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详细说了科学饮食的七个要点与具体好处。
今天,我们详细说具体如何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
一、如何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
还是主动运用七步养习功!
第一步:设定身份渴求
渴求,渴求,渴求成为一个敬畏食物、好好吃饭的人!
渴求成为一个爱美食、会吃饭的人!
渴求成为一个有着良好饮食习惯的人!
民以食为天,人生上世,吃饭为大,吃饭乃人生头等大事,但是我们却很难做到认真对待。我们常常号称为生存奔波,自诩为养家糊口打拼,但由于觉知缺位,却没有能力坐下来专注的吃一顿饭,没有能力专注的享受艰辛劳动带来的成果。
我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天,走了好长的路才好不容易坐下来吃顿饭,或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做好一顿饭,但大脑总是不让我们静下来安心专注的吃饭。
几乎每次吃饭时,我们的大脑里总是思绪乱飘,注意力总是被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念头所牵引,所拐跑,思绪想着过去的乌烟瘴气,想着将来的乱七八糟,徒留身体在机械的、惯性的吃饭。
等我们意识到走神的时候,饭已经差不多吃完了,或已经吃完了,几乎想不起这顿饭具体都是什么味道。这真是糟践美食,暴殄天物!
绝大多数人,这一生很难身心合一、深度觉知、专注临在的享受美食。有太多太多的人,一生累计吃过七八万次的饭,但就是几乎没有专注的吃过一次饭,几乎每一次吃饭,都是嘴巴在机械的吃,思维在胡乱的飘,注意力一直在远方。
走神,是大脑进化的副产物,是大脑空转的结果,思维不是飘在过去,就是飘在未来,就是不能好好的安住当下。只有刻意的练习提升觉知力,只有养成科学饮食、正念饮食的习惯,才能在安住当下好好的享受美食。
只有深深的渴望,才能稳稳地追求,才能不懈的练习,才能不断的提升。
第二步:设定惯常行为
1. 吃饭时间标准化,常态化
早餐时间定在7:00--8:00,午餐时间定在12:00--13:00,晚餐时间定在18:30--19:30,过时则可不食,以强化身体记忆。
当然,不同地区的人,可根据当地时令安排,保持规律就好。
2. 食谱相对标准化,常态化
可制定家庭食谱,如同学生的课程表一样,列明一周七天内,每一天的每一顿饭吃什么,形成家庭独特的美食食谱,压在餐桌下面,储存在手机上。
这样照单吃饭,顿顿不重样,一周一循环,一则可节约时间,不用耗神思考每天吃什么;二则节约食材,不随意买菜,按食谱采购,勤买菜,早买菜,买鲜菜,种类多,菜量少,不浪费;三则可吃的丰富,不将究,不凑合;四则可系统化的提升烹饪水平,让家人吃的更好。
每季度初更新升级一次家庭食谱,保持食谱常新、常换、吃不腻。
关于菜谱食材的种类,要保持营养素齐全。
至少一周内,要吃遍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的蔬菜,要吃便鱼、肉、蛋、豆、奶五种品类的食物。细化到每顿饭上,要保持顿顿有绿蔬,低碳少脂高纤高蛋白。
总体上,保持清淡饮食,少吃油炸腌制食品,少吃食盐,少吃高热量食品。
具体到每天的三餐的食材配置上,则应予以区别对待。
一般来说,早餐是吃给大脑的,要吃的丰富吃的好,谷物、蔬菜、豆浆(牛奶)、肉都得有,以充分提供大脑所需的能量。午餐是吃给身体的,要吃的足量吃的饱,以主食为主,蔬菜多多益善,好汤必不可少。晚餐尽可能少吃,吃点蔬菜水果最好,保持腹中不空、无饥饿感就可以了,再多吃就是吃给疾病了。
3. 餐前举行进食仪式
设计个人化、个性化的进餐仪式,以表达对食物的敬畏与感恩,把思维与身体导入吃饭模式,如做一组深蹲,或一组俯卧撑等等。
吃饭前必须把手洗干净,把餐桌整理干净,讲究卫生的同时,强化就餐的仪式感。
4. 静坐、祈祷、感恩
在餐桌旁坐下来后,静默,祈祷、感恩,感恩上苍赐予的美食,感恩家人烹饪的美食,感恩能够与家人一起吃饭、共享美食。同时,可让心静下来,让思绪静下来,让吃饭有神圣感。
5. 观摩欣赏食物色香味
用心观摩欣赏食物的颜色、形状,闻食物的香味,激发胃口,打开食欲。
6.先喝汤,激活味蕾
