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时对陌生事物产生似曾相识感觉是什么 人有时对陌生事物产生似曾相识感(1)

人为什么有时候突然感觉眼前发生的事好像似曾相识?

这个现象在人群中普遍存在。

在国际上还有一个专门的法语名词“déjàvu”来指这种“似曾相识”感觉现象。

据200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接受调查的对象中大约三分之二的人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déjàvu,有许多人还报告说经历过很多次déjàvu。

笔者似乎经常会有这种感觉。

但是,déjàvu是如何产生的?背后的科学机制是什么?

迄今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déjàvu之所以没法解释,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种现象只是一种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主观感觉,很难进行捕捉记录和客观测量,也几乎无法诱发,因而很难进行科学研究。

目前,仅仅有几种假说来试图进行解释。

记忆“故障”说

人有时对陌生事物产生似曾相识感觉是什么 人有时对陌生事物产生似曾相识感(2)


我们知道,人对环境的认知,不仅是初级中枢形成的感觉,最终需要将信号上传到高级感觉中枢与记忆中保存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包括对所观察到的事物或者现象是不是见过或熟知进行判断。

比如,我们的阅读,就是依赖于我们阅读到的文字与记忆中保存的一致,我们才会判断我们认识这一个字,以及一串字连在一起的句子,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也就是说,我们的几乎所有感觉输入信息,都会进行是不是熟悉的判断。

有时候,即使真的没有见过的某个物体或者情景,也会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产生虚假的熟悉感觉。

比如,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景中的一个元素与熟悉的场景中的一个元素相同或者相似,就有可能刺激产生虚假的熟悉感,即déjàvu体验,这被称为单元素虚假熟悉感。

还有一种被称为格式塔虚假熟悉感。

格式塔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事物具有一般性的属性,即形式;同时又是个别的实体。其中的每一成分之间都相互牵连,构成一个整体的完整性。

格式塔虚假熟悉感是指如果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景的组织方式和布局与熟悉的场景具有相似性,也有可能体验到déjàvut感觉。

矩阵瑕疵说

人有时对陌生事物产生似曾相识感觉是什么 人有时对陌生事物产生似曾相识感(3)

虽然déjàvu很难进行诱发进行研究。

但是,科学家发现,某些颞叶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开始时会出现短暂的déjàvu先兆,这就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更具有实验性的方法来研究déjàvu。

已知癫痫发作是由大脑局灶某些神经元首先放电引起。

这种某些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可以像地震产生的冲击波一样播散,从而引起癫痫发作的扩散。

这样,通过测量这些患者大脑中的神经元放电,科学家已经确定了诱发déjàvu信号最先开始的大脑区域,这个区域位于颞叶内侧被称为“鼻皮质”部位。

因此,可以推测,发生在一般人的déjàvu也有可能是该区域的神经元偶发的非病理性放电导致。

当然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颞叶癫痫患者经历的déjàvu或者与一般人的déjàvu不同,因此,这个说法也仅是一种推测。

神经信号传递速度不匹配和短路

也有的人认为,信息在大脑中传播速度的不匹配和短路有可能是déjàvu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大脑不同区域会有密集的信息传输,这些信息经过某些中心的集中处理和分析产生知觉和判断。

如果在这个复杂的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任何差池,比如某写信息比正常更快或更慢送达,大脑也可能产生错误解读。

其他

关于déjàvu,还有一些脑洞大开的解释。

比如,解释为超自然现象,外星人绑架和做梦等形成的记忆导致这种虚假熟悉感的产生。

déjàvu,具有未卜先知功能吗?

有些人甚至认为déjàvu或者具有预知功能,正像题主的第二问一样。

对此,科学家倒是进行了研究。

比如,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就证明déjàvu的预知功能是一种偏见。

人有时对陌生事物产生似曾相识感觉是什么 人有时对陌生事物产生似曾相识感(4)

试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受试者产生déjàvu,然后将虚拟场景将向左或向右旋转,并与受试者做出的预测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预测和实际的结果没有任何确定的相关性。

有人认为déjàvu具有预知功能,实际上完全是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