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江苏省政府召开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和媒体介绍相关内容。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做综合发布,介绍了《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形成过程,以及江苏省《实施方案》的主要框架与内容。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出席,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党委书记林伟出席并回答了现场记者的提问。来自中央及省、市媒体单位的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江苏高考全国卷自主命题(总分750科目3)(1)

江苏高考全国卷自主命题(总分750科目3)(2)

●《实施方案》具体内容,请复制下方链接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http://www.jiangsu.gov.cn/art/2019/4/23/art_46143_8315709.html

●《实施方案》配套方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阅

《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

问:大家都很关心,与现行高考模式相比,新高考模式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与现行方案相比,新方案高考模式在考试科目、分值、试卷,选科组合等方面存在一些变化。

考试科目方面,我省现行方案中是3 2门选修科目,新方案确定是“3 1 2”,“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2”为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

分值方面,我省现行方案中,语、数、外3门计入总分,另外2门以等级形式呈现,总分值480分;新方案中6门科目均以分数形式呈现,均计入总分,总分值750分。

试卷方面,我省现行方案中的语文、数学两门,按选考历史、物理考生,分别加试语文和数学附加题。新方案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

选科组合方面,我省现行方案的选科组合为8种,实行新方案后,选科组合将会上升到12种,学生的选择更多了。

问:新方案的录取方式是根据“院校专业组”的方式投档,这和现行方案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

答:新方案实行以“院校专业组”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与现行方案按院校 专业(类)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不同,新方案是按“院校专业组 专业(类)”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

高校依据统一高考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以“院校专业组”为一个招生单位,按专业(类)进行录取。

具体来说,现行方案中,考生可以填报8所平行志愿院校,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

新方案实施后,考生可按“院校专业组”填报若干个平行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填报若干个专业。具体“院校专业组”的志愿数以及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填报的专业数,将另行确定。

采用这样的投档录取方式,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一个“院校专业组”内可能是一个专业(类),也可能是多个专业(类),按“院校专业组”投档,符合条件的考生,院校可在该专业组内进行专业(类)调剂,提升了考生的志愿和最终所录专业(类)的契合度。

二是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满意度。按“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能提高考生选考科目与高校招生专业选考要求的匹配度,有利于进校后人才培养。

问:去年入学的高中生马上就面临选择高考科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家长以及高中老师对这一问题都很关心,也很关注。那么高校是怎样提出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的呢?我省将怎样操作?

答:这个问题和我上一个问题是有关联的。高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办学的需要,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高校选科要求及所在高中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科。

下一步,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我省将汇总所有在江苏招生高校的具体选科要求,并在学生选科前公布。

问:新方案和现行方案相比,按等级赋分是个新概念,为什么要对“3 1 2”中的“2”采用等级赋分方式?考生成绩单上这两门是转换过后的等级分吗?

答:我先回答你的最后一问,考生成绩单上这两门是转换过后的等级分。

在新高考方案中,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再选科目的考试成绩将采用等级分计入高考总分。为什么要用等级赋分的方式呢?主要考虑是这4门科目的原始分之间不具备可比性和可加性,无法直接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因此,将不同再选科目原始分按照统一规则转换,形成等级分,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再选科目成绩之间可比性的问题,也解决了不同再选科目成绩之间可加性的问题。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使用相同的分数转换办法。

来源:江苏教育发布、交汇点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江苏网络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