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3868字,需要耗费您6~8分钟才能阅读完昨天丈夫和他父亲发生争执了我调停了许久才安抚住双方,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做保姆被小孩欺负家长管不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做保姆被小孩欺负家长管不了(昨晚丈夫与公公发生争执)

做保姆被小孩欺负家长管不了

本文共计3868字,需要耗费您6~8分钟才能阅读完。昨天丈夫和他父亲发生争执了。我调停了许久才安抚住双方。

丈夫在结婚以前,是很抗拒他爸不怎么跟他爸多说话的(我们结婚有了孩子,他懂得做父亲的不易才跟他爸关系改善了点)。他抗拒他爸的原因有三:

一,他不想学医,但他爸一定要让他学医,因为他爷爷是JUN医,他爸自己也是医生,所以希望他子承父业也从医,而他自己的理想,是当导游(去年的微头条有写,熟悉我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不想学医,填报志愿之前和之后,各被他爸狠打了一顿,才上了医科大。

二、他爸是处女座,刻板、追求完美、凡事讲规则,不苟言笑,在生活中有很多条条框框,对孩子要求严格,对我这个儿媳也是如此。

但我是从小在娘家被父母规范培养的孩子,很是接受“规范化的生活、凡事讲规矩不讲人情”那一套生活方式,因此,并不觉得不习惯。

且据我看来,我丈夫也深受他父亲的影响,工作、生活、审美极为追求完美,但他依然反感他爸的“完美情节”,觉得亚历山大。

其三:前年下半年,才退休没几年的婆婆突发疾病,有创抢救三个月无效去世,丈夫悲痛成疾,一度住院。

婆婆是麻醉科医生,只有熟悉这个行业的人才知道麻醉科医生工作有多辛苦、精神有多紧张——今年4月底婆婆的一位年仅39岁的前同事,因为连台手术,过度疲劳,在工作中猝S就是个例子。

用婆婆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一上班,根本不知道时间的流逝和天色的变化,因为手术室是没有窗户的,从上班一开始,到下班最后一分钟,几乎没有能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因为手术室没有空闲不做手术的时候,手术一台接一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别的医生做完手术走了,麻醉医生却不能走,又要开始下一个病人的麻醉和麻醉监护,基本没有休息的时候。

公公的性格刚强、讲原则,所以婆婆的性格就柔和、迂回——我想,这就是一家人的平衡吧。但丈夫不这么看,他认为他妈受他爸的气——受他爸各种框架的约束就是受气。

前年婆婆去世,丈夫悲痛之余,更是认定婆婆是一辈子受他爸的窝囊气、忍气吞声,加上工作劳累,操劳家务导致突发疾病的。

所以对他爸颇有意见。

加上上述一、二两点,丈夫对公公的偏见,又又又增加了。

公公呢,自从婆婆去世后,毕竟才六十多岁的人,悲痛的打击和孤独的折磨,似乎加重了公公的刻板和严谨,用丈夫的话,叫“强迫”——表现在比原来话多,担心的事情多,生活中的规矩多。

比如:冰箱里储物必须严格分类,哪一格放什么东西,就必须放什么东西,别的东西就算放不下也不能放到那一格;

每周蔬菜要买多少、鸡蛋要买多少、肉鱼要买多少,一定不能少(可能是预防疫情的心态吧);

葱姜蒜买回来以后,一定要先择好剥好,分别包装好放到调料那一格;

青菜进冰箱之前,也要先择好,公公说,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做饭准备时间;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至于对药箱的管理、零食、衣物的管理,更是比原来多了规矩。

公公说,这样生活起居更有次序,不会有任何因为不小心和准备不够而产生突发状况。

起初,是要求我和丈夫,只要我们回去,就给我们讲必须这么做的原因。

其实我自己也是有完美情节的人,没出嫁在娘家的时候,父母对我和哥哥的行为颇多约束,哥哥成年后,甚至比我还要刻板严谨,我还算灵活的。

但我也崇尚程式化管理家政,凡事讲规则,所以并不反感公公在生活上的要求。

再说,对长辈,恭敬顺从本来就是应该的,又不是什么难事儿,多养成点好习惯有什么不好,干嘛去抵触呢。

所以,公公说什么,我都说“好的爹地,我记住啦”、“谢谢爹地提醒,又教会我新东西”……

但是我丈夫不行,他对他爸有偏见,他说他用这一套压制他妈一辈子不开心,他妈妈走了,又来压制他。

所以公公跟他“布道”的时候,非但不听,还顶撞他爸。

不知道他爸是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是怎么的,儿子不耐烦,就转而对保姆阿姨讲他的各种规则,要求阿姨必须按他的要求整理冰箱,清洁厨房——其实,我认为不是坏事——再说阿姨的薪水,却因此被提高了。

