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匠人,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日本的工匠。

当城市在不断拆迁扩张,在当浮躁的当下,中国具有匠心的工匠,儿时原本许多常见的工匠,已再也找不到踪迹,“匠”,似乎意味着,费时费力、穷与落后。

“匠”,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木工也。从匚(音同“方”)从斤。斤,所以作器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匠最初代表的,就是木工,而“匠”这个字,是匚和斤两个字的结合,匚是一种古代用的方形器皿,斤则笼统地代表匠所制造的器具,所以匠的意思,可以衍生为手工制造器具的人。

有制造,就有制造的手艺。有手艺,就有传承,并且,是带着温度的传承。


一辈子做一个匠人的句子(所谓匠人)(1)


工匠精神是什么?是固执,也是极致

在传统社会,手工业,是仅次于农业的一个生产业态。手工业是否发达,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前的工匠,有匠籍,是兼具做苦力和手艺的人,大多是文盲,活在社会底层,在那个文臣皆由科举得官的年代,匠籍制度规定,匠不离局,世代不得脱籍,且家中必须人有习匠,手艺世代相承,以备官家需要时,有工役补充。

到了清朝,这些属于官家的手工业开始走向衰落,于是,在顺治二年,匠籍制度被废除,工匠们编入民籍,摊入地亩,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由之前的,单纯受征服徭役的手工业劳动者,转变为独立的,靠自己手艺吃饭的手工业者,或手工作坊坊主,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坊,相当普遍,油、酒、纸、糖、雕刻、刺绣……

这样一来,工匠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收入和社会认同度,都比起从前有了一定的提升。手艺越精湛的工匠,收入与社会认同度就越高。

靠一双手,养活一大家子人,这样的匠人,在工业化的今天,似乎已不多见,可他们依然存在。

比如那些,在乡间起房子时,等同于“总建筑师”的传统木匠——掌墨师,在起房子的时候,全程主持着房屋建筑的方方面面,大到堪舆先址、整体设计,小到掌墨放线、上梁封顶,十多年的现场磨砺,从学徒做起,到熟练掌控墨线。


一辈子做一个匠人的句子(所谓匠人)(2)


有了墨线,便有了建造的依据,哪里该锯直,哪里该刨平,便有了建造的秩序。

他们没有专业院校的学历,可在修房子之前,他们心里会有一个建筑的轮廓,中柱要多高,檐柱要多高,往往开始干活后,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白天画一天的墨线,晚上还要反复思考有没有画错,有没有画多,有没有画少。

明明可以用电脑绘制的建筑图,但他们依旧固执地选择用传统的“样高”——一根不起眼的木杆,在建筑前直立起来,按比例缩小计算出所有梁柱的高低尺寸,其它工匠们再据此去确定梁柱的位置,并做好刻度记号。

一座建筑的秘密,全部暗藏在这根木杆上,这是鲁班传下来的,现代的工程学里,可根本学不到。

当学徒时没钱,真正掌墨时操劳,这样的手艺往往会子承父业,不仅是要把这门手艺做大,更要强于父辈,不仅职业的继承,更是一种安身立命的方式和家族精神的承续。


传统与潮流,他们都爱,并做出了选择

什么是潮流?看着每年的流行风向,似乎当下流行的时尚,在父母那一辈,他们还年轻时的老照片里,或多多少总能找到些影子,于是有人说,所谓潮流,无非是把从前的审美再放到当下罢了。

骨子里的审美,总也是抹不去的。

从前的人,订制一把铜锁,制作的精细程度与内部构造的复杂程度,和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有关。

锁形状是“一”字形,是平民百姓用的锁;“士”字形,是读书人、士大夫使用的锁;“吉”字形,是达官贵人使用的锁;“喜”字形,用于婚嫁;帝五将相,则另有标志。

那时候一把铜锁,既保管着物品,也寄托着美好。


一辈子做一个匠人的句子(所谓匠人)(3)


传统古法烧制出来的铜锁,先要把成块的蜡,加热溶化后冷却,在尚未凝固时,制造出需要的蜡模,在不断调整中,制出最满意的造型。

然后将蜡模放在模具中,用石膏取模,石膏成型后再放到专用的容器中用水煮,把蜡化开,得到精确有石膏模具,在煅烧使石膏模具温度接近铜的熔点时,熔铜的步骤也开始进行,去除杂质后的铜水倒入石膏模具,完全冷却后,将石膏模敲碎,取出锁具,再用同样的步骤制作出零件,在整形、抛光等一系列工艺后,一把铜锁,才算完成。

然而,铜锁的每一个部件,都是纯手工打造,最普通的一把锁,需要两三天时间,那些复杂的机关锁,就更难以估计时间了。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也在变,那些传统的,有着古老寓意的锁,慢慢走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迎合大众,锁匠们,在铸造形制时费尽心思,把生活中许多物象造型,都融入到设计中,既兼顾美观性,也具备实用性。它们精致鲜活,大小相当,十厘米左右的大小,如果没留意到锁孔,那它很容易让人误会只是纯粹的工艺品。

越来越多的匠人,开始理性地选择,不理会同质化的竞争,也不怕价格战,坚持自己的好作品。市场份额是什么?对他们来说,就是做好手里的活。

不去贪太大的市场,这样的传统手艺与时代步伐结合,才不会被市场淘汰掉。


所谓“匠心”的价值,在浮躁的当下如何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传统手艺所紧密相关的生态,渐渐在日常中消失。日益丰富的物质在增加,传统手艺的生命力也越来越脆弱。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匠人们的手艺,单纯地归纳为,几乎都可以老旧得进博物馆的作品与技艺。

跟不上时代,来来回回的造型,也就是传统的那些个样式,因为传统手艺人,并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也没有工艺美术师那样高的成就与地位,甚至湮没于某某工艺美术大师的名头之下。

而作为有文化的工艺美术大师,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美感意识与眼界较高,有着较多的宣传平台与机会,基于人们在社会认识中的身份辨识度,他们在人们看来,比起传统匠人,有着更高的地位。

工艺美术大师们制作出来的作品,一定每一件都具美感?传统匠人们制作出来的作品,就带着乡土气息?

脱去各自头上的光环,归于本质,都是手艺人,都得用作品说话。

传统手艺人从小学艺,技艺娴熟,所制作出来的传统工艺制品有着身身特有的美感,工艺美术大师有跟着时代的设计理念与文化语言,在其背后所加持的故事性,又为传统手工艺的存在增添了一份新的感动。

现代设计的需求,促使传统手艺不断有新的发展,激活着匠人们的灵感,这,应该就是当下匠人们,顺应时代需求的发展方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