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上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上集(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上集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原典】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故事】

狄仁杰“脱壳”自救

运用“金蝉脱壳”计时,行动一定要诡秘,既不可让对手察觉意图,更不能将行动暴露于对手眼前。确实做到“存其形,完其势”。等对手察觉或发现时,只有“时间已晚”的叹息,却丝毫没有可挽回的机会。

武则天当政期间,侍郎狄仁杰刚直不阿,因此得罪了有名的酷吏来俊臣。不久,来俊臣以蓄意谋反为名,诬陷狄仁杰入狱。为了状告成功,来俊臣决定亲审狄仁杰,逼他承认阴谋造反属实。庭审时,狄仁杰大义凛然,骂来俊臣是无耻小人。来俊臣不但不生气,反而十分得意地顺手拿起一根皮鞭,要对狄仁杰动刑。鞭子还没落下来,狄仁杰首先服软,“招认”了全部罪行。于是,来俊臣满意地让主事官王德寿将狄仁杰关押起来,只等秋后问斩。由于狄仁杰主动承认了罪行,王德寿放松了对他的监视。不几日,狄仁杰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布料,细细写下自己的冤情后,塞进棉衣,然后找来王德寿:“天气渐冷,我想让家人把这件棉衣拆洗了,再放些棉花。烦你帮我送到他们手里。”

王德寿不明狄仁杰的用意,爱理不理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狄仁杰的妻子拆开棉衣,发现了冤状,马上便将此事禀告了武则天。武则天看完后,亲自对狄仁杰进行审问,得知了其中的冤情,于是下令赦狄仁杰无罪,当众释放了他。狄仁杰之所以能够从酷吏来俊臣的手掌中逃脱,而得以自保,就是因为他善于“形人而我无形”。他深知来俊臣残忍而卑鄙,如果硬碰的话,自己肯定会性命难保。因此,他假意招供,分散了对手的注意力,降低了其警惕性,从而为自己申冤创造了机会。

宋将毕再遇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

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

这时候,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他暗中做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里知道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

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拥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鼓声隆隆不断。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