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文,请勿转载!

不动产证上不体现分摊土地面积(不动产权证上的分摊土地面积)(1)

现在房产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两证统一进行不动产权登记,由各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发放不动产权证书。

不动产证上不体现分摊土地面积(不动产权证上的分摊土地面积)(2)

细心的业主会发现,不动产权证书除了记载本户建筑面积外,还会记载:专有建筑面积、分摊建筑面积、分摊土地面积三项数据。

百姓较为熟悉的是专有建筑面积和分摊建筑面积,两者相加即是本户建筑面积。

但是对于另一项:分摊土地面积却不是很清楚。

一、分摊建筑面积与分摊土地面积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楼盘都有公摊面积,专有建筑面积即套内面积,每户独立拥有的面积。

在专有建筑面积外,还由于本栋楼有多层,每层每户需要计算每户的分摊建筑面积。

分摊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

分摊建筑面积=每户专有建筑面积X分摊系数=每户专有建筑面积X 本栋楼公共建筑面积/本栋楼建筑总面积。

而本栋楼公共建筑面积=本栋楼建筑总面积一每户专有建筑面积总和。

这样子就计算出每户分摊建筑面积。

分摊土地面积是指某一户的房屋利用到的小区土地使用面积。

例:一小区宗地面积1万平方米,而小区内建设了30栋楼,每栋楼有100户。那么,每户房屋占用到的该小区土地面积是多少,则需要计算该户的分摊土地面积。

分摊土地面积的计算公式:

分摊土地面积的计算较为复杂,简单的算法:

该户分摊土地面积=该户建筑面积X分摊系数=该户建筑面积X小区土地面积/小区总建筑面积。

有的高层一户建筑面积150平米,而该户的分摊土地面积可能只有10平米左右。

而如果小区都是6层以下的低层楼房,同样的一户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分摊土地面积可能有80平方米。

由上述计算可见,分摊建筑面积的比例越小越好,越小得房率越高,现在高层楼盘得房率普遍只有80%左右。

而分摊土地面积比例越大越好,越大说明该户利用的土地面积更大。一般高层的分摊土地面积还不到10%,而低层洋房、別墅的分摊土地面积比例可以上30%。

不动产证上不体现分摊土地面积(不动产权证上的分摊土地面积)(3)

原创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