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家长和孩子们如打了鸡血,个个摩拳擦掌,整装待发,雄赳赳气昂昂,奔赴高考场!

高考季过后,是喜气洋洋的录取季,晒成绩晒录取通知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成功者的喜悦和兴奋。

自古只见新人笑!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这个越来越卷的时代,有多少孩子不愿意上学,又有多少孩子抑郁!

尽管大多数家庭选择自舔伤口不吭声,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还是能听到的看到的非常案例。

孩子不去学校,很多人条件反射:“不去上学那干什么”

“孩子不好好在学校读书,不上学能去哪里?”

“孩子适应不了学校,以后怎么适应社会?”

“太矫情了,别的孩子都行,你为什么不行?”

......

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上不了学,觉得颜面尽失,抬不起头来!

很多家庭因此上演各种战争,闹得鸡飞狗跳,家庭气氛近乎窒息。

“都是你害的,你把孩子宠坏了”

“你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孩子迟早会毁在你的手上!”

家庭中曾经缺位的那些人,拿起了指责的武器,指向了平时最付出的人!

如果家里主要负责带孩子的是妈妈,那么妈妈就是这罪魁祸首,孩子有问题,都是妈妈的错!

正应了那句话:不做不错,做了全错。

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孩子不上学,很多家庭的天塌了!

夫妻反目成仇,互相攻击,甚至走到关系破裂的边缘。

当然,大多数家庭,孩子正常上学,乖乖听话,家庭一片祥和,是体会不到其中艰辛的。

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怎么办。

第一、允许孩子歇口气

孩子突然不去上学了,就如一个人突然病倒了。

突然病倒了,一定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病倒了,意味着人的生命状态失去了平衡,不能继续往日的工作生活节奏,就像时钟停摆,要做的就是停下来。停下工作,居家休息,严重的还需要静卧呢。

孩子突然上不了学,也不是一日造成的,一定是孩子遇到了什么状况,自己无法承受了。家长这时若能允许孩子停下来,歇口气,让孩子喘息一下,在家调整调整,然后再重新出发。

所以首先第一步,允许孩子歇下来。孩子想请假,就给孩子请假。

第二、倾听孩子

想要知道怎么办,先得知道怎么了。

孩子在家休息,时机成熟了,就可以耐心倾听孩子。

只要家长愿意耐心倾听孩子,对孩子的“怎么了”基本上明白个七八分吧。

部分孩子,在家歇息歇息,和爸爸妈妈倒倒苦水,发发牢骚,就挺过去了。

部分孩子需要更长时间。这取决于孩子的状况和父母的倾听能力。

有的父母急于想把孩子弄到学校去,出谋划策,成了孩子解决问题的军师,反而阻碍了孩子。如果此时父母能够安下心来,做好孩子的垃圾桶,听孩子说听孩子发牢骚,同理孩子的状况,接住孩子的情绪.....就会大不同了。

《窗边的小豆豆》里面的校长听小豆豆讲了多久?我们做父母的有没有这样的耐心和时间听孩子说呢?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孩子有可能面临的状况:

1、亲子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出了状况,孩子不去学校,那就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待在家里了,正好是修复关系的好时候。亲子关系修复好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学校关系:

如果亲子关系良好,孩子不去学校,很有可能孩子在学校遇到了的状况:

(1)师生关系

(2)同学关系

(3)学习压力

家长们从这些方面多了解孩子的状况。听孩子说学校里的情况,班级里的事情,学习,同学,老师.....方方面面,也许就听得出蛛丝马迹。

孩子说呀说呀,说到难受处,可能骂人,可能还会哭。

家长这时要做的,切忌以下行为:

(1)道德说教:批评教育孩子做得不好...

(2)给孩子提建议:怎样做更好...

(3)解释老师同学这样做的原因,试图让孩子理解

(4)打断孩子说,打断孩子哭

前面三点,说教太多,相当于否定孩子,不接纳孩子的言行。次数多了,有可能造成孩子逆反,甚至孩子不再愿意开口,关闭心门,什么事情不和父母说了。

第四点,相当于关上了排“病”渠道。生病了,通过排汗排毒排废物,病好得快对吧?孩子就是通过说、骂、哭,释放内心的情绪,这就是排病。排掉了就好了,如果没有排出去,这里就是一个郁结。就像埋下一个地雷,等待下次被引爆。

正确做法:做孩子的垃圾桶,而不是军师。家长闭嘴,不说多余的话,听孩子说,听孩子骂,甚至故意帮着骂上几句,同理孩子,给孩子时间和空间,静静地陪伴,等待着孩子处理好。

倾听上几次,孩子的情绪箱清空了,估计就差不多了。

第三、帮孩子解决实际问题

先说一点特别重要的,看到孩子难过了,好像感觉孩子受委屈了,家长特别生气,急于跑到学校校找老师或找其他家长理论。 这个要慎重,慎之又慎。

就好像孩子现在面前有块大石头,绕着走还是站上去,还是搬掉大石头才能行走?

搬掉一块大石头,有可能还会有其他的大石头。

我们要搞清晰的:自己的孩子面对学校发生的事情不能释怀,形成了郁结无法面对了。

如果孩子被及时关注到,又被倾听到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是流畅的,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多听孩子的想法和诉求,及时提供孩子需要的帮助,大石头就不是绊脚石了。

有的父母平时忙忙碌碌,也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更不想帮孩子解决问题,对孩子的诉求不予理睬,可能出情况的。

例如:

有个12岁的孩子在学校遭受校园欺凌,她向父母和老师求助无果,希望父母帮她转学,父母没有同意,孩子抑郁休学了。

上海一初中童星女孩因遭受同班同学的霸凌,妈妈觉得还有一年了,熬一熬算了,结果女孩跳楼,差一点就没命了。

孩子有情况不找父母说,说明父母和孩子的沟通环节出了问题。这就要检视自己平时和孩子的互动,是否说教成分太多,孩子关闭了心门?还是自己太忙了,无暇顾及孩子的诉求。

孩子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孩子需要父母什么样的帮助?多听孩子的诉求,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及时提供孩子需要的支持,该去学校协调的要协调,该换班换学校的赶紧行动。

假如所有的这些都做了,孩子仍然不愿意上学,难道就无路可走了吗?

下次继续讨论吧。喜欢点个赞或加关注哦[作揖]

孩子厌学不去上学怎么办(孩子厌学或不去上学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