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

如今,进了超市一扇门,千万商品任你选。在食品区内,琳琅满目的美食足以让你大快朵颐。此时,回想少年时代,食品不但没有现在那样精细,而且十分匮乏。然而,一些天然的和只经过粗加工的食品,还是吃得有滋有味的,所以尽管它们渐行渐远,但舌尖上仍然留下了江南风味的记忆,至今回味无穷,庆幸今日的福份。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

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


茅 草 针

依稀记得,我上盛泽镇红木浜小学时,学校的南边凭一道竹篱笆与田野相隔,附近是“十间头”平房和土堆。每逢春季,草木萌发,茅草旺长。我们这些小伙伴在那儿奔跑,累了便稍作歇息。有人随手拔了根茅草,剥开裹着的青衣,露出白生生的茅草针,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好吃!”大伙儿跟着拔了尝新,嫩嫩的尖尖的,给人带来丝丝甜味,略带凉意,口中生津,味道真的不错。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3)

茅草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4)

茅草针



梧 桐 籽


教室西侧有一绸厂,那里有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待到秋天,常有一张张调羮似的、莲花瓣样的飘落下来,边上附上几粒梧桐籽。籽壳褐黄色,坚实起皱。回家后淘洗一下,在饭镬上蒸熟,用牙一嗑,外壳便开裂,其仁犹如绿豆般大,堪比坚果!若用油盐炒了吃,味道更美。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5)

秋天里的梧桐树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6)

梧桐籽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7)

梧桐籽



甜 粟 梗


像上述的零食可多呢。夏秋时节,农民自产自销,提篮小卖的有一种叫甜粟梗的。它很像细细的甘蔗,茎杆一节一节的;又像高梁杆,青皮上附着薄薄的一层粉霜,较坚硬。撕去一条条绿皮后,遂露出青莹碧透的茎肉,即可权当甘蔗解馋,倒蛮甜蜜爽口的。不过因皮较锋利,撕皮时一不小心,会戳破嘴巴或划开手的。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8)

甜粟梗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9)

切段的甜粟梗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0)

青莹碧透的茎肉


凉 粉


风乓,呈小馒头形,故称“鬼馒头”。资料表明,其学名为“薜荔”,毛泽东《送瘟神》诗里有“千村薜荔鬼唱歌”,便与此相关。尽管其名似乎不雅,但有食用价值。它表皮绿色,像无花果似的。在夏季采下来,剖开,掏去果籽,晾干,然后用纱布裹着揉搓,挤出如同槿树叶汁一般的汁液,黏稠润滑。民间加入茄汁,让它慢慢地凝冻,恰似甜果冻似的。它可以替代琼脂制成凉粉,倘若加上绿豆、蜜枣、冬瓜糖、红瓜绿瓜,那是绝妙的凉粉绿豆汤啊,吃了清凉消暑。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1)

风乓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2)

凉粉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3)

凉粉绿豆汤


青 梅


农产品经过粗加工,能提高其品位,使我们的味蕾尝到更多的滋味。例如,梅子制作成梅干或脆梅。每到黄梅时节,青梅上市,街头巷尾就响起太湖边村姑的软糯吆喝声:“阿要白糖梅子一一”。生青碧绿的青梅,让人望梅止渴,还裏着斑驳的白糖,咬上一口,甜中带酸,生津可口。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4)

青梅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5)

脆梅


霉 苋 菜 梗


以前,不少人家备有臭卤甏,毛豆荚剪去两头,老菱剪去尖角,在甏里浸泡后,取出洗净蒸煮,可当菜肴,齿留余香。目前我们炒的苋菜是嫩嫩的,对那些杆长茎粗的老苋菜梗,绍兴人进行加工,传入盛泽,将其斩成寸把长的一段、一段,放在甏里,待到外表变软再捞起洗净,称之为“霉苋菜梗”。在饭镬上滴油一蒸,味道可美!放到嘴里,肉质与茎皮全然剥离开来,流出一些黏糊糊、酥软的汁液,发出淡淡的臭味,像皮蛋味,又像喝井水粥的味道,夏天乘凉拌粥,嘴里凉凉的胃口大开。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食品越来越丰富,臭卤甏菜系除了油氽臭豆腐干外,其它大多逐渐淡出餐桌,然而,这种饮食文化曾给人留下抹不去的记忆。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6)

浸泡在甏里的霉苋菜梗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7)

白灼霉苋菜梗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8)

