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虽然是许多现代男女中常见,但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肠胃问题,和痔疮的发生也很有关系便秘到底有多常见呢?依据国外研究统计,便秘的盛行率平均为15% ,而且年纪越大,便秘的发生率也越高,有研究甚至指出,超过65岁的年老族群当中,有4成曾饱受便秘的困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便秘太难受教你几招有效缓解便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便秘太难受教你几招有效缓解便秘(便秘怎么办原因有哪些)

便秘太难受教你几招有效缓解便秘

便秘虽然是许多现代男女中常见,但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肠胃问题,和痔疮的发生也很有关系。便秘到底有多常见呢?依据国外研究统计,便秘的盛行率平均为15% ,而且年纪越大,便秘的发生率也越高,有研究甚至指出,超过65岁的年老族群当中,有4成曾饱受便秘的困扰。

便秘的困扰实在太多人都有,但却又不好意思开口询问专业人,因此电视及网络上充斥许多治疗便秘的药物及偏方,而一般民众对这些做法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却又缺乏正确的认知,透过这篇文章,来完整为大家解说便秘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原因可能会引发便秘?什么情况下能有效缓解便秘?以及什么时候该考虑去看医生了。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抢救肠道跟小菊花吧!

便秘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要搞懂肠胃道生理学

便秘的原因很多,而且常常是多种原因混合才产生便秘这个结果。也因此很多网络上盛传的便秘解法会对某些人有效,但对有些人却没什么帮助。所以别再相信那种「一招教你解决便秘」的文章了,完整搞懂便秘原因,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方。

人体如何产生粪便?

要了解便秘的原因,首先要了解粪便在体内是如何被产生的。

食物经过胃部及小肠的吸消化与吸收作用后,剩余的肠胃道内容物,就会顺着小肠的蠕动来到结肠,也就是俗称的大肠,粪便会一路顺着这条路慢慢往直肠与肛门口前进,而结肠的最主要功用,就是吸收水分以及电解质。

那人体又是如何排出粪便的呢?

其实排便的控制机制是很复杂的,身体为了要控制粪便的排出,分别利用了耻骨直肠肌、肛门内外括约肌,来阻止粪便自动从直肠排出,不然你可能会边走路边排遗,这状况就会有点尴尬喔。

正常的情况下,结肠蠕动及收缩的神经讯号,通常会在早上醒来或是将食物吃进肚子里的时候,会变得较为明显,这些蠕动也会帮助粪便在肠道的移动及排出。所以应该有不少朋友在吃完早餐或喝完水后,会想去厕所解放一下,就是这个原因啦。

如果解便过程有以下几种状况,就可能是便秘了:

· 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3次

· 上完大号还是有粪便排不干净的感觉

· 排出来的粪便比以往的还来得干硬且分离

· 有排便不顺,甚至有困难的状况

如果一天大个两次,或者是两天大个一次,其实都还在正常可接受的范围啦~

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原发性还是次发性要搞清楚

许多人便秘的经验,会是粪便太硬而难以排出,但其实便秘的原因很多种,除了太干太硬以外,有些状况是纤维吃不够导致粪便难以成形、有些是因为肠胃蠕动不正常,这些都是可能的因素。

便秘可依据不同的发生原因,分为原发性便秘及次发性便秘。

原发性便秘主要是可分为肠胃道机能正常、肠道蠕动变慢及排便不顺。

次发性便秘可能是因为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或肠道发生病变等因素而导致便秘症状。

所以不要把便秘想得太简单,觉得医师问东问西很烦,要问这么多、要东摸摸西敲敲甚至是做些检查,目的是要追根究底,找出病人便秘的根本原因,才有办法对症处理啊。以下我们针对各种便秘常见的原因做些说明。

原发性便秘

原发性便秘的诊断,首先要排除由药物或疾病所导致的便秘,才能将之归类成原发性便秘。依据致病机制的不同,临床上医师把原发性便秘原因分为肠道机能正常、肠道蠕动变慢及排便不顺。

1. 肠道机能正常:这是肠道蠕动及排便机能都没有异常的状况下,但仍发生便秘的情形。其实这是最常见的便秘类型。最常见的原因是因为缺乏纤维的摄取,或生活压力太大,因此产生便秘症状。这一类型的便秘通常可以透过补充足够的各式膳食纤维来加以缓解。

2. 肠道蠕动变慢:在正常生理运作下,食物进到胃部会刺激结肠蠕动,将粪便推向直肠内,进而产生便意。位于结肠黏膜下的神经丛细胞运作如果发生异常,就会影响结肠的正常蠕动,便秘就会发生。

3. 排便不顺:在解便时,如果无法正常调控耻骨直肠肌、肛门内外括约肌、骨盆底等肌肉,就会导致排便不顺,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解便。此外,痔疮所造成的排便疼痛也会影响。

次发性便秘

除了上述的原发性便秘外,有其它因为疾病、药物或者是结构上的异常状况,都可能导致便秘。这类型的便秘称之为次发性便秘,下列不同的病因都有可能会引起便秘症状:

