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金水区的十年变化(强区之路金水区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之三郑州)(1)

2021年10月,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加快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通过提升集聚、裂变、辐射、带动能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等,切实肩负起中心城市“起高峰”的重任,做好在中原大地上“起高峰”的表率和标杆。

金水区作为全省经济总量第一区,在郑州市作为中心城市“起高峰”过程中承担着引领者的特殊作用。那么如何科学、全面、系统地认识郑州“起高峰”的内涵,对于未来推进金水区的高质量发展、部署金水区的重大创新工程均具有特别重要的实际意义。

金水助力郑州﹃起高峰﹄的现实基础

金水区作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和承担省会政治功能的核心区,肩负着省委、市委赋予的“对标先进、全面提升,干在实处、力拔头筹,在服务全市全省发展大局中攀高峰、创一流”的责任和重托。河南要发展,郑州必须要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中心城区的金水区有能力、有条件也有责任必须肩负起攀高峰的重任,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一)发展地位重要。金水区是河南省省直机关集中地域,也是全省唯一被同时纳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县(市)区。在郑州市内各区常住人口数量对比上,金水区人口体量最大,常住人口数量排名第一;区域面积对比上,排名第六,以占全市1.8%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市13%的常住人口,集聚了全市20%的科技型企业和21%的科研人员,贡献了全市1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21%的财政总收入。2022年,在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排名中居第二十位,较2021年提高2个位次,在创新百强区排名中居第八位,创新强区亮点突出。

(二)经济基础坚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推进中心城市“起高峰”,助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是重要基础,产业发展是关键支撑。2021年,金水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78.8亿元,同比增长3.1%,地区生产总值在市内各区中排名第一位,经济实力突出。来源于金水区的财政总收入259.8亿元,同比增长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1.1亿元,同比增长1.79%,财政实力较其他区更为雄厚。

(三)创新实力突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经济体量是一个基本条件,但更重要的还是质量,而创新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金水区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深入开展“三标”活动,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聚力“十百千”企业创新、“领创新赛道”人才创新、大院名所和高校引培创新、“数智金水产业大脑”服务创新、“亩均论英雄”绩效评价创新等“五大创新工程”,全力创建集聚创新活力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成为金水区最鲜明的底色。2022年3月4日,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21年度评估中,金水区取得全国第2名的好成绩;4月6日跻身“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第八位。

(四)城市品质趋优。对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来说,除了注重人口规模、GDP、区域带动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还需要更多地重视城市品质问题。金水区坚持品质建设、精细管理,全力推进高品质现代化城区建设,城区功能、生态、形象、品质大幅提升,有力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设。

(五)民生事业进步。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促进发展。金水区在践行初心中传递普惠民生的“金水温度”。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在收支压力极大的形势下,民生领域支出达6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

(六)营商环境优良。当前,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持续改善,更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软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营商环境是金水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可持续所需的环境,更是金水区实现市场赋能提升的主要着力点。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郑州市是全国第8个百万市场主体的省会城市,金水区作为郑州市的主城区,截至2020年年底注册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6万家,占郑州市的1/5,占河南省全部市场主体的1/30,展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发展优势。

金水助力郑州“起高峰”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金水区保持战略定力,紧抓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聚焦打造“创新智城·品质金水”、建设国家一流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总体目标,强化统筹,精准发力,深入推进“十大战略”,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2022年以来,金水区整体呈现稳中向好、质效双高的发展态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起高峰”动力十足。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金水区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战略定力,保持工作连续性,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向前。2022年上半年金水区依然延续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总量达到1000亿元,增长3.3%,对全市贡献率21.1%、位居市内各区第一,较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总的来看,金水区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向上的动力依然十分强劲,支撑性指标增长较快。

(二)创新要素快速集聚。创新是决定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金水区正在加快创建集聚创新活力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争当郑州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的主力军。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推动金水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力源、最强发动机、最强智慧大脑。

(三)重大项目硕果累累。中心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金水区按照“链主”引领,“雁阵”起飞的思路,充分发挥驻北京、上海、深圳招商工作组的作用,延伸招商触角,推动立柱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升级示范标杆。2022年上半年,新签约易宝支付跨境电商产业园等83个项目,总金额358亿元;新开工中钢网国际交易产业园等12个项目,总金额268亿元。总体来看,2022年上半年金水区在项目建设上硕果累累,发展态势良好,为郑州中心城市“起高峰”奠定良好的项目基础。

(四)实体经济快速复苏。一个地区的发展后劲与该地区“虚实”的经济结构有很大的关联,尤其在工业化转型时期,脱实向虚的发展是很难持续的。金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金水区的虚实经济关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帮助实体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外源经济的同时,积极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本优势,积极发展中下游与之对接的中小企业,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由此形成了金水区良好的实体经济发展规模。2022年上半年,金水区实现逆势新增市场主体2.8万户、总量超过29万户,累计帮助6500家中小微企业获得担保贷款11亿元,新增“四上”单位入库119家,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

(五)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建设一流城市必须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金水区在这一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成立统筹全区营商环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和区领导分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机制,构建多位一体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强力推动“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推行新办企业注册登记“一条龙”服务等。从开办企业到纳税、政务服务,再到市场监管、法治环境、政策环境,金水区逐步构建起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体系。

(六)“专精特新”快速成长。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既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优质制造业中小企业提档升级,打造特色发展优势的迫切需要。金水区积极引导辖区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截至2021年,金水区已培育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多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7家。2022年上半年,金水区又新增2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历年新高,“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迅速。

(七)乡村振兴积极推进。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环。金水区持续推动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有效推进乡村治理,高水平打造沿黄生态走廊未来乡村聚落,坚持走在前、做表率,厚植发展优势、拓展中心城区“能量”,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金水助力郑州“起高峰”的现实挑战

针对省委、省政府提出郑州中心城市“起高峰”的新标杆、新任务、新要求,既要积极探索新路径,适应发展的新需求,又要冷静检视金水区发展的现实基础,客观认识目前仍然存在的短板弱项与不足,以利扬长避短,为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系统调研分析,我们认为金水区目前仍然存在以下短板与不足。

(一)产业结构仍需优化。2021年,金水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78.8亿元,同比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占比0.02∶11.63∶88.35。细分产业内部结构,可以看出,一是金水区第一产业占比非常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非常有限。二是第二产业中工业占比非常小,工业发展对当地经济贡献非常有限,成为与全国性强区对比中的一大软肋。

(二)从百强区对比中仍可得到新的启示。2022年7月27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作为河南唯一上榜的城区,金水区排名再次刷新,比去年上升了2个位次。面对斐然成绩,金水区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