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犹如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默默地教育熏陶下一代,并代代相传我校实践活动课题组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三月春风,吹遍了校园,吹向了千家万户学校先后被评为县德育活动先进集体、县文明单位等我校敬老教育专题汇报,受到来自全县小学校代表的高度评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孝老爱亲实践心得体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孝老爱亲实践心得体会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犹如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默默地教育熏陶下一代,并代代相传。我校实践活动课题组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三月春风,吹遍了校园,吹向了千家万户。学校先后被评为县德育活动先进集体、县文明单位等。我校敬老教育专题汇报,受到来自全县小学校代表的高度评价。
你若来到我们学校,肯定能充分感受到我们学校全面实施小学生敬老教育的浓厚氛围与良好效应,同学们健康而快乐地生活着,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良好文明素养已充盈着这七彩校园,而且像绚丽的花朵美化着大千世界,它们就象一条悠悠的长河,持久、平稳地从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流过,并将最终渗透在他们的日常行动中,伴随他们的一生。
一、弘扬敬老爱老文化是时代的选择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现代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个人自由、权利意识的蔓延,敬老爱老观念也面临一种裂变。敬老爱老文化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忽视,在宣扬个性化的现代文明中,年轻人对西方文化思潮的接受度比较高,片面地否定、淡薄了传统敬老爱老观念。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剧烈,人们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减少了同老人接触的时间和交流的机会,敬老爱老观念日渐淡漠。反思现行的学校德育,也存在着缺失,朱小蔓教授在《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曾说:道德教育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道德课程知识化;单项灌输多,个体选择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也直言学校德育弊端: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学校德育所暴露的这一切弊端,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他们一致认为一定要在德育的思想观念、途径方法、措施做法上作深入探索、改革,从实效出发,只有走上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的德育之路,才能真正收到一流的德育工作实效。所以,提倡和构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敬老爱老文化,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敬老爱老文化的重构是时代的选择。
我们把培养学生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品质作为活动课工作的切入口,同时也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学生:我校的学生拥有纯朴、善良的品质和强烈的求知欲。但是他们在“勇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研究”方面能力不强。
家长:他们想很好培养孩子,却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家庭缺少民主、平等和谐,互爱的氛围,他们渴望帮助教育好孩子。
社区:我校所在县衙社区有一所大型敬老院,里面住着近几十位老人,为我校提供了活动实践的基地。
二、积极探求敬老爱老教育的方法
(一)树立敬老之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铭记于心
作为学教师,有义务有责任教育学生在孝老敬亲方面心服口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让学生打心眼里觉得敬老教育的重要和必要,要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敬老是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该做的事,必做的事。我校语文组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深切地感受,并逐步产生“传统美德勿忘,敬老助老记心”的情怀。
1.宣传发动晓之以理
中国是礼仪之邦,弘扬孝敬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源远流长。早到尧舜时代,近到当代,如:“汉文帝亲尝汤药”、“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温被”、“孟宗哭竹”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千古;更有“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千古名句,这些都是对师生进行敬老教育的好材料。通过学校各种聚会,对教师、家长、学生进行传统孝道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在人文环境的感染下,产生心理共鸣,营造良好的敬老德育氛围,真正感触到敬老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传统美德。
2.收集学习铭记于心
我国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光听光看还是被动的,为了让师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宣传敬老这一活动之中,2015年起,学校组织学生阅读、摘录敬老故事多次,发动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典型事例、嘉言懿行。各班出了敬老故事摘录队角或装订成了敬老故事集,学校共收到具有教育意义的摘录故事近千篇。各中队利用晨间活动和午休时间学习、诵读收集到的内容,并通过比赛、游戏等形式进一步感受、理解和分享。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师生主动学习了敬老故事,提高了敬老意识,更加重视敬老教育。
3.知恩图报动之以情
