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上天的东西,99分都是不及格”

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

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

陆元九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

成为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

我国惯性导航领域的探路者和奠基者

以“不失一分”的态度和严谨

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

作出卓越贡献

追求卓越,用“不失一分”的执着,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20世纪40年代中期

赴美留学的陆元九一心想要“学点新东西”

决定师从“世界惯性导航技术之父”德雷珀教授

成为世界第一位惯性导航领域的博士

开始探索该学科领域的最新内容

回国后

恰逢我国启动人造卫星项目

他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

用两个月时间研制出运载火箭结构图

和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

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

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

陆元九采访完整(陆元九坚守不失一分)(1)

△陆元九。(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陆元九看来

科技创新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

“既要有跑百米的冲劲,又要有跑万米的耐力”

陆元九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

带领我国航天惯性导航技术走向世界最前沿

不畏挫折,以“不失一分”的态度,勇于担当克服困难

1996年2月

长征三号乙因飞行姿态出现问题导致星箭俱毁

给我国航天业带来巨大损失

当时76岁的陆元九勇挑重担

立刻赶到西昌发射场开展调查工作

他不顾年事已高连日工作

仔细检查每一项数据

最终把原因锁定在一根小小的“金丝”——

双向可控硅

此后,陆元九总结教训

提出“99分都是不及格”

第二年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

我国航天事业走出阴霾

此后开启了“嫦娥”“祝融”“羲和”“天和”等一系列新征程

陆元九采访完整(陆元九坚守不失一分)(2)

△20世纪90年代,陆元九在北京惯导测试中心调研时在门前留影。新华社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言传身教,把“不失一分”的严谨,传递给代代航天人

陆元九经常向学生强调

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项理论分析

每一份设计文件、每一次试验、每一个数据

容不得半点疏漏

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惯导专家谢天怀是陆元九的门生

他那个年代文稿要靠手抄

但是老师依然要求十分严格

论文的文法句式、标点符号都不能出错

他的毕业论文被改了9次

整整写了一年

陆元九的严格源于对年轻人的殷殷期盼

是为了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

一代接一代擎起航天事业的旗帜

陆元九采访完整(陆元九坚守不失一分)(3)

△陆元九院士在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激光陀螺实验室与同事探讨问题(2006年摄)。新华社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99分都是不及格”

陆元九是这么说的

更是这么做的

虽然年过百岁

但他依然牢记学以报国的使命担当

向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

“在党的旗帜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科技报国!”

陆元九采访完整(陆元九坚守不失一分)(4)

△陆元九在1995年留影。新华社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赵震

改编:王丹文

责任编辑:纪春艳

审校:柳林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