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端午节扎心语录散文(星期特刊拔节之路)(1)

拔节之路

——武警甘肃总队机动支队工兵中队救援力量现代化建设扫描

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要实现快速成长、加速进步,特别是跨越式发展,就不可能避免“拔节”的阵痛。转型、潜伏、低谷、厚积……都与“拔节”有关,成长,总是要在岁月中积蓄力量,熬过一段段布满荆棘的坎坷岁月。

——题记

端午节扎心语录散文(星期特刊拔节之路)(2)

8月的铜川正值酷暑,骄阳似火,燋金烁石,田贵永作为武警甘肃总队机动支队工兵中队工程机械教员,刚参加了半个月的2020年兵种专业协作训练返回单位。他第一时间撰写集训总结,把最新的参训认识与自己的实战经历融合思考,不由自主走到了营区后山山坡上,举目远眺,一种更震撼的场景出现在眼前,那么熟悉,又多么陌生——

从高处俯瞰,在这个1万多平方米的主建筑群里,区分工兵、防化、侦察等专业设置的训练场地,一群年轻人生龙活虎,在障碍物间不知疲惫地闪转腾挪;7000多平方米的人工废墟训练区有模拟倾而未倒的21度“斜楼”,有建好后用爆破方式形成的水平坍塌楼房和局部垮塌楼房,有训练耗材消耗后堆积起的废墟和淹没在废墟中的破拆训练场等。它可以模拟出几乎所有的被埋压状况,可以演练几乎所有的搜救情景……

在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萧条的荒地。十年过去了,训练场的变化日新月异,田贵永也成长为一名四级警士长,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收获了许多荣誉。那些伴随工兵中队成长的青春记忆瞬间清晰浮现……

端午节扎心语录散文(星期特刊拔节之路)(3)

每次拔节都要掉一层皮,听一听保护壳掉下来的声音

虽然在中队待了十几年,关于中队成立之初的细节,田贵永和大部分官兵一样,也只在中队邀请时任甘肃总队四支队政委何文海的一次主题教育授课中听说过。

“建立一支专业的工兵救援力量,我们心里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何文海告诉官兵,那几年,全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每年都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部队作为应急救援力量在参与抢险救灾行动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一支专业救援力量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损失的现实需求摆在部队改革发展的紧要关头。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八中队受命改编为工化中队(工兵中队前身),作为应对抢险救灾的专业化力量之一的工兵中队,从1990年成立至今,一转眼都30年了。

中队成立之初,他们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是连石头都没有,训练场地缺失、装备严重短缺等问题摆在大家面前。

“在哪儿训练?以什么方式开展训练?部队究竟该怎么建,没人能说清楚。”何文海回忆,组建之初,党委班子成员经常在一起筹划当下、畅想未来,但也仅仅是根据上级要求和以往经验画出模糊的轮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战斗力建设不能等米下锅。“摸着石头过河,大家互为彼此的‘石头’。”第一任中队长杨树平对此颇深感触,面对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设备的境况,他们迎难而上。缺乏专业人员,他们就向上级申请聘用地方专业人员教学,没有训练场地,他们就自己修。何文海和党委“一班人”带头扛起铁锹,和官兵们一起施工。历经半年,工化中队终于有了雏形。

“架子有了,可脚底踩的还是软棉花,必须经过急难险重任务考验,才能踩得实。”田贵永清楚地记得,问及当时中队救援力量的发展历程时,何文海是这样回答的。

那些年,中队多次参加地方小规模救灾、装备操作使用演示、实兵救援演习等任务,逐步成长为甘肃省应急救援的一支“拳头”力量。但是特别重大地质灾害从不会预告。不仅是像田贵永这个2005年入伍的四级警士长,中队的所有老兵都不会忘记两次艰巨救援任务的试炼。

2008年5月12日,一阵让人心颤的警报声萦绕在四川西北山谷,千余公里外的金城腹地,一声声紧急集合哨声响彻工化中队营区,请领装具、装载物资……受领任务后,时任指导员王德成与中队官兵迅速向与汶川地震同属龙门山脉断裂带的青川灾区开进。