1. 服用药物:具降低血压的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或神经节阻断剂有可能会影响肠道平滑肌的收缩能力,增加便秘的机会。此外,某些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会影响肠道神经系统的传递,进而减缓肠道蠕动。

2. 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脊髓创伤、帕金森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肠道的活动、并影响粪便的排出。

3. 肠道结构异常:巨结肠症、大肠癌等肠道结构及机能出现异常的疾病会影响粪便的排出,产生便秘的症状。巨结肠症为结肠失去正常的神经调节,所以即使在粪便大量的堆积下也难有要排便的感觉。而大肠癌则是肿瘤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堵住了肠道,影响粪便的移动。

另外,大家上完厕所,有没有好好观察过自己的便便呢?依据粪便外观的不同,一般可分为7种类型:

· 第一型:排出颗粒状、分离的粪便

· 第二型:凹凸不平的香肠形状

· 第三型:香肠形状但表面龟裂不平滑

· 第四型:表面平滑的香肠形状

· 第五型:块状、边缘光滑的粪便

· 第六型:边缘粗糙、蓬松糊状的粪便

· 第七型:粪便呈水状且不成形

在上述的分类法当中,以第一型及第二型的形状,最有可能是便秘时排出的粪便,而第六、七型的粪便比较偏向腹泻所造成的。所以如果发现排便习惯有所改变,不妨观察一下自己粪便的外观,做个初步判断。

虽然便秘是很常见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对便秘掉以轻心。接下来,我们要为大家说明便秘的缓解方式,以及发生哪些症状时应该就医检查。

便秘该如何自我缓解?何时应该就医?

如果是偶尔发生,没有特别不舒服的便秘症状,或是由医师明确诊断过的疾病或药物所导致的便秘患者,可以先遵循医嘱服药或自行缓解。若是不严重的便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透过饮食习惯调整、或者真的必要时服用成药等方式来缓解便秘:

1. 规律运动:运动能刺激肠胃道的蠕动,有促进排便的流畅。

2. 摄取高纤维食物:一般人体1天建议摄取纤维素的量为20到35克,但也不建议过度摄取,否则反而会有腹胀的情形。带皮苹果、成熟香蕉、杂粮面包或一般蔬菜等所含的纤维素能帮助肠胃道的蠕动,刺激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有助于粪便的推送。此外,纤维素能降低结肠吸收水份的能力,使得粪便能在「保湿」的状态下,顺畅的排出体外。另外,足量的蔬果摄取也可以降低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所以多吃蔬果很重要喔!另外,蔬果要同时摄取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例如燕麦、苹果、蓝莓都是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而糙米、胡萝卜、番茄则富含非水溶性纤维。其实你也不用背,只要多摄取各种蔬果就行了~

3. 摄取足够的水份:上述我们提到结肠会吸收食物残杂中的水份。如果水分摄取不足,可能让粪便残留的水份变少,粪便因而容易变硬。

4. 不要忽略要排便的感觉:在繁忙的上班时刻,大部分人会选择忍受排便的感觉,久而久之会导致粪便容易滞留肠道,引发便秘症状。所以有感觉的时候就该去,尽量不要憋着喔!

5. 成药的选择:真的透过上面几点无法缓解的状况下,可以考虑在药店购买便秘药物,这类药物可以软化粪便,让粪便容易排出。此外,购买成药前,需咨询药师并按照遵循药师指示用药喔。

便秘什么时候该考虑就医?

大部分的便秘可以透过饮食调整、成药服用等方式来缓解,不一定要到医院治疗。但如果是某些特殊状况,还是要去看医生比较好。便秘时如果遇到以下症状的话,可考虑预约门诊检查,以免症状或疾病进一步恶化:

1. 排便习惯改变:如果排便的时间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加上排便不顺维持一段时间,应该考虑就医。

2. :如果便秘伴随轻微的腹痛,且解便后就不痛了,通常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肚子真的异常地痛,那千万不要忍,还是让医师帮你看过比较安心。

3. 血便:如果便秘伴随血便发生,虽然最常见的原因是,但仍应考虑就医,由医师诊治后安排适当的检查,以排除肠胃道溃疡或肿瘤的可能。

4. 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可能会因营养不良、吞咽困难或肿瘤问题引发。如果伴随便秘发生也应该多注意。

5. 伴随高烧:便秘若伴随超过摄氏38度的高烧,且迟迟无法退烧的情况下,应由医师查明发烧的原因。

6. 便秘症状无法缓解:便秘无法缓解,且症状反复发作,持续3周以上的话,应挂诊就医以检查出便秘无法得以缓解的原因。

看完这些便秘相关的知识后,有没有发现小小的便秘其实有很复杂的学问啊?虽然便秘大部分是由饮食与生活习惯所造成的,只要在饮食、饮水与生活作息上调整,多数人都可以自己搞定便秘问题。但如果出现上述需要就医的症状时,可千万不要忽略或刻意忍耐,避免自己反而发生更多风险喔!人生啊,能吃、能喝、能拉、能睡,其实就是最大的福气了,不是吗?

欢迎你点赞并分享给需要的人,让正确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