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许许多多,供我们吃穿,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却从不在我们面前说苦喊累,不索回报,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为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学校依据当代小学生的心理以及道德观等来设计了一些有关孝敬教育方面的调查活动:如让学生调查母亲从怀孕到把自己生下来经历了哪些痛苦?让学生计算父母每年在自己身上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等去体验这份比天高、比海深的恩情。还在三八妇女节开展了“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父母的辛苦。同时,也让学生从一些有背孝道反面教材中懂得为人亦为己道理:人都会有老的一天,如果我们现在不孝敬父母,将来我们的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因此,得从自己做起,好好孝敬父母。
(二)实施敬老行动——导之以行,养成习惯,受益终生
光把敬老挂在嘴上,记在心里,这种敬老还是空的,最主要的是要有行动,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算把敬老教育落到了实处。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作用于人的一生,孝心的养成也要基于良好的习惯培养。
1.敬老言行重规范
学校印发了我校自编的《敬老爱老助老三字经》,每个学生背诵,运用到自己的大课间游戏活动当中,而且把这些敬老言行通过队员带给家长,为教师、家长教育评价队员提供了更为具体、规范化的内容和标准。
2.敬老活动重体验
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要让学生养成行孝的习惯,就要不断地刺激学生从活动中去体验、培养。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学雷锋日、六一儿童节、重阳节、元旦节等,想方设法抓住各种契机,充分利用我校的德育基地——夕阳红敬老院,以“一句话儿暖人心”、“一份小礼一颗心”、“一张贺卡寄深情”“一片孝心看我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孝心,感动老人,将爱老心助老行真正落到实处。学生通过积极参加敬老社会实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回报父母做起,推及到其他社会老人,做敬老爱老助老的好人、好事。并且采取高年级带低年级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三月五日“学雷锋,帮老人做好事”、“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活动、“六一老少同乐”活动、“重阳节送温暖”活动、“元旦贺新年”活动、“敬老爱老关爱他人”活动、“爱满校园 爱满社区”活动、“新年同乐”活动、“相亲相爱一家人---爷爷奶奶您跟我回家过节”活动等等。我们语文课外活动小组还特别重视假期的敬老教育,特别针对长假设计的敬老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假期敬老实践。通过陪老人聊天、和老人一起表演节目、给老人送去鸡蛋水果等加深了小学生与老人的感情。
3.敬老教育进课堂
自从开展敬老教育以来,学校要求各班利用班会课,经常性开设 “敬老课”,进行“敬老”教育,学校大队部每学期组织开展敬老主题队会的观摩活动。组织开展以敬老教育内容为主题的队会设计方案评比。同时,强化学科间的渗透,要求教师要认真挖掘学科教材的敬老教育因素,寓敬老教育与各科教育之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4.榜样示范树先进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每学期要组织“敬老之星”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大队部通过广播等大力宣传孝敬活动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报道敬老事迹及典型的敬老文章等,达到以身边队员的事迹教育、感化队员,树立典型,号召全体少先队向他们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记敬老情——拓展内涵,重创新,编教材
小学生稚气未脱可塑性强,我们相信从“孝敬父母尊敬老人”这一中华最古老的传统道德教育起步,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引导学生从爱父母、爱老人的情感扩展到爱同学、爱他人的思想,进而使之升华为爱集体、爱祖国的品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内容上的拓展
为了实施拓展工程,我校活动小组一直在努力通过分年段、有重点、渐进式的敬老教育,把队员爱父母、爱老人的情感扩展到爱邻里乡亲、爱师长同学、爱全社会成员上来,扩大到爱家庭、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更高的境界上来,于是我们针对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志愿者家庭与他们结对,相互照顾,还走上街头,采用快板、发放传单的形式宣传敬老的重要性,带动社会所有的人一起来敬老助老。
2.形式上的创新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孝老敬亲活动课与大队工作的融合,深化学校敬老教育,学校将敬老评定工作除了与师德师风挂钩外,还与队员的“雏鹰争章”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将原来各年段评定指标,详化为争章内容,学期大队部认真制定了争章计划和目标,除“敬老章”外,还开展了“敬师章”、“亲友章”和“关爱社会章”的争章评定工作。大大促进了全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上也从单一的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到与老人一起做水果拼盘、一起唱歌,接老人到学校一起欢庆节日,等,我们关注的老人也从敬老院的老人到家中的老人再到社区的孤寡老人以及社会上的老人。
三、敬老爱老教育的经验
把孝敬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亲其亲,长其长,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大有益处,无疑让他们受益终生。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出敬老教育“八结合”工作经验:
一是与学校政教会和班会有机结合。 把敬老教育的内容列为校会和班会的重要内容,每阶段提出一个德育目标,每次活动突出一个中心,既丰富了“三会”的内容;又使教育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二是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学生对父母具有孝心、爱心,必须坚持知行合一,通过实践活动检验教育效果,在实践活动中来训练学生孝心爱心的形成,把认知付诸行动,内化为品质。
三是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 在实施敬老教育同时,还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文明礼貌,学习习惯训练。做到人人懂“孝敬”,个个扬美德,有美德。以美德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班风、校风、学风。