10个小时的颠簸后,官兵们到达青川县城,惨烈的场景令大家震惊:瓦砾遍布,碎石滚滚,大多建筑完全坍塌,剩下的孤零零地插在镇子的各个角落,没有放弃希望的群众跪在一堆已经倒塌的建筑旁,用伤痕累累的双手扒挖亲人……

“全体都有,就地放下所有装具,带上所有破拆工具,迅速救人!快!快!”到达现场后,王德成再也抑制不住情绪,近似疯狂地嘶吼着。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战斗开始了。

3个小时后,王德成在一栋严重倾斜的楼房下边发现两名被水泥板死死压住的群众。在对倾斜的墙体做好支撑后,几名战士迅速进入缺口进行破拆作业。突然,余震袭来,狭窄废墟内的所有人都没有察觉,直到一块砖头落在跟前,所有人才撤出废墟,看着坍塌更严重的墙体,大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由于未曾参加过大型救援,作业现场安全员经验不足,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预判不准,余震发生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

当晚,救援经验不足、力量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临时支委会上被提了出来,“一班人”迅速研究对策,定下合理的救援人员编组。

十多天的救援,近80人的专业救援队磨破了700余双手套,每名官兵手上都是创可贴摞着创可贴,新伤疤叠着旧伤疤。救援中,官兵挖出了很多遇难者遗体,转移了大量救援物资,但也暴露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短板。有人说,地震现场情况复杂,机械化装备很难施展;有人说,官兵临战经验不足。王德成很清楚,虽然中队全体官兵全力以赴、舍命救援,但应对极端重大灾害的救援能力有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

青川救援结束后,中队立即召开“诸葛会”,支队层面邀请友邻救援力量代表、中国地震局专家参加,组织全体官兵献计献策,着重查找救援工作中暴露出的短板并逐项挂账销号。

两年间,一场从装备到人员的改革有序铺开。反思总结的方向到底对不对?改革的效果如何?所有人的心里都没有底,但通过方案的制订与学习、日常演练等方面的观察,在田贵永看来,部队的救灾能力的确在不断地反思总结中螺旋式上升。

两年后的舟曲特大泥石流救援,成为中队官兵的又一次实战历练。

“舟曲县发生泥石流特大地质灾害,迅速归队,参与救援……”正在家轮休的田贵永接到了支队命令,来不及跟家人解释,就登上了向舟曲开进的救援车。

连山的厚重云霾,被泥石流夷为平地的房屋和村庄,废墟上哭喊的无助群众……到达灾区后,眼前触目惊心的景象让官兵们顾不上连夜行军的劳累,便迅速投入紧张的抢险救援作业中。

“救救我……救救我……”正背负生命探测仪进行作业的列兵王晨忽然听到废墟中发出一阵虚弱的求救声。“班长,这下面……好像……有人……”看到身边的班长田贵永也在附近搜索被困人员,他立刻汇报情况。

“听见了!听见了!来人啊,救人!”借助简单的工具,水泥板慢慢被敲出一个洞,王晨看到似乎有一只手压在废墟下。大喜过望的他一把握住那只手,却感觉温度是冰凉的,稍微用力,半只胳膊竟然被拽出,那是其中一个遇难者残缺不全的肢体!几个新入伍的小战士哪儿见过这阵势,纷纷捂着嘴巴扭过头去,有的甚至哭了起来。

就在这时,废墟里突然传来了说话的声音,是一名小男孩。“小朋友,坚持住,叔叔来救你”,大家边为男孩鼓劲边展开营救。由于救援空间过于狭小,官兵手头没有趁手的救援器材,加之阴雨连绵,淤泥随时滑落,这场生命营救变得异常困难……

他们一边快速清理现场,一边对小男孩进行心理疏导。战士们徒手刨水泥块,双手被玻璃碎片划得血淋淋的,血和石灰结成血痂,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7个小时后,小男孩被成功救出。

