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影评系列似乎不知不觉进入了“女性专题”。今天来说说久闻大名的《蒂凡尼的早餐》。于我而言,不管是书籍还是电影,总有一些闻名遐迩、总觉得早晚会看,却始终没有看的经典作品,《蒂凡尼的早餐》就是其中之一。

看完影片,最大的收获是,终于知道了片名为何叫《蒂凡尼的早餐》,事实上,看英文片名就一目了然,《Breakfast at Tiffany’s》,中文的“XX的XX”语义过于模糊,其实,按照字面意思,应该翻译为“蒂凡尼门口的早餐”。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也是直接开宗明义:清晨时分,行人寥寥无几的纽约第五大道,一辆出租车静静停在路边,车门打开,是一名穿着优雅黑色小礼服裙,打扮得体的女子。她来到尚未开门营业的Tiffany橱窗前,流连着橱窗内展示的珠宝首饰,缓缓从怀中抱着的纸袋子里拿出咖啡、点心,一口咖啡、一口点心、一眼珠宝,心中仿佛若有所思。少顷,继续往前走,消失在镜头中央……

蒂凡尼的早餐讲的是(蒂凡尼门口的早餐)(1)

不过,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就有点落入窠臼的意思了:从南部乡下来的女孩(霍莉)向往大都市上流生活,为了钓到金龟婿不惜周旋于各色男人之间,作为邻居的男主角同为沦落人,虽然贵为作家但事实上也是依靠女富婆的接济(甚至包养),两人渐生情愫最终大团圆结局,不知为何让人想到中国的《十字街头》——对现实的控诉还不及后者。加之美国六十年代电影所惯有的夸张、程式化、不注重逻辑合理性,不免让身处二十一世纪的观众有点出戏。

蒂凡尼的早餐讲的是(蒂凡尼门口的早餐)(2)

最典型的是霍莉乡下的丈夫(还被误以为是老爹,编剧的脑洞也是蛮大)来到纽约要求霍莉跟自己回家,并反复一句话“你该做的就是和丈夫、弟弟和孩子在一起”,霍莉一面说着爱他一面又坚决不肯回去,两个人居然也没有弄僵,还能含情脉脉的互相道别。让人直呼看不懂。

可是,放在二十一世纪当下的中国,这段剧情又着实能引起很多共鸣。且不说霍莉的动机和如今的网红、“外围女”有几分相似。对于每一个离开家乡小镇,独自到大城市打拼的女孩来说,谁又没有过和霍莉相似的心情呢?——固然不至于做“交际花”如此极端,但是当面对老家亲人的催婚、“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诸如此类善意的劝告时,是不是也很想像霍莉那样说出“有些美的东西是野性的,你越是要抓她回来,她越是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蒂凡尼的早餐讲的是(蒂凡尼门口的早餐)(3)

从这个角度而言,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的过程,以及对于伦理道德的颠覆,总是大同小异,差别只是孰先孰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和当下的中国也不乏诸多可对比的相似性。这也是《蒂凡尼的早餐》经典的原因所在,当然,它的“小黑裙”、“太阳眼镜”、“香烟”等造型之于时尚界的经典意义,又是另外一篇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