宝宝的口腔,进行初乳口腔免疫治疗,然后再进行微量喂养,鼻饲喂养、经口喂养,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搭配,小柯毅慢慢度过了喂养关。

精心护理让孩子健康成长

整整70天,新生儿科医护团队每天对小柯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等进行详细的梳理,针对各个系统制定出当天的治疗、监测重点及要达到的目标。

关于早产儿成长的文案(爱与责任创造奇迹)(6)

住院期间,科室专门为孩子制定了“鸟巢式护理”、后期的“袋鼠式护理”。在大家的努力下,小柯毅的病情慢慢平稳,70天后,孩子体重长至2.19kg。当医务人员把孩子交到父母手里时,小柯毅的爸爸妈妈百感交集,妈妈紧紧把孩子抱在怀里,爸爸拉住医务人员的手,舍不得放开。

小柯毅出院后,医护人员坚持每周对他进行门诊随访。他和妈妈还回到医院给医护人员送了锦旗。

2021年12月31日是小柯毅来到这个世界的第98天,目前,小柯毅体重已长至3.5公斤,身长达到了52cm。生长发育已与矫正日龄1周的新生儿相当。

世间美好,总有一双双手托举着生命!

这是有温度的世界

小柯毅

请健康地长大吧!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段杏花 摄影报道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刘自学

编审 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