如果说逝者给人的感觉是心痛,面对生死别离的无助则更让人刻骨铭心。救援结束后,小男孩因为被埋压时间过长,内脏受损严重,医务人员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小男孩的生命。亲手把小男孩救出废墟的战士们听说这个消息的一瞬间,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国家地震局兰州救援基地主任曾文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灾后救援的黄金时间是事发后3天,“在黄金时间内,我们如果有大量专业化的救援队伍施救,那是何等的幸事。”

历经舟曲泥石流救援以后,中队获得了上级表彰,但他们没有召开庆功会,反而立刻进行了复盘检讨。中队官兵意识到,训练方法、装备革新对于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改革转型与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部分装备老化,不能满足救援需要”“专业骨干太少,救援能力评判要制定更高更细标准”“重难点课目吃不透”,中队军人大会上,官兵们各抒己见,共梳理出教练员素质、人才队伍、装备等三大类15个问题,问题越说越透,症结越挖越深,措施越定越实。

每次参与救援与解决难题就像是一次拔节,让工兵中队的官兵们感到外表那层保护壳正被灾难无情地击碎。

人员心理素质、专业能力、应急反应速度……一次次的实战也让田贵永和战友们警醒——关于眼下这支部队在战斗力体系中的定位和成长,官兵们需要一个更准确的认识。行动的开展,一定要立足极端恶劣条件下的救援,审视和补齐自身存在的短板弱项。

“像这样的沉淀与探索,阵痛与成长,从成立之初算起,工兵中队走了近20年。”作为中队土生土长的老兵,田贵永深有体会,这种伴随着阵痛的探索,像他身上大大小小30余处的伤疤一样,刻骨铭心而又让人警醒。

端午节扎心语录散文(星期特刊拔节之路)(4)

大多数生长拔节都是在沉默中爆发,关键要吸收足够的养分

“难题丛生,步步是坎。”实际任务的检验让官兵们饱尝爬坡起步、负重前行的艰辛,也令该中队党支部对这支专业化部队“边建边用”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如何跳出先建后用的传统思路,维系“打基础”和“见成效”之间的良性平衡;如何缩短新装备的磨合周期,形成随到随用的高效运转机制;如何在动态变化的灾难现场实现人员、装备和救援方式的有机融合,从整体上提高完成应对多样化救援任务的能力……

这些制约中队战斗力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能不能处置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任务”这个最重要的考量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学习力也是战斗力,工兵中队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和全体官兵敢于啃硬骨头的狠劲儿和擅于钻研的巧劲儿分不开。”中队第九任中队长、现任总队训练处参谋刁坤谈起工兵中队的转型发展时感慨良多。

这样的理念如同一阵旋风,迅速厘清了之前存在的自我能力定位不足的问题,官兵对中队建设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刁坤带领骨干前往省地震局学习,随身带着笔记本,逮着一切机会提问,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

在进行技术学习的同时,中队开办“学习夜校”培养骨干,开展搜索技术、破拆技术、侦检技术等专业强化训练,逐渐培养了一批懂救援、会救援的专业教学骨干队伍。如今,救援专业80余个课目都有了专业教练员。

随着上级配发装备和训练课目的不断增多,中队现有的场地已经不能满足训练的实际需要。在上级指导下,中队建设了地质灾害模拟训练场,并利用麻家寺村旁边的废弃用地建成了工程机械综合训练场。这个二龙山脚下的训练场不仅满足了中队日常训练需要,后来也成为总队和兰州国家陆地搜救基地进行专业训练之地。

中队长吴凌霄常说,干工兵就像是一个沙漏,上面减少的是时光,下面增加的是阅历,多少失去,就会有多少积累。而部队的改革转型则似竹子拔节,听不到声响,却看得见力量。

2011年6月30日,武警部队和中国地震局抗灾救灾力量建设会议在兰州成功举办。会议期间,武警部队首长和地方政府领导观摩了甘肃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地震应急救援训练课目演示,并对救援力量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场办公会为武警内卫部队救援力量建设开了路,各单位开始重视组建自己的救援力量。