当然不全是因为公公对规范和卫生的要求——起初讲好,家里只有公公和我儿子两个人,但卫生要求高,所以薪水7000元整,但是我和我丈夫每周去看孩子三次,有时周六在公公家一整天,她说增加了劳动量,我公公对卫生的要求高,要求薪水再增加两千,最后增加了1600元(我丈夫讲下来的)。

但阿姨极其不愿意听公公讲那些注意事项,只要公公一说,就有一堆理由顶过去。

我私下里给阿姨说:“我家公公除了对生活秩序和卫生有要求,其余的事情一概不挑剔,请你对他的“啰嗦”多一点理解,不要他说什么,你总有自己看法,毕竟你拿了主家的薪水,是要按主家的要求做事的,如果觉得其他方面还过得去,那就顺和一点。”

但我们在的时候还好,公公要求她按“标准”操作家务的时候还能听,我们不在的时候,公公一说多,据我儿子跟我说,爷爷一开口说阿姨哪里需要注意,她就自己装饭盛菜端去茶几吃——这又把公公惹到了,他最见不得坐在茶几上边看电视边吃饭,认为那样不但会弄脏沙发,还会消化不良。

所以又会说阿姨。

阿姨就给我丈夫告状,说我公公如何啰嗦。

昨天就是这样,我先回公公家的,到家冲完凉换好衣服马上去厨房和她一起做饭整理厨房、摆桌子端饭菜。

然而,她并没有跟我说我公公啰嗦她了,而是晚上吃完饭,丈夫看孩子作业的时候,到孩子房间,当着我孩子的面,跟我丈夫抱怨我公公如何啰嗦如何要求高。

我丈夫呢,唉,这个直男二愣子,我真的想不到,他听完阿姨的抱怨,居然出来把公公说了一顿。

等我听到动静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爷俩已经面红耳赤开始顶牛了:

丈夫:

你就是这样欺负我妈的,我妈就是被你气死的,我妈跟着你一辈子忍辱负重情绪不好才得了病,我妈没了,你不但不反思,还变本加厉对待家里所有人,你有强迫症,你需要治疗,你需要吃药停止你的唠叨。

公公:

你没有权利轻视我和你妈的感情,你怎么能把你妈生病去世的原因归咎到我头上呢,我一辈子谨慎克己小心翼翼才能保证这个家不偏航,不出任何问题。

……

我的天,这个问题要是拉到明面上吵闹还了得?婆婆生病去世与公公追求完美刻板人格这根本就是不搭边的两回事,包拯和元芳都判不清的事情,你做的儿子的怎么可以搅合。

这个不省心不懂事的男人呀,唉。

他也不想想他爸没了老伴,一个大半辈子没打理过大部分家政的老爷们,突然开始家里大事小事都要操心,他这样焦虑求完美型的人格,生怕出乱子,得有多殚精竭虑,才能维持一个家和祖孙三代的正常运转啊,就算他有的地方要求刻板了一点,怎么就不能担待一点呢,他的小心,不是换来我们五个人的安全和安定吗?

赶忙把公公安抚住,哄到书房,假装求他帮我给我的旅游视频配字幕,并且陪着公公喝了一杯茶,看到老爷子心平气和了,才关上书房门出来。

出来一把把丈夫拖到房间里,按到床上,对着他悬空挥了几下拳头才放开,让他坐到椅子上,开始给这个糊涂二货“上课”:

我:你说咱俩好不好?

丈夫:当然好。

我:那你平时对我要求多高你知道吗?

丈夫:不太知道。

我:那我觉得不幸福了吗?我觉得忍气吞