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学课本有篇欧阳修的短小精悍的小文《卖油翁》,讲“陈康肃公”箭射的好,傍观一个卖油翁不以为然。
置一葫芦地上,中有小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口,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铜钱不湿。
老翁得出结论:只是手熟罢了,和老头子我倒油一个道理。
当年老师中心思想结论是:熟能生巧。
这个陈康肃公叫陈尧咨,给学生们一个印象,肯定是个武将。
其实他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出身,是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状元郎。
据统计:历史上共649个状元,大宋120个。
这是人尖中的人尖,学霸中的学霸。
陈尧咨文武双全,喜欢骑射,箭术超群。
他射箭常用铜钱挂在树上当靶子,一箭穿过钱眼。
他也以此为傲,在同事朋友间自夸。
欧阳修和陈尧咨是同代人,写这种文章,其实更有笑话武将们的本事,没啥子了不起嘛!
惟手熟尔。
真正的大丈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读书人!
名相韩琦说过:“什么叫好男儿?东华门外唱名才是好男儿!”
——中了进士在东华门上唱名这荣耀,才叫男子汉!
陈尧咨同学不夸耀自己的文章,却吹嘘自己的射箭术,那些博学巨儒很不以为然。
陈尧咨镇守荆南回来,老母亲问他:你在任上都做出了什么业绩,怎么为人民服务?
尧咨得意洋洋道:“荆南是交通要道,人来人往。差不多天天都有宴会。我每回表演射箭,大家没有不佩服的。”
老夫人大怒:“你爹送你去读书,中了状元。是叫你忠心为国,教化百姓仁义善良。你天天玩射箭这种东西!这是你爹的意思吗?”
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啦!抡起拐杖就打,把小陈佩带的金鱼挂饰也打碎了。
宋真宗曾经打算给尧咨武职,陈母不肯,作罢。
这个就是大宋重文抑武的长期政策的后果。
整个社会推崇读书人,中了进士,高官大户,皇亲国戚,都在进士榜下找女婿。
范进中举,立马有房,有钱,有人,和大宋朝同样一个道理。
宋真宗亲自写诗道: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栗。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朴实无华,非常接地气的劝学篇。
02
宋朝有一家几进士,兄弟双状元等荣耀事。
陈尧咨的家族,就是顶极考试高才生,他们家的荣耀,大宋朝属第一。
他们家是四川阆中人,陈尧咨的老爸陈省华,官到谏议大夫。
长子陈尧叟,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状元。
次子陈尧佐,端拱初年(988)年进士,这两个都当过宰相。
老三,就是陈尧咨,天雄军节度使。
女婿傅尧俞又是状元!
陈门四状元,天下传颂老陈家的门风,无不啧啧称羡。
即使几个儿子都是大官了,陈省华还是严格要求。
客人来访,老陈摆出“封建家长”的派头,自己端坐在大厅中央,请客人入座。
三个儿子站成一批,恭敬严肃陪客。搞得客人如坐针毡。
试想想你到老陈家喝茶,一个总理,一个财政部长,一个军区司令,站边上听你吹牛。
有几个人坐得住?
三个儿子这么有出息,陈老那是有资格摆谱,绝对教子有方。
陈尧咨有一匹烈马,会咬人踢人,根本不能骑。
陈老一天到马园子,这匹马不见了。
问养马人,说是老三卖给一个做生意的外地人了。
陈老急忙把尧咨叫来:“你武艺这么好都治服不这匹马,你叫别人怎么养?你这是移祸他人嘛!”
叫尧咨赶紧把钱还给人家。
最后,这匹马就在陈家享受天年。
大宋朝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穿红袍,官位没达品位赏穿红袍,是一种荣耀。
为表彰陈家,老大陈尧叟才进仕途,真宗皇帝同一天把陈省华和陈尧叟提为秘书丞,赏穿红袍。
父子同一天受到这种奖励,是殊荣,千古传颂。
03
陈省华家教这么严,三个儿子的成绩单这么优秀,政绩也不错,性格却不一样。
老二陈尧佐最适中,不急不缓,做实务非常拿手,了不起的水利专家。
他活到八十二岁,比父亲兄弟都长寿。
老大陈尧叟性格比较软弱,澶渊之盟订立前,得知辽国大兵压境,陈老大建议真宗跑四川去。
被寇准这个硬汉子怒骂:“该杀!”
