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参加了湖南岳阳湘阴远郊一个亲戚家寿诞庆典,为了迎合老人家好的年龄,博得老人家的欢心,亲戚家特意邀请了当地的地方传统艺术:皮影表演,亲戚知道我喜欢这些传统的文化,跑来告诉我这个项目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怀着三分喜欢,七分好奇的心里,我靠近皮影戏的现场,只见一个不到2平方的小棚子,三个当地艺人在里面捣鼓捣鼓,一些透明塑料片制成的古代人物图谱,还有中乐锁呐,䥽,锣鼓等什物,三个艺人只有操作皮影戏的那个人大概50岁左右,而其他二个艺人看上去都在60-70以上,当晚气温很高,他们个个大汗淋漓,十分投入地表演,谈唱口齿不清,很难听懂唱些什么,但能分明地感到他们在用心良苦地的表演,看他们表演的人不多,他们好像司空见惯,并不影响他们的心情。

地道的农村传统文化(找不到自然的味道)(1)

皮影戏。图片来源:时刻新闻

这种纯朴的表演方式能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在现场看到他们如此卖力的表演,而认同的人不多,更没有人喝彩,甚至还有人指指点点,有几个小孩凑上前拨弄玩耍,我想上前制止,又怕大人在旁边反而多事,倒是有些怜惜他们,却也没有将全场表演看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是什么呢?是传承,是关注,是价值,他们来自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只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才能使其表现形式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在自然淘汰中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越来越多的传承人迫于生活压力,纷纷选择到大城市打工来维持生活,他们的思想也逐渐被西方自由时尚所同化,因此,‘人死艺绝’的残酷现实正在不断上演。”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没有人喝彩的民间文化还能坚持多久?

来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