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救关羽竟是刘备授意?张飞知道后气得发抖,这个人才是关键

(看官老爷们喜欢的随手点个关注,每天更新历史故事)

三国的武将中,关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尤其是他的义薄云天历来为后世称颂。作为刘备的二弟,关羽在刘备的蜀汉集团中基本稳坐第二把交椅。作为武将,关羽可称得上是当世名将,天下无敌,被称为武圣的关羽,最终败走麦城,被吕蒙所杀,他的死,背后有没有蹊跷呢?

张飞跟关羽之间的矛盾(不救关羽背后原因是什么)(1)

——关羽

其一,关羽不仅武艺绝伦,而且善能用兵,《三国志》记载:"羽威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连曹操都被吓得想要迁都避开关羽的锋芒。关羽如此强横,为何会败走麦城,以至身死呢?

其二,关羽为人狂傲自大,普天之下除了刘备他谁也不服,而且他功高震主,在刘备的蜀汉集团中地位甚高。关羽败逃的时候,曾经请上庸的刘封发兵救援,可是刘封拒绝发兵,以至于关羽惨死。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关羽就是他的叔叔,他竟然连自己的叔叔都不救,他有这个胆子吗?有人认为其实是刘备暗中授意刘封不救关羽,为的就是除掉这个威胁到他地位的人。

关羽死后,张飞悲痛不已,天天想着杀进东吴给二哥报仇,可是刘备称帝后迟迟不下伐吴的圣旨,张飞大怒,直接跑到成都找到刘备,斥责他忘了桃园之誓。刘备也有自己的苦衷,丞相诸葛亮和大将赵云都反对伐吴,他的压力也很大,只能劝张飞再等等,没想到没过多久张飞也惨遭手下的毒害。

张飞跟关羽之间的矛盾(不救关羽背后原因是什么)(2)

——张飞

那么关羽之死,真的是因为功高震主,以至于刘备不援他是为了除掉他吗?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首先关羽的失败完全是因为他的狂妄。孙权为了巩固孙刘联盟,曾经想让关羽把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儿子,没想到关羽却说"虎女岂能嫁犬子?"孙权由此怀恨在心。

关羽的手下士仁和糜芳素来嫌弃关羽瞧不起他们,于是趁着关羽攻打樊城,暗中勾结了孙权,孙权偷袭荆州,占据了江陵,还俘虏了关羽的妻子儿女。

关羽发兵攻打樊城,樊城曹仁不能敌,曹操派于禁援助曹仁,结果被关羽打败。曹操又派徐晃前来,据《三国志》记载:"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兵退还。"关羽不是徐晃的对手,这个时候荆州已经被孙权占据了,关羽退无可退。

据《蜀记》记载:"羽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由此可见,关羽失败缘于手下叛变和自己的狂妄、大意。而刘封素来和关羽不合,关羽败走的时候,刘封和孟达驻守上庸,根据《三国志》记载:"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刘封和孟达拒不发兵援助关羽,这是不是刘备暗中授意呢?

张飞跟关羽之间的矛盾(不救关羽背后原因是什么)(3)

——刘封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关羽死后,刘备痛恨刘封孟达,孟达害怕刘备降罪,于是率兵投降了魏。他投降后,还给刘封写信,劝刘封也投降,可是刘封拒绝了,之后刘封的手下反叛,刘封败走,回到了成都。

刘封一到成都,诸葛亮就劝刘备杀了刘封,刘备毫不犹豫,赐死了刘封。刘封是刘备的养子,跟随刘备多年,战功不少,孟达投降的时候刘封没有和孟达同流合污,而且兵败后,他明知道回成都难免一死,他还是回去了,可以看出来刘封对刘备还是忠诚的,只是和关羽素来不和睦而已。刘备后来不顾众人反对,出兵伐吴,就是为了给关羽和张飞报仇,他们之间的情谊是无用怀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