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MUSIC
请朋友们帮助我们思考以下问题:
1、三体原声专辑《三体OST》你最喜欢哪一首乐曲?《流浪地球》你又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2、你认为《三体OST》专辑和《流浪地球》电影原声专辑比较,哪一张更好听?哪一张更具有想象力?为什么?请在文章最后留言说明。
摘要
王利夫对《三体》在“人性”上的解读是什么呢?“宇宙黑暗的图景下如果不闪烁一点点人文主义光辉,我们的生活便没有‘更大’。虽然对于以维德和章北海为代表的、因理性主义而冷静得可怕的角色,作者掩盖不住对他们的喜爱,但‘给岁月以文明’这条字字见血的泣告,同样出自大刘本人,它直接指向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这种柔软和所有残酷一起构成了人类文明和人本身,它们是相成相生的关系,缺少了哪一部分,借用书中的话,人都会变成‘非人’。
目录
一、《三体OST》专辑音乐欣赏
二、《流浪地球》电影原声音乐欣赏
三体原声专辑《三体OST》
专辑名:三体OST
歌手:王利夫
流派:New Age
语言:纯音乐
发行时间:2011-12-01
类型:录音室专辑
简介:刘慈欣科幻史诗《三体》非官方配乐
王利夫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自己首个“三体原声专辑”《三体OST》,收入了18首作品,包括《维德》《大史》《庄颜》等人物主题曲以及《危机纪元》《黑暗森林》等事件主题曲,其中《面壁者》是这张专辑中最受欢迎的单曲,整张专辑仅在一个音乐平台上就有296万余次试听。
1986年出生的王利夫在大学时被朋友推荐看了《三体》,很快成“粉”。再加上他一直很喜欢音乐创作(同时还是“萨满乐队”的主唱),就自然开始用音乐记下读书感受,积累了很多作品小样。
在《三体OST》之后,王利夫又于2017年3月推出了《隔空现场Vol.1 声音中的三体》现场专辑(11首作品),2018年1月推出了《三体OST之北海》(5首作品)。此外,在2015年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王利夫还完成了多媒体剧《朝闻道》(改自刘慈欣同名短篇小说)的原声音乐专辑,再加上新推出的《黑暗森林组曲》,王利夫几乎成为拥有“三体原声作品”最多的“三体音乐代言人”。
“黑暗森林组曲”是“三体OST”的升级版
《黑暗森林组曲》收录了8首作品,《钢印》《破壁人》《给岁月以文明》等都是《三体》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称。目前试听点击最高的是《“妈妈,我将变成一只萤火虫”》,第二高的是《黑》。《三体》电影版公布的人物剧照:张静初
谈到专辑的创作初衷时,王利夫表示,这张新推出的《黑暗森林组曲》是他2016年到2018年重读《三体》的心得体会:“音乐是我的母语,自由表达是创作者的刚需,《三体》的题材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所在。所以这次是想重现当下我心目中三体世界的样子,也与之前的《三体OST》系列做一下平行比较,总结下过去和现阶段的不足,帮助自己确定几个需要精进的方向。”
从听众角度看《黑暗森林组曲》,会发现这张专辑的单曲时长都超过以往——《三体OST》中多为一两分钟的作品,最长的《黑暗战役》只有4分钟。而《黑暗森林组曲》中最短的作品《钢印》也有4分半钟。最受欢迎的《“妈妈,我将变成一只萤火虫”》长达9分43秒。最长的一首《Main Title/The Dark Forest》长达16分49秒。
对于这种变化,王利夫表示:“七年前的《三体OST》系列多为剪影式的人物主题,创作上更小品化,有时候两分钟的曲目我甚至会嫌长而想各种办法精简。相比之下,《黑暗森林组曲》更像是书中几个场景的横截面,偏向于叙事,需要有起承转合、交代细节,音乐的构造上自然也就需要更多部件。”
2018年1月推出了《三体OST之北海》
王利夫说,从《三体OST》开始,他有过接受听众意见进行修改的经历,但发现听众本身就众口难调,所以还是回到以自己想法为重上来。“由于受到国内顶级声音设计师赵颖(曾为姜文《太阳照常升起》、冯小刚《天下无贼》等电影担任声音设计、声音编辑)和电影人/影评人张小北的点拨,再加上近几年自己痴迷于环境音乐(Ambient Music)与其他风格的跨界,开始尝试把“音乐音响化”的理念应用到作品中。《黑暗森林组曲》就是代表。”
王利夫说自己是《三体》较早一批读者,从2008年第一部出版追到如今各种衍生品出现。“刘慈欣的作品,包括《乡村教师》、《朝闻道》、《地火》等中短篇,对我的影响是持续性的。”
王利夫跟刘慈欣本人也有过几次交流。“多年前通过一次电话,同一年《三体OST》的被平面设计师火山送给了大刘老师。后来一款游戏找大刘老师担任游戏架构师,而我被请去写了游戏的主题曲。上海国际艺术节多媒体剧《朝闻道》,大刘老师是顾问,我负责音乐部分——但我觉得与其说与大刘老师的交流对我的创作产生影响,不如说与他作品的‘神交’是我创作这一系列作品的原力。基于这一点,我对大刘老师常心怀感激。”
基本上《三体》读者都有各自喜爱的人物。王利夫最喜欢哪个人物呢?“我喜欢第一部中‘史上最酱油’的主角汪淼,一直都是。小人物在关键节点上不情愿的、弱鸡般的发力竟然也改变了历史进程,使这一形象在去脸谱化的同时鼓胀鲜活。我自认为是世上所有庸碌之辈中的一员,因此在阅读中也常带着自省和‘对小人物的慈悲’,同时也对程心等遭遇书本之外的暴力的角色报以同情。”
王利夫对《三体》在“人性”上的解读又是什么呢?“宇宙黑暗的图景下如果不闪烁一点点人文主义光辉,我们的生活便没有‘更大’。虽然对于以维德和章北海为代表的、因理性主义而冷静得可怕的角色,作者掩盖不住对他们的喜爱,但‘给岁月以文明’这条字字见血的泣告,同样出自大刘本人,它直接指向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这种柔软和所有残酷一起构成了人类文明和人本身,它们是相成相生的关系,缺少了哪一部分,借用书中的话,人都会变成‘非人’。”