吃主食前,先喝几口汤,细细品尝汤的味道,充分调动激活味蕾。
7. 正式进食,细嚼慢咽,保持专注
拿稳筷子,正式进食,少夹少塞,一口一口的吃,细嚼慢咽,专注品尝,注意力集中在味蕾上,凝神享受食物的美味,一口吃完,口腔吞咽干净后,再吃下一口。
进食时不说话,或尽量少说话,保持良好的吃相,切忌狼吞虎咽,胡吃海塞,粗放潦草,呼哧吸溜,旁若无人。
8. 主食后再喝汤,以助于消化
主食后喝汤很重要,一则可避免主食吃的太多,二则有助于食物消化,三则补充营养素,好汤大补,汤中有丰富的营养素。
9. 体味饱足感,停食
总体感到味蕾有饱足感、胃部有饱足感、身体有饱足感时,也就是有七分饱时,即停止进食,放下碗筷,切忌吃的太饱。
饱足感因人而异,得自己感觉。总体上对成人来讲,早餐吃一拳头主食、两拳头蔬菜、一杯牛奶或豆浆、一个鸡蛋、一巴掌肉,就可以了。午餐吃两拳头主食、三拳头蔬菜、一碗汤就可以了。晚餐吃一拳头蔬菜、一盘水果就可以了。
10. 静坐、回味、感恩
停食后,静坐十多秒到几十秒,回味食物的美味,再次感恩。
11. 清洁口腔
漱口,清洁口腔,起身离开餐桌。
12. 小走,或站墙子,以助消化
饭后走五到十分钟,或靠墙笔直的站五到十分钟,切忌直接躺沙发或躺床。
第三步:设定触发方式
很多人,总是不自觉地把食物本身当作触发方式,一看见食物就不由自主的想吃,就直接抓吃、咬吃、站着吃、边走边吃,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是无意识下意识的饮食习惯,也很不利于消化道的健康。
良好的触发方式,就是你的进食仪式,仪式做完后,开启吃饭过程。
因此,设计好你喜欢的进餐仪式,是很重要很关键的环节,也是很有意思很有乐趣的事,你可以喝一杯水、做一组深蹲、做一组俯卧撑、背一首古诗,等等等等。
进餐仪式要简单易行,令人感觉良好,养成习惯,收益颇多。
第四步:设定节点目标
什么时间吃,吃什么,都相对容易做到,无需设目标。
吃饭的目标设置,主要包括控制饮食要少吃、专注饮食不走神两个方面。
控制饮食少吃目标,主要是晚餐要少吃,少吃3天算一个节点,少吃5天算一个节点,少吃10天算一个节点,少吃30天算一个节点,少吃50天算一个节点。连续少吃50天,你的肠胃基本上就习惯了,晚餐吃多了,反而不舒服,你也就不愿意多吃了。
控制饮食不走神,相对就更难些,先设置1顿饭中的觉知次数,看看吃每顿饭的全过程中,你能觉知几次,觉知次数越多越好,3次是个节点,5次是个节点,10次是个节点,慢慢练习,逐步提升。通过练习,能做到1顿饭全程有觉知、少走神或不走神,就厉害了,一天3顿饭都全程觉知、少走神或不走神,就更厉害了,一连数天数周顿顿吃饭都全程觉知,就是大牛了,就到了“悟道前挑水、吃饭,悟道后挑水、吃饭”的觉知境界了。
第五步:专注专注,专注练习
专注练习触发方式,专注练习进餐仪式,专注练习吃饭的惯常行为,付出足够多的时间与努力,练习足够多的次数。
忘了,再练,又忘了,又再练,就是不放弃,就是不间断,就是不断的同大脑的懒惰作斗争,同潜意识的抗拒做斗争,直至大脑接受,直至潜意识接纳。
要相信,你能练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就一定能练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别看人人都会吃饭、都会说话,可吃饭与说话的功夫,真有天壤之别、云泥之差。没有谁的吃饭与说话功夫,是天生的,都是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练出来的。
不诚意练习,不用心练习,一生连饭都吃不香,就太亏了,真是枉走人间这一遭。你甘心枉走人间这一遭么?!
第六步:及时反馈,改善改进
在一次一次的练习中,对照设定的家庭食谱、进餐仪式、触发方式、惯常行为,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第七步:及时奖励,正向循环
关于这一步,说得实在太多了,不再啰嗦,及时、慷慨奖励便是了!
二、养成科学饮食习惯的指征是什么?
1. 敬畏食物,顿顿感恩。
2. 每天正念饮食,专注吃饭,宁静愉悦的享受吃饭过程。
3. 不厌食,不挑食,吃啥都香,吃嘛嘛香。
4. 饮食节制,晚餐少吃才舒服,吃多不舒服。
5. 看到他人不好好吃饭,不由自主的怜悯与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