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来人世间受苦的,他们是天上折翅的天使。小小的孩子,自由地捣乱着,父母成了教你们学规矩的第一教师。

但这是一个悖论,没有养育过孩子的人如何能够好好地养孩子?因此即使父母有万般的耐心和温柔,也一样有养育不科学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要被父母伤害,差别在于有的伤害小一点,有的大一点。

做妈妈的心酸感言(养儿方知父母恩)(1)

还是孩子的人能够做合格的父母吗?我想一定是不行的。孩子还不懂得担负起生活重担,还很贪玩,需要的是别人的照顾,如果让他给予别人照顾,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有些人生理上是孩子,但是心理上可能已经成熟了,这样的孩子是可能做父母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长子、长女,长兄如父的年代,大人们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管孩子,所有孩子的养育责任就分了很大一部分在长兄长姐身上。这样家庭的子女很多遭受的伤害是不懂养育的长兄长姐造成的。

而因为有了这样的经验,这些人在未来真正做父母的时候,是能够成功的。他们带出来的孩子就会在人格上比较健康。

做妈妈的心酸感言(养儿方知父母恩)(2)

如果两个孩子组成的年轻家庭,有老人的帮助,那在孩子的培养方面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如果是比较有传承的家庭,孩子会得到更好的悉心照料。因此对比东西方,我们中国的孩子要幸福得多,家庭的温暖也塑造了吃苦耐劳、助人为乐的优良民族特质。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当然还有一种普遍的情况,两个人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是成年人,但是在经济上却无法支撑养育孩子,这样的家庭属于不敢要孩子的家庭,在经济层面就无法面对增加一个孩子。

现实社会中也有硬着头皮生下孩子的情况,最终的归宿只有送回老家,年轻的家庭和孩子们长期分开,造成了目前的“留守儿童”现象。导致了太多的人间悲剧,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能给装一个监控摄像头,我看到孩子们对着摄像头撕心裂肺地喊爸爸妈妈,瞬间心都碎了。心里默默地下了决心:绝对不能让我的孩子也这样对着镜头无助地挣扎。

做妈妈的心酸感言(养儿方知父母恩)(3)

即使经济上比较富足,没有时间陪孩子也是不行的。如果要让宝妈当全职太太,经济上有可能“因娃返贫”。因此把孩子送到老人手中,再大一点送到托儿机构就是一种普遍的选择了。托儿机构也担负了很多父母的角色和责任,但这种责任的担负始终没有那么到位,最终家庭的温暖会淡化不少。

做妈妈的心酸感言(养儿方知父母恩)(4)

在现实的中国家庭中,女人比男人成熟得快,两个都是孩子的年轻夫妇,最有可能的结局是女主人又当孩子的娘,还当丈夫的娘,实在是很辛苦很辛苦。

生了孩子的女人老的很快,不仅是因为生理机能导致的,主要还是操持家务、殚尽竭虑消耗太大了,即使跟丈夫同龄,过几年看起来甚至能当老公的长辈了。在很多时候,如果不问清楚,是极容易造成误会的。

做妈妈的心酸感言(养儿方知父母恩)(5)

当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就又回到了本文提到的老人家带孩子的状态中了,不会照顾孩子的新妈妈新爸爸需要老人家的帮助,一个轮回就形成了,老人家带着全套的科学育儿经验,去弥补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

弥补的心理往往导致溺爱的发生,溺爱的行为又会招致小夫妻的不满,家庭生活就这么一代代的将就过下去了。

做妈妈的心酸感言(养儿方知父母恩)(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