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讲燮理焦腠境之前,我先给大家看一个切开了的橙子,这是我今天要讲课的道具。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1)

通过这个橙子要表达什么呢?大家看,这个橙子上有一层一层的膜,这些膜将橙子分为一瓣一瓣的结构。每一个橘瓣之间和橘瓣的内部,又有许多白色的筋络,这些筋络是有许多的丝和膜组成,把橘瓣分为无数个小小的隔间。在这隔间里是一种半凝固的液体,它们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类似于冻胶一样。它处在液体和固体的一个交界状态,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和运动等因素。

如果压力高,运动快,温度高,它就向偏液态转化;相反如果如果温度低、压力小、运动慢,它就偏固态。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2)

胶体

比如,你拿着一个橘瓣,如果用手慢慢揉搓,果汁就全流出来了;相反,你把橘瓣放那里一动不动,它就保持的时间长一点。

我们生活中是不是有好多类似的现象?比如皮冻,温度高就融化了,温度低了,就凝固了;相同的温度受到的撞击多了,也可以转化成液体。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3)

皮冻

如果要举一个物理学上的例子,就是液晶态,液晶态是结晶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形态,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既不同于固态、液态,又不同于气态的特殊物质态,它既具有各向异性的晶体所特有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超出一定温度范围,热致液晶就不再呈现液晶态,温度低了,出现结晶现象,温度升高了,就变成液体。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4)

液晶态

其实我们体内也有这样的物质,就是组织液,对组织液的认识虽然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将其独立命名为一种组织,则见于2018年发表于《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的一篇文章《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该文将其命名为 interstitium(间质组织)。并将其描述为“一种以前从未被认识到的,组织和组织之间的模糊空间,它们是细胞之间的充满流动着的组织液的一种动态伸缩、宏观可见的窦状空间”。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5)

组织液的分布,在体内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保持相对固定,这是因为一方面是它不是完全的液体,它可以在液体和半固体之间的互相转化;另一方面组织液会被身体内大大小小的组织纤维和膜状的东西分隔并限制。这一组织遍布人体上下内外,在经方六重境的创立过程中,也曾分别使用过多个不同的名字。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6)

肌筋膜:

肌筋膜的命名可以很好地反映这种组织的张力属性,在《解剖列车》中,也采用了这一命名。但这一命名用到经方六重境中则有一定缺陷,它只是着重强调了这一组织中膜和丝状等纤维成分,而没有体现充斥于其间的组织液。而且,筋膜是解剖学中已有的术语,包括浅筋膜、深筋膜,不能很好地体现“间质组织”作为细胞间质的属性,也不包含组织液。此外,将肌筋膜理解为肌腱和筋膜时,直观上让人觉得它主要与形体训练、运动医学、推拿等学科关系更为密切,从中医角度讲似乎与经筋的概念更为接近,而不容易似人联想到三焦、腠理、六经辨证等中医相关领域。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7)

筋膜链与十二经筋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液态、胶体状或固态的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结缔组织基本上可以描述间质组织所涉及的所有成分,但运用结缔组织描述“间质组织”这一概念时,需要注意需将广义结缔组织中的骨、软骨、血液等成分除外。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8)

结缔组织

间质纤维系统:

这一描述既包含间质,又包含纤维。人体遏任何器官,都是在这一系统的基础上镶嵌了各类功能细胞而形成,不同的器官组成系统,由系统进一步构成我们的身体。可以说,这个间质纤维系统才是构成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成分,如果没有这个体系,而只有一堆各类功能的堆细胞的话,可以想象这一对细胞随时都可能到处流散,遍地都是,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间质系统形成的支架,才使得我们的身体能保持特定的形态,有各种功能,我们的身体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9)

细胞

我们以前学习解剖学的时候,为了研究的方便,往往是用融化脂质的方法,用化学物质把我们认为不需要的部分全部溶解掉,溶解不掉的,还要用手术刀把这些东西全部刮掉,然后一根一根的神经、一块一块的肌肉分离开来供学生看,这个过程称之为制作标本。这种标本便于学生观察人体内的各种结构,但偏偏完美地去除了这个遍布身体的间质纤维系统。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10)

因此,相比于其他组织器官而言,现代医学对间质纤维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这个系统,却恰恰是我们中医赖以建立其气血精液、脏腑经络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正是因为现代医学对它研究的不够重视,导致了目前中西医沟通的困难。西医认为中医中医体系缺乏物质基础支持,不够客观化,而中医则认为西医不懂气化,特别是实现不了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尤其是围绕着经络实质的现代研究,一直没有形成定论。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11)

经络的现代研究

伴随着国外开始重新重视这一结构,我们中医界也开始试图用这个结构来解释我们自己的一些传统的东西,未来针对这个平台的研究,有可能是将来中西医从理论层面真正结合的一个切入点。但对这一体系的研究,目前仍重在肌筋膜系统,倾向于指导形体训练、筋膜疗法、针灸推拿及整脊等领域,翻译到国内的著作也主要是针对这方面居多,很少用来阐释中医基础理论,最早运用间质组织来阐释六经辩证体系的就是我们经方扶阳学派。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12)

焦膜学说:姚荷生教授曾专门提出来“焦膜”病理论,“焦”指三焦,与传统上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不同,明确提出“焦膜”的概念就意味着否认了三焦不是实质器官的观点,其“通行元气和津液”的功能也就有了具体的组织结构来承担。

其实,早在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时就指出“脐下脂膜惟系下焦耳…由此推之,则包脾络胃之脂膜即中焦,心下膈膜及连络心肺之脂膜即上焦矣”。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13)

张锡纯还提出三焦就是我们身体的板油,但是板油在人体内是有特殊的含义的,主要是指大网膜和小网膜,就是腹腔里面的网膜结构。

唐容川和张锡纯都属于衷中参西派,他们的好多观点可以互相借鉴的。腹腔里大网膜和小网膜,胸腔里有脏胸膜和壁胸膜和心包腔,张锡纯其实是将这些组织当作了三焦通行元气和水液功能承担者。

经络与腧穴论述题大全(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14)

心包属手厥阴经,既属于上焦的焦膜系统,同时自身也作为心脏之宫城,代心受邪,因而与少阳三焦互为表里。

未完待续,请看

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兼论三焦、腠理、经络的实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