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兄弟四个,我们自己戏称四大天王,我是老大,后面每个差两岁一溜排到老四 如今最小的也50岁了自打我记事起,老二的出生我不知道,老三、老四出生时的场景我还清晰地记得,好像是我从外面回来,看见多了个孩子,问妈妈是哪来的,妈妈说是捡来的,当时懵懵懂懂也就信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四大天王谁是内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四大天王谁是内鬼(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谁是内鬼

我家兄弟四个,我们自己戏称四大天王,我是老大,后面每个差两岁一溜排到老四 如今最小的也50岁了。自打我记事起,老二的出生我不知道,老三、老四出生时的场景我还清晰地记得,好像是我从外面回来,看见多了个孩子,问妈妈是哪来的,妈妈说是捡来的,当时懵懵懂懂也就信了。

说兄弟先要说说父母,因为如果没有我们勤劳的父母,就没有我们兄弟们的今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要将四个愣头小子抚养成人,他们的付出,现在想起来,是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记得当时就有人以嘲讽的口气对父母说:你家四个儿子,将来要盖四院房子,娶四个儿媳妇,不把你们两个老鬼的皮扒了才怪呢!尽管当时我还不大懂,但看到邻居家给儿子置办庭院时的那种辛苦,那种四处借钱的情形,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厚道的父亲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只是淡淡地说,只要有人在,其他一切都不怕。在我心中,父亲真的是山,而且是座好大好大的山。

那时候的生产队劳动,用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来形容都描写得不到位,因为我在上初中时,假期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好像不是强制性的,是大人为了多挣几个工分。其他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大人劳动一天得12分,我们小孩子一天得8分。我更记得生产队劳动的那种辛苦,现在回想起来 ,劳动效率确实不高,但那种你追我赶、热火朝天、人人不甘落后的局面是确实存在的。

工分有什么作用呢?主要用于年底结算。年底生产队要将当年全村发放的全部口粮总数与全队社员的工分总数相除,得到每个工分的价值,记得是每个工分值两毛钱。家里劳动力多,工分超额的家庭按每个工分两毛补偿;反之劳力少,工分不足的家庭则要出钱补齐,这叫交粮款,我家加上爷爷共七个人,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 ,自然每年要交粮款。每到此时,我看到的是父母的愁容和父亲四处去借钱的背影。

父母最伟大的一点,就是他们都上过小学,对学习文化的重要性非常清楚,所以,不管他们再忙再累,丝毫没有过让我们辍学的念头,而且对我们的学习抓的很紧。说句不怕大家笑话的话,我为此不知挨过父母多少次责打,真的很疼啊!他们打人根本不用什么柳条、棍子之类的东西,而是用父亲赶牛的皮鞭,所有我小时候就尝试过新加坡的鞭刑。玩笑归玩笑,父母他们信奉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也许是鞭刑的作用,也许是我们弟兄聪明,最后我们几个还算争气,算不上特有出息,至少父母没有给我们盖过一间房子,媳妇也是我们自己娶的,没有向父母要过一分钱,说实话,要了也是白要,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在父母五十多岁时,我们在县城给他们买了房子,老两口脱离农业,开始享受他们的晚年生活。

至于我们弟兄四个,可以用情同一人来形容,孩童时的打闹应该是正常的,成年以后,我们四人之间没有红过脸、没有拌过嘴,一人有事,三人来帮。每年春节 不管自己有多忙,我们肯定要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年。四个人聚到一起,有谝不完闲传;有喝不够的酒,偶尔一高兴,你揪一下我的耳朵;我掐一下你的大腿,竟然像小时候一样打将起来,害得一众晚辈们睁大眼睛疑惑:几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怎么还像孩子一样玩?

这就是我和我的兄弟,我说的都是实话,大家不要见笑哈!

本想写几句就行,结果没有刹住车,居然写成了千字文 ,您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