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5号,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国子监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现今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公立学府校址。

国子监在元明清什么水平(北京国子监的前世今生)(1)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将应天府学改为国子学,这便是国子监的雏形。洪武十五年(1378年),改国子学、中都国子学为国子监、中都国子监。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后,以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原来的京师国子监改为南京国子监。

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清朝顺治帝掌权后,他重整北京国子监,设置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薄等官职,大力扶持汉族文化。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辟雍殿及琉璃牌楼、碑亭、钟鼓亭历时二年竣工建成。同年,乾隆亲临辟雍讲学。

国子监在元明清什么水平(北京国子监的前世今生)(2)

1961年,国务院公布国子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大门叫集贤门,二门叫太学门,前院东侧有敬持门与孔庙相通,构成“左庙右学”。

当初考入国子监的学生必定是学富五车,前途无量的栋梁,寄托着国家民族的希望。如今国子监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附近仍汇聚着中国最有智慧的一群人。

从国子监大门出来,顺着胡同往建国门內大街(贡院西街)方向走,您就会发现国子监就坐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附近。

国子监在元明清什么水平(北京国子监的前世今生)(3)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4全球智库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以第20名的成绩跻身“全球智库50强”,并蝉联“亚洲最高智库”。

“社科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也是咱们国家的智囊团。如果您不能准确把握未来趋势,我建议您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决议。2000年左右的时候社科院已经建议把北京市政府迁址通州,当时社科院的朋友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没往心里去,如今已成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