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病又称疥癣病、赖皮病,是一种牛的皮肤寄生虫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养牛注意事项和消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养牛注意事项和消毒(养牛一定要防螨病)

养牛注意事项和消毒

螨病又称疥癣病、赖皮病,是一种牛的皮肤寄生虫病。

(一)病因病原是螨虫,又叫疥虫,主要有两种,(1)穿孔疥虫(疥螨),体形呈龟性,大小为 0.2~0.5 毫米,在表皮深层钻洞,以角质层组织和淋巴液为食,在洞内发育和繁殖。(2)吸吮疥虫(痒螨),体形呈椭圆形,大小为 0.5~0.8 毫米,寄生于皮肤表面繁殖,吸取渗出液为食。

(二)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 螨病除主要由病牛直接接触健康牛传染外,还可通过狗、猫、鼠等污染的圈舍间接传播,在秋冬和早春,拥挤、潮湿可使螨病多发。牛体不刷拭,牛舍卫生条件差都是本病流行的诱因,潜伏期 2~4 周。2. 症状 引起牛体剧痒,病牛不停地啃咬患部或在其他物体上擦摩,使局部皮肤脱毛,破伤出血,甚至感染产生炎症,同时还向周围散布病原。皮肤肥厚、结痂、失去弹性,甚至形成许多皱纹、龟裂,严重时流出恶臭分泌物。病牛长期不安,影响休息,消瘦,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正常繁殖。3. 实验室检查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等可确诊,症状不明显时,可采取健康与患部交界处的体表皮部位的痂皮,检查有无虫体,给予确诊。(1)直接检查法 将刮下的干燥皮屑,放于培养皿或黑纸上在日光下暴晒,或加温至 40~50 ℃,经 30~50 分钟后,移去皮屑,用肉眼观察,可见白色虫体的移动,此法适用于体形较大的螨(如痒螨)。(2)显微镜直接检查法 将刮下的皮屑放在载波片上,滴加煤油, 另一张载波片,搓压玻璃,使病料散开,然后分开载波片,置显微镜下检查。也可用 10%氢氧化钠溶液、液体石蜡或 50%甘油溶液滴于病料上,直接观察其活动。(3)虫体浓集法 将病料置于试管内加入 1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使皮屑溶解,虫体分离出来,然后用自然沉淀,或以 2000 转 / 分的速度离心沉淀 5 分钟,虫体即沉入管底,弃去上层液,取沉淀检查。或向沉淀中加入 60%硫代磷酸钠溶液,直立,待虫体上浮,取表面溶液检查。本病应与湿疹、秃毛癣、虱和毛虱相区别。湿疹痒觉不剧烈,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无传染性,皮屑内无虫体。秃毛癣患部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明显,其上覆盖的浅黄色干痂易于剥落,痒觉不明显,镜检经 10%氢氧化钾溶液处理的毛根或皮屑,可发现癣菌的孢子或菌丝。虱和毛虱所致的症状有时与螨病相似,但皮肤炎症、落屑及形成痂皮程度较轻,容易发现虱与虱卵,病料中找不到螨虫。

(三)防治 1. 治疗(1)可选用伊维菌素(害获灭)或阿维菌素(虫克星),此类药物不仅对螨病,而且对其他的节肢动物疾病和大部分线虫病均有良好的疗效,剂量按每千克体重 0.2 毫克,口服或皮下注射。(2)溴氢菊酯(倍特)剂量按每千克体重 500 毫克,喷淋。双甲咪,剂量按每千克体重 500 毫克涂擦。(3)对于数量多的牛,应进行药浴,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可选用 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0.05%双甲咪溶液等。2. 预防流行地区每年定期药浴,可取得预防与治疗的目的,加强检疫工作,对引进的牛隔离检查。保持牛舍卫生、干燥和通风,定期清扫和消毒。 编辑:赵琳审核专家:张元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来源:科普中国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