四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敬老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主要联系在语文、品德与社会两门学科中,但结合的方式各不相同。把弘扬传统美德、敬老教育的内容的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与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相结合,主要是联系品德与社会课本内的相关内容,组织实践活动,丰富书本上、课堂上的教育内容。
五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在抓好学校敬老教育的同时,对家长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我们要求作子女的要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但作家长的应做好子女的表率,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家庭要配合学校开展的“敬老”活动。
六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结合敬老教育,学校有步骤有计划地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创设“敬老”教育的环境,利用大队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和班级的文化环境布置,大力宣传各种孝敬传统美德,并组织形式多样,生动丰富的各项活动。由学校大队部组织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展评活动,以及“我的爱给……”的诗歌朗诵会,由语文组举办的我敬老我幸福我助老我快乐的学校作文比赛等等。这些积极有益的活动,既丰富和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广大学生在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了孝敬教育。
七是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学校针对目前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情况,由敬老教育、爱心奉献为起点,选择相关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采取上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孝心、爱心、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的耐挫能力、良好的心理调试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孝敬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空洞说教上,而是深入到各个层面产生效应。
八是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今天的受教育者,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今天的教育者,也不单单是教育者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从某种程度上说,都具有教育和受教育的双重角色。在学校的弘扬传统美德实施敬老教育中,教师的品德修养水平对敬老教育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学校十分重视全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传统美德教育,并且把它贯穿在整个以敬老教育为中心的传统美德教育中,把它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
四、关于敬老爱老教育的思考与体会
“孝”是小辈对长辈的尊重,是一种小爱,当“孝”进入了人的灵魂的时候,它会转化为一种更博大的生命关爱——善。学校要培养学生重拾起孝的信念,如果生命之中缺失了孝,则生命不能承受之缺乏。从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在爱国守法、文明礼仪、互相帮助、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等方面主流较好。但部分学生在孝敬、诚信、责任这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家长素质、学校教育、社区环境、大众传媒等。通过对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觉得学生敬老爱老助老的品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在于我们教师、家长共同来呵护。
(一)正确处理敬老教育的继承性与创造性
考察我们学校确立的对学生实施敬老爱老助老的品质培养的内容,都能从我国丰厚的历史积淀中找到相对应的典型案例,案例中的人物及其事迹虽然年代久远,但依然蕴藏着巨大的德育价值,如不把这些案例作为一种宝贵的德育资源加以利用,那无疑是资源的浪费。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顾历史条件,盲目地把这些案例奉为圭臬而照本宣科。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根据我校学生基础道德的实际状况,对这些案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提炼,剔除其封建糟粕,弘扬其优秀、先进的成份,注入新思想、新精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创造性地实施敬老爱老助老的品质教育和培养。
(二)坚持敬老教育的整体性与专题性
敬老爱老助老的品质培养应做到有计划、有目标,要以点及面,形成序列,整体推进,避免零敲碎打,各自为战。注重实践调查和研究,针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表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工作的重点,开展专题性的教育活动。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把学生敬老爱老助老的品质培养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开展专题性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和环节,力求实效。
(三)注重敬老教育的灵活性与规定性
有计划、有目标,并不等于像数控机床般按预设的程序自动操作。按部就班实施的敬老爱老助老的品质培养,是没有必要的,在教育实践中也是不存在的。德育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就会变成空洞、苍白的说教。现实生活纷繁复杂、瞬息万变,作为重要德育内容的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因此敬老爱老助老的品质培养也不应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或许我们因缺乏经验,面对德育过程中不断发生的“意外”事件无所适从,但是不能否认,正是那些“意外”事件,丰富了德育课程资源,同时给我们的德育创造了更多有利的契机。
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孝乃众善之始,做人之基。”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