老三陈尧咨,性格最为刚毅,最有勇气,甚至有点欺负人。
他天性好武,脾气暴躁,完全是个武将的料,鬼使神差成为状元,但并没有改变他好动,喜欢飞马骑射的本性。
他在好几个地方任职,做出过不小的贡献。
比如在长安,当地土地多是盐碱地,水也是咸的,不适合种庄稼。
陈尧咨兴修水利,疏浚龙首渠,把水引进城里,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在郓州时,疏通新河,一路清理沉积淤泥,把积水导出城。
看来陈家有水利工程的基因,老爹陈省华、老二陈尧佐都是著名的水利专家,老三小试牛刀,也成效显著,有模有样。
并善于举荐有本事的寒门素士,大为真宗皇帝欣赏。
或许应了那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
从他进入仕途就不大顺。
曾经担任主考官,有人在考卷上作记号作弊,牵连到他,下放地方去工作。
从此在各地奔波,比较少担京官。
04
陈尧咨在长安永兴军时,排场非常大,出入仪仗威严,几列雄纠纠的大汉护卫着他,相当地横行霸道。
军械库的大门开得大大的,也不理。
对手下非常严厉,小小事情不满意,就是大棒伺候,经常发生打死人的事。
这样的领导,可想而知的盛气凌人。
手下一个转运使,实再受不了陈老三的气,愤而辞职。
好几个人都向真宗皇帝上书,揭发陈尧咨横行不法,玩忽职守。
皇帝估计陈家老三肯定过分了,但并不想追究到底。
只是降级处理,轻轻打一下屁股,就放一马过去。
估计两个宰相哥哥的影响力不会小。
真宗就问老大陈尧叟,你家那个三弟,脾气非常大嘛!
听说被降级,天天一张臭脸摆给别人看。
尧叟官场历练这么多年,圆滑精明,赶紧说:“尧咨自以为是被小人谗言陷害,才到这种地步。他根本不知道陛下您保护他的恩德。”
真宗派人把几个不法之处点明给陈尧咨看,看来是俩个哥哥好心指点,尧咨急急忙忙地上书承认错误。
调来调去,陈尧咨最后调到河北宿州,任天雄军节度使。
自从辽宋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双方实现和平。
北方的防备就松了下来,宿州也一样,城墙都颓败了。
尧咨一到任,修理城墙,装修官署,宿州事务焕然一新。
但是老毛病改不了,依旧是我行我素,派头十足,脾气暴戾。
要求多,行政命令紧,手下叫苦连天,都怕他。
他的手段还是一样,一排壮汉拿着大棍子,手下和老百姓,回话不对路,就是一顿棍子,打得昏死过去是经常的事。
陈尧咨喜欢喝大酒,一喝一个醉。
这个状元,所到之处,都是叫人头痛的自高自大臭毛病。
05
其实很多人都打心眼里尊重老陈家。
这么多状元进士荟萃一堂,陈家的老底,一定是厚德载物。
陈尧咨非常自负,仕途屡屡碰壁,比起两个先后都担任过宰相的哥哥,自已差得远。
所以怨言很多,牢骚不断。
真宗皇帝死后,当权的是刘娥太后,太后也觉得陈老三有点怀才不遇,就问宰相王曾:你怎么看?
王曾说:“我们的职守就是选好人用好人,怎么敢不公正呢!各种议论,一定要分清楚是真是假,是对是错。”
太后没明白。
王曾就说:
“咱们用药方子来比喻吧!是非曲直,关键是判断要小心。医生开药方,不论是寒是温的药,都喜欢用甘草,它能调和众药,所以又叫国老,和很多味药都可以一起用。
但如果药性特别凶的药,就不能随便用来配药。用不好,会害死人的哟。”
这就是别人眼里陈尧咨的性格,不善于合作,不能和谐共处,像一味药性险凶的药,不好用也不常用。
只好挂在一边去了。
据说到晚年,还怪他二哥尧佐挡了他的道。
其实处理人际关系,官场事务,陈老三比老二差得远。
刘娥太后醒悟过来,最后把陈尧咨调到天雄军,担任武职,估计也是真宗皇帝遗愿。
陈尧咨就死在天雄军任上,“康肃”是他的谥号。
陈要是生在乱世,绝对白衣武神,可惜了。
北宋一朝的重文轻武作风,早早给它埋下祸根,灭亡在所难免,出人才的陈家却一直延续到现在:陈独秀、陈潭秋、陈毅、陈云、陈赓、陈昌浩、陈再道、陈锡联、陈丕显。
即使在海外:“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中的“陈”姓,依然是最大的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