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后主李煜合影(宋太宗强幸小周后)(1)

这两句名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虞美人》是一首绝命词,太平兴国三年,李煜已经在大宋都城做了三年的阶下囚,虽然人身自由并没有受到限制,但心理的落差还是加重了他对故乡的想念。

那天正值七夕,是他的生日,借着酒劲就把心里的苦闷写了下来,结果就成了他的催命符。

宋太宗并不会因为他的才情而有所怜惜,却先因他词中的思故国之情起了杀意,“千古词帝”就此陨落。

南唐后主李煜合影(宋太宗强幸小周后)(2)

太有才就不适合当皇帝

南唐后主李煜不适合当皇帝,就像宋徽宗赵佶也不适合当皇帝,这两位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同样在文艺界享有盛名,也同样在政治圈堪称废物。

引用《新五代史》对李煜的评价,“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有没有一种纨绔子弟扑面而来的感觉,这不就是妥妥的贾宝玉么。这样的性格和才情,偏又生了一颗想做好皇帝的心,李煜的人生怎能不矛盾,所以他极力想要保下南唐,早早就向北面称臣去掉国号,只可惜在强势的赵家人面前,他的妥协并没有换来一份安宁。

南唐后主李煜合影(宋太宗强幸小周后)(3)

最后他决定刚一把,在北宋剑指金陵的时候即刻应战,不仅亲自巡城,还阵前斩杀了贻误军机的大臣,同时积极求助外援,寻求各种方式缓解危机。虽然最后他还是兵败被俘,但生生扛住了北宋大军一年有余,也算是打出了南唐的风骨。

但李煜治下的南唐,就像一个先天不足的婴孩,做皇帝的长期“不恤政事”,臣子们再努力也难以跟赵匡胤的励精图治相较。

灭国之战后,亡国之君自然不能待在故土,“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亡国的皇后是个美人

随李煜进京的还有他的皇后,“妻周氏封郑国夫人”(《宋史》),小周后跟她姐姐一样,都是难得的美人,也先后都做了李煜的皇后。大周后在音乐上造诣很深,曾把失传的《霓裳羽衣曲》做了重新考订,补齐了缺失的部分。

小周后在姐姐去世几年后,入主中宫做了皇后,也深得李煜宠爱。只是她的命运实在够苦,当了皇后没几年国家没了,做了阶下囚没几年丈夫又没了,《南唐书•后妃诸王列传》载:“太平兴国二年,后主殂,后悲哀不自胜,亦卒。

南唐后主李煜合影(宋太宗强幸小周后)(4)

美人身陨本来故事就应该结束,但野史永远不缺奇奇怪怪的话题,先是北宋的笔记文集《默记》谈到了郑国夫人随命妇入宫后“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到了明朝甚至出现了《熙陵幸小周后图》,以及《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版本。

故事基本是这样的:

小周后跟着李煜入了北宋,绝美的容颜一下就入了宋太宗的眼,于是多次借着命妇入宫的机会施以暴行。小周后回去只能跟丈夫哭诉,奈何身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李煜也只能默不作声,夫妇俩一个继续借酒浇愁,一个继续忍受屈辱。

也不知道是不是宋太宗人品太次,后人黑起他来简直不遗余力,故事又有了更加变态的走向。

宋太宗赵光义不仅自己强占小周后,还叫了一堆画师围观,把自己施暴的过程记录下来,也就是后来流传的《熙陵幸小周后图》的由来,宋太宗葬于永熙陵,为避讳就以熙陵代指。

南唐后主李煜合影(宋太宗强幸小周后)(5)

由于有了赵光义让画师当场作画的恶行,也就有了李煜为此写诗的后续,就是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李煜因妻子受辱悔恨亡国,同时还可以与后面夫妻俩的遭遇相合,写一首词,记一段情,还有一亡命鸳鸯,很凄美。

宋太宗的人品问题

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故事有几分真实性呢?有一点至少可以肯定,《熙陵幸小周后图》是假的,赵光义再浑也不可能留下自己的犯罪记录,况且这图的名字也实在晦气,用陵寝来指代人这种事,总感觉是用来埋汰和质疑他人品的。

南唐后主李煜合影(宋太宗强幸小周后)(6)

宋太宗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皇位来的疑点重重,史书中明晃晃地记着“烛影斧声”;与赵普联合拿“金匮之盟”证明了自己的合法性,反手就把第一顺位继承人处理了;御驾亲征本是个特别有面子的事情,他却来了段“高梁河车神”的传奇……

更不用说亲自动手改实录,给出征的部队提前规定阵法等等,总之就是被质疑的地方太多,甚至超过了他结束乱世统一中原的创举,将北宋政权推向正常发展的事实,以及他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很多作为,更愿意放大他人性的缺点来说事。

南唐后主李煜合影(宋太宗强幸小周后)(7)

李煜这位“千古词帝”的英年早逝,也自然成了赵光义招黑的点。李煜虽然做皇帝不行,却是个千年难遇的才子,以北宋的实力完全可以养着他直到老死,让他继续写出脍炙人口的诗词,可他却偏偏死在了赵光义当皇帝的时期,死在了囚禁他的大宋都城。

因此人们更愿意相信李煜是被赵光义毒死的,以赵光义的为人不仅会嫉妒他的才学,还会嫉妒他有美妻相伴,更会嫉妒他已经成了阶下囚却还有很多忠诚的老臣维护他,又怎么会让他这个亡国之君继续过逍遥快活的日子呢?

南唐后主李煜合影(宋太宗强幸小周后)(8)

同样是当皇帝,李煜失败了却获得了大家的同情,他既不适合也不强求,皇位差不多是自己送到了跟前,虽然兴趣和能力都与皇权不匹配,他却在职业范围内做出了最大努力,失败了也是情有可原,更不用说他在文化圈子里的个人魅力。

赵光义在哥哥之后成功继任皇位,也顺利把皇位留在了自己这一支,在政治角逐上可以说相当成功。可他为了自己皇位的正当性所做的铺排,却严重有损个人品行和皇帝形象,这也是宋太宗历史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

南唐后主李煜合影(宋太宗强幸小周后)(9)

一个诸多可诟病的成功帝王,一个获得大多数同情的失败君主,再加上一个绝色佳人,谁来做故事里的恶人,当然非宋太宗莫属了。

参考文献:

《新五代史》《宋史》《南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