有了救援装备,有了训练场地,有了技术支持,工兵中队在救援力量体系化专业化的转型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然而,正当所有人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一场泥石流灾害救援实战化演练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用了40分钟依然没有将墙体支撑做好。”谈起那次实战化演练中墙体支撑实施救援的经历,中队上等兵张强至今仍面带尴尬。

演练那天,大家正在一片“废墟”中搜寻生命迹象。导调人员现场宣布情况:“正前方坍塌的三层楼体中有群众幸存,请迅速对倾斜墙体进行支撑,而后展开营救……”

做一个类似墙体结构支撑,平时在训练场进行训练时,两个人配合25分钟就能完成。没想到,5名队员在现场一顿敲敲打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导调员掐表一看:45分钟!

“不专业不是任务无法顺利完成的理由,一专多能对灾害救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参与任务导调的地震局工作人员道出了原因。

演练场上暴露出的短板就是下一步实战化训练的突破口。中队重新调整训练方法,引导所有官兵在精通本职专业的基础上,至少多掌握一至两个专业课目,确保实际救援中,人员缺位技术不缺,训练更加精准对接实战要求。

2013年,甘肃定西岷县、漳县发生地震灾害,中队在重灾区梅川镇永光村成功救出一名被埋群众,转移受灾群众268人,抢运贵重药品14.5吨。

专业化救援显示出极大的效率,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让中队官兵重拾信心,也让他们看清了“好”与“更好”之间的距离。

2016年10月,中国地震局和武警部队对以该中队为主体的甘肃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进行救援能力分级测评。

测评以《中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重型、中型、轻型能力分级测评标准》为依据,以青海某地发生7.4级地震为背景,按照灾情信息获取、管理层决策、队伍集结、组织机动、建立行动基地、现场搜救、结束与撤离7个阶段进行考核。

“测评真实模拟了救灾现场,对救援队来说是一次实战化检验……”当时参与能力测评的甘肃省地震局教官张建强这样说。

5大类131项课目像平时训练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偏偏在应考课目“横梁破拆”中掉了链子。当时田贵永担任装备保障组组长,负责对整个考核中近千件装备的维修保障,作业过程中,重型破拆设备——液压动力站突然熄火,队员们只好一次又一次更换内燃凿岩机、电镐等效率低的传统装备。现场所有人员都明白,液压动力站如不及时修好,就意味着整个测评考核的失败。

战友们的目光都投向正在检修装备的田贵永。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田贵永急在心里,表现得却沉着冷静。他严格按照启动程序检查每一个元件,对电瓶、油路、空滤一一仔细检查清洗,但机器仍无法启动。此时,田贵永断定是缸体出现了问题,于是他拆开了发动机,果然看到油密圈断裂,他立刻更换。30分钟后,液压动力站开始作业,在规定时间完成了课目。

中队官兵顾不上休息吃饭,一身灰一脸汗,始终坚守在一线,连续36个小时的昼夜综合演练考核后,救援队通过131项测评项目,优秀率达94.7%,成为全国首支具备重型救援队资质的地震灾害救援队。

端午节扎心语录散文(星期特刊拔节之路)(5)

挺拔的枝干如果不以丰富的内涵填充,早晚会有折断倾倒的风险

11月的二龙山脚下已经寒意渐浓,工兵训练场上却热火朝天,机械轰鸣。训练场上比往日多了许多欢声笑语,中队所有人都沉浸在通过国家重型救援队资质测评的喜庆之中。田贵永对这种喜形于色却深感忧虑,他眉头紧蹙,看了看跟班作业的中队长吴凌霄,泛红的脸庞也刻满了严肃。

一个是中队最老的班长,一个是从中队提干的中队长,他们清醒而又敏锐地意识到中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不约而同地思考着如何挑起国家重型救援队的担子,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成就感之外,多了一份使命感”田贵永说。

