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新年,我们出发,回到故乡日复一日的忙碌停住脚步,时光与回忆短暂接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三叔最后到底怎么样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叔最后到底怎么样了(大器晚成的三叔)

三叔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2017年的新年,我们出发,回到故乡。日复一日的忙碌停住脚步,时光与回忆短暂接续。

让我们记挂的是,在城镇、在农村,在故土乡情的牵绊中,那一张张热情洋溢又或饱经风霜的面孔,时刻诉说着小人物与大时代的故事。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信仰?经历着怎样的生活、命运?他们的人生,又是如何与波澜壮阔的时代发生勾连?对于2017,对于未来,他们有着怎样的心愿和期许?

作家奈保尔曾说,每个故事,每个人,都如盐粒般微小而珍贵。他们就是时代的“盐粒”,书写他们,就是书写时代的味道。

从今天起,剥洋葱将推出“记者还乡系列报道”,来记录他们与这个时代的故事。

乡念,我们在家乡,相见,怀念。

2005年,李三军在青岛海底世界留影。新京报记者李兴丽翻拍。

文|新京报记者李兴丽 编辑|胡杰

校对|郭利琴

“什么叫成功?”

当我把问题抛给三叔时,他足足愣了30秒。

三叔名叫李三军。在石家庄市元氏县老家,村里人喊他老三。

在老家,三叔是“大器成”的代表。人人都知道他有李家最聪明的头脑,但“老实”、“不善交际”,使他长期清贫。

三叔有自己的“宇宙法则”。他不逢迎,活到快60岁,他苦心研发的环保采暖炉终于大获成功,成了乡亲眼中“时势”造出的“英雄”。

“成功离我还远,”三叔回答了我的问题,“不过我觉得,实现了脑子里的想法,就是成功。如果还能受到老百姓认可,符合社会前进的趋势,就更好了。”

当下正是三叔“更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