霉苋菜梗蒸豆腐


蚕 豆

一说起蚕豆,便想到上海城隍庙的奶油五香豆,百吃不厌;新品种层出不穷,香酥开花豆、蟹香豆、沙嗲牛肉味豆受人青睐。以前吃的蚕豆加工品可没有那么精美了,但吃得津津有味的。有盐水煮的盐渍豆;用锤子敲打呈裂纹,经过油炒成拷扁豆,油亮晶光的。拌上甘草炒得豆,甜津津,吃口好;拌上雄黄的豆,橘黄色的,曾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只因含砷,有损健康,自然被淘汰了。蚕豆经过爆米花机爆过,豆体膨胀,松脆得很。蚕豆浸入水中,数天后发芽,咸菜炒之,味道鲜美。若将发芽豆晒干,炒熟,吃得硬脆带甜。办喜事人家用红纸包做成“袋袋封”,里面装上发芽豆、枣子、花生、糖果,其中蕴含着早生贵子、甜蜜和发财的好口彩。制作这种红喜袋,带来了喜庆气氛。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19)

蚕豆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0)

奶油五香豆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1)

香酥开花豆


大 饼

粮食复制品比较多,以前不像当今的高档化。戗饼一度在盛泽风行一时,面饼发酵后,掺入葱花,摊在平底油锅里熯,厚实松软,香气扑鼻,然后切成扇形块状出售,很受欢迎,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蛋煎饼,不如戗饼实惠。烧饼,俗称大饼、炉饼,属于烘焙类面食,咸甜相宜。如今,大饼品种繁多,馅料有梅干菜、油酥、肉松、火腿肠,更有鸡柳,简直像肉夹馍似的,价格较昂贵。小时候吃的大饼,物美价廉,是名副其实的平民食品,和上点油盐和葱,撒上一些芝麻。刚出炉的烧饼热烘烘、香喷喷,早上吃了全身也觉得暖乎乎的,于是,它与油条、豆浆和粢饭糕被誉为市民早点的“四大金刚”。其形状不只是圆形、腰圆形的,还有菱形的尖角大饼;狭长的长大饼,它形似臣子上朝时所拿的笏(狭长的板子),吃起来特别干脆,现今大概已退出市场;著名的南通脆饼或许是其升级产品哦!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2)

大饼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3)

大饼、油条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4)

豆浆、油条、粢饭糕


骆驼担


至于风味小吃,以往游走于盛泽街巷和东庙广场上,有一种长相像骆驼一样的小吃担,名曰“骆驼担”,它简直是可以移动的小厨房。其供应的小吃倒不少,例如:肺头汤、比粉丝糊的锦粉头。其中要数油煎豆腐干给我的印象最深,制作时,先将白坯豆腐干放在油水中煮,待到发胖起泡时,用剪刀剪成小块,加入调料,随人所好,涂上辣酱,热气腾腾,味美不可言矣!因制作简便,故它也常常进入寻常百姓家。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5)

骆驼担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6)

肺头汤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7)

油煎豆腐干


梅花糕、海棠糕、五香烂白糖


有一些休闲食品濒临失传困境,比如梅花糕、海棠糕市场上鲜见,前几年盛泽蚕花殿旁的这一家店也歇业了,只是在节日或展销期间有人设摊供应。五香烂白糖已在盛泽失传。据老人说,它是用煎得恰到好处的饴糖擀成像馄饨皮样的薄片,加入酥糖,做成卷状,然后切成一段一段的,形状像北方的“驴打滚”,入口绵软香甜,别具风味。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8)

梅花糕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29)

海棠糕


夹 团


另一种是夹团(轧团),售卖者头顶托盘,手提折叠式十字支架。有人欲购,他将托盘放在支架上,现做现卖。夹团以三七开的粳糯米熟粉为原料,豆沙为馅,薄皮大馅,捏成扁圆形的团子,沿边蘸些芝麻粉以增加香气。吃起来甜糯可口,惜乎如今在盛泽也消失了。笔者最近在苏州书院巷明月楼终于买到夹团,它是以芝麻粉和豆沙为馅,保持原汁原味,重温了童年舌尖上的记忆。


小时候的味道有意思的(渐行渐远的小时候味道)(30)

夹团


渐行渐远的零食、小吃等食品,是属于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烙上了时代的印痕,其中有些传统的工艺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进行“活态保护”,适应时代发展,加以继承弘扬。重温过去,心头涌上抹不去的乡愁,分享着时代的进步带来的幸福感。


本文作者:杨传泳

责任编辑:王来刚、吴英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馆藏及网络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