专业——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以一种窘迫的直观感受在现实中呈现出来。资质认证通过不代表完全具备了应对实战的能力。

从小处看,“工程机械维修人员虽多,但大多仅仅掌握了初步理论和简单维护”“搜排爆专业虽然有基本操作能力,但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从大处看,放眼国内,与专业强队相比中队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队党支部会议上,一个个问题被严肃指出,与会人员脸上写满凝重。吴凌霄说:“阶段性的先进不代表最后的胜利就属于自己,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奋斗的路上走得更远,新时代需要新定位,新时代我们的紧迫感要更强。”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处置任务中暴露的不足,战友们自上而下传导着一种清醒:从“理论考核”专业迈向“实际操作”专业,中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等不靠,说干就干。兄弟单位常常开玩笑说:“工兵中队的表只有倒计时。”

不到一个月,一份《工兵中队建设及遂行任务能力现状》的报告就放到了支队党委常委会的会议桌上。“全力支持,将工兵中队打造成救援力量的中坚”“想办法,解决困难,助推中队建设更上一层楼”,支队党委常委对工兵中队进一步发展充满了期冀。

2017年,中队参加中国—新加坡城市搜索与救援队冬季适应性训练;同年,邀请中国地震局专家到中队指导工作。小到一个破拆作业装备改造,大到救援行动编组及装备分配使用,大家通过交流开拓了视野,救援力量要向精细化、层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与国际接轨,向先进看齐,人员素质要强,高端精细的装备也要跟上救援力量进步的步伐。

出于“配优建强”的力量定位考虑,2019年初,上级为工兵中队配发了大量全新救援装备。装备配发了,如何在最快时间形成战斗力?新的问题摆在了中队官兵面前。

“没有新装备心急,有了新装备心慌。”班长李超边操作非线性节点探测器,边向记者介绍当初的窘迫。靠吃老本玩不转新装备,只有高中文化的他,为此好几天睡不着觉。可李超也有自己的绝招——走进来,走出去。“‘走进来’就是对配发的新装备仔细研究,摸清机理;‘走出去’就是不停地寻找外援,与厂家联系,找专业队员,中队的电话费都被我们用多了……”李超笑着说。

靠着这种求知若渴的劲头儿,李超和战友们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掌握了700余件套装备的操作方法,编写完成凿空通风、烟雾侦测、布绳架梯、防压顶撑、钻孔扩缝等5类教材教案136份,编写《救援中队装备器材手册》,有效规范了部队救援装备使用方式方法。

创新力是加速救援力量进步的关键。在一次泥石流灾害救援中,中队官兵发现上级配发的雷达生命探测仪对现场环境要求极为严苛,只要周围有人走动,就会对器材造成误导,很难确定受困人员具体位置。为了研制一款操作简便、报警灵敏、能在不同现场使用的生命探测仪,中队长吴凌霄带领骨干利用业余时间泡在器材库、学习室,查阅图纸资料,设计电路图,走访省地震局专家教授请教论证,终于在一年半后,研制出一种音频生命探测仪。利用生命探测仪,把探头放在地面上或将探针插于缝隙,就会把被困人员发生的轻微振动传递到显示屏上,利用频率柱的高低跳动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这种微型探测仪在多次抢险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你对专业的力量其实一无所知。”田贵永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专业的人如果不能把专业的事学好干好,就会被这个时代淘汰。即使成为相关领域“权威”,田贵永依然不敢说自己会得多,甚至不敢说懂一些皮毛。

结合救援实践,田贵永将工兵爆破装药计算、烟雾含毒甄别精度提高了60%,如何把经验总结成既生动形象又简单易懂的口诀?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有一次田贵永陪爱人李甜到中医院看病,看到墙上“望闻问切”四个字,突然联想到困扰了自己多日的问题——观察爆破目标、分析物体结构、合理确定装药量、确定装药方式不正是“望闻问切”四步走?脑子里迸发火花的田贵永立刻向医生要了几张白纸,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坐着写了起来。

“老田呀,工作上已经走火入魔了!”从化验室出来的李甜看到丈夫认真总结、奋笔疾书的样子,无奈地笑了。沉浸在经验总结中的田贵永,丝毫没有发觉妻子已经在他身边等了很久。当他满意地停下笔来,看到妻子满脸微笑地盯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打造精干多能、平战一体的工兵力量,中队救援力量水平力争再上一个新台阶。”中队的发展规划书上记录着救援力量“十三五”规划目标,像舟曲救援十年来,中队转型成长、拔节蜕变一样,他们在更专业、更强大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上级积极协调,为工兵专业培训争取到不少名额,如今,中队每年都会有60余人奔赴国防大学、陆军工程大学、武警工程大学等部队高校学府和国家级训练基地进行救援专业培训。”中队长吴凌霄说。

单位地处西北内陆,冲锋舟训练场地缺乏,个别战士没有专业资质……虽然中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但吴凌霄对中队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仍心存忧虑。“重视问题才能在出现问题时拿出破题之道,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经历每一项急难险重任务考验……”中队官兵对救援力量发展的专注与清醒令记者感慨。

夕阳照在山头上,留下一抹余晖,大型挖掘机、履带式推土机……钢铁的身影在夕阳的映衬下棱角分明,吴凌霄转身凝视,胸中涌起一股热流,因为他始终相信,经得住拔节之痛,才尝得到成长之甜。

短评:

拔节无声,成长有形

王建勋

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竹子定律”:竹子先用4年的时光在地下蛰伏着,拼命地延展着根系,触碰着坚硬的土石、忍受着昆虫的噬咬,慢慢长出约3厘米;第5年,通常就会以每天约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作为全国第一支通过国内测评的地震灾害重型救援力量,甘肃总队机动支队工兵中队这30年的发展便如竹子生长:拔节无声,是成长的宣言;日有所长,则是拼搏的馈赠。

中队前20年的建设像是竹子扎根蛰伏的蓄力阶段。从成立之初的“三无单位”到如今的专业化救援力量“国家队”,要把救援力量建成如此程度,绝不是一纸命令、三五句“口号”就能实现的。中队官兵能够静下心来积蓄力量而不是做表面文章,这是难能可贵的。拔节之前的积蓄期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是一种量变的过程,没有这种竹子扎根沃土的精神绝不会有厚积薄发的今天。

竹子生长一段便结一个箍,工兵中队近十年的迅速成长更像竹子拔节结箍。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都是攻坚爬坡,每一次实战化演练都是经验累积,在阵痛转型中重视建设的自我修炼,在知行合一中查漏补缺、担当作为。像中队技术骨干田贵永、中队长吴凌霄等人一样,在发展大势中坚持带领中队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保持抓战斗力建设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才能抢占救援力量建设的制高点。

中队建设的过程,就是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开始新的量变的过程,也是战胜各种困难、砥砺百折不挠精神、锤炼坚韧不拔品质的过程。

今天,我们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如此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实践,决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一步一个脚印,默默打实基础,完成自己的拔节之路,这些微光汇聚在一起,便会成为强军兴军时代大潮中的磅礴力量,创造一个接一个成长有形的荣光。

文字:曹世凯、崔云龙

供图:程子健、曹世凯、崔云龙

来源: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

可能还喜欢

1、星期特刊丨穿越时空的精神长征

2、星期特刊丨燃旺心中那团火

3、星期特刊丨机关瘦身,如何走出“人少事多”的困局

4、星期特刊丨“定向培养士官”:当青春的选择遇上时代的变革

5、星期特刊丨达娃卓嘎:一名藏族女狙击手的人生突击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刘凤桥、邹零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关树声、王文

值班编辑:王超

邮箱:wjxinmeiti@163.com

端午节扎心语录散文(星期特刊拔节之路)(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