二、《流浪地球》电影原声音乐赏析
三、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这段话出自近期热门影片《流浪地球》,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在还未散去的年味中,这部由中国人拍出的科幻大片成为了贺岁档的最大赢家,上映一周时间,单日票房屡破4亿,总票房更是突破了27亿!除了令人震撼的视觉特效外,电影配乐也悄悄上了热搜。由于每首配乐名字过于详细,仿佛看完了整部电影一般,被剧透得明明白白,被网友们戏称“概括段落大意起名法”。小编随手截了两张图大家随意感受一下。“就像科幻片出品最多的美国,一部重量级的科幻制作,总离不开优秀的配乐。而交响乐的运用,则更是佳片必备。配乐既是对情节的烘托,同时也是影响情节发展的因素。《流浪地球》除了交响乐,还有电子乐的加入。甚至从每一首配乐的命名的细致,就让人对音乐制作人的严谨竖起大拇指。
把制作的费用用在实处,才是负责任的电影人。至少从配乐,我们看到了诚意。”
——豆瓣网友 Andy
而我们也听到了对电影音乐的另一种评价:BGM模仿严重。
在欣赏《流浪地球》电影音乐的过程中,也有网友指出:影片配乐与好莱坞电影音乐作曲汉斯·季默(Hans Zimmer)的作品有着极高的相似痕迹。
1、影片开头新闻短片和出现标题的音乐《全球灾难与“流浪地球”计划》片段疑似模仿汉斯·季默在《黑暗骑士崛起》中的《Rise》;
2、而《行星发动机 从地面到太空》疑似模仿《超人:钢铁之躯》的《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Are Not Saving the World》
当然啦,不管赞美还是争议,《流浪地球》的配乐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说起音乐背后的“操刀手”阿鲲,你一定听过这位颇有潜力的音乐人的代表作。
众人对于阿鲲最直接的印象,可能来自于“央视第一舔屏大片”《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原创配乐大部分出自阿鲲之手,这部美食纪录片的爆火绝对离不开这样贴近生活、充满灵气的配乐,这也直接导致了观众们一听到“舌尖”的配乐就不自觉分泌唾液。
阿鲲的履历表称得上惊艳,不仅就读四川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还先后得到过Hollywood著名音乐人Hans Zimmer先生(《功夫熊猫》、《加勒比海盗》作曲家)、Scott Smalley(《蝙蝠侠》配器师)等作曲配乐大师的指导。
而除了给《舌尖上的中国》配乐外,他还有大量的电视剧、电影、游戏、广告配乐作品:包括BBC高分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电视剧《红高粱》主题曲《九儿》、《芈月传》片尾曲《伊人如梦》;电影《十二生肖》配乐、《功夫熊猫3》中国音乐顾问等等。
“阿鲲是极其少有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作为艺术家,他将成熟与典雅的气质融入到他的音乐段落与易记忆的旋律之中;作为配乐师,他知道他的工作是帮助导演讲故事并升华情绪,但从不过份也不抢戏。他的才华超越他的年龄,我期待他的发展。”
——Barry Morrow(电影《雨人》监制、编剧)
作为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的特效可以说让观众大呼过瘾。而对于这部电影音乐创作上的争议,我们也意识到中国科幻电影音乐的漫漫长路。音乐人即便有过往傲人的成绩,但是也要面对观众日益提高精益求精的审美标准,这也是对中国的艺术创作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加油吧!骚年~我们期待着中国作曲家创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电影音乐,为影片添彩!中国电影加油!
点击文字阅读相关内容
电影 | 导演卡梅隆对话刘慈欣为《三体》站台
点击以下文字阅读过往内容:
雕塑 | 中国传统雕塑基础理论传承
教育 | 什么是双师课,我对它竟是如此地无知
教育 | 通识教育下,大类招生成高校趋势
思想 |“自由教育观”下“大类招生”之剖析
讨论 MUSIC
1、你觉得这《三体OST》专辑和三体OST的升级版《黑暗森林组曲》专辑比较起来,那张专辑乐曲编写的更好呢?为什么?(虾米音乐提供《黑暗森林组曲》在线)
2、三体原声专辑《三体OST》你最喜欢哪一首乐曲?《流浪地球》你最喜欢哪一首?
3、你认为《三体OST》专辑和《流浪地球》电影原声专辑比较,哪一张更好听?哪一张更具有想象力?为什么?请说明原因。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为作者所有,其版权归作者所有,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邮箱:2716759348@qq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感 谢
为了收看更多内容,请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艺术与哲学的世界 ,公众Art-Philosophy;微信小程序:艺哲 。为了让更多朋友收看到,请分享与转发此文,谢谢您的分享与支持。(长按以下二维码可以获得关注)(公众号长期招募内容作者,征集文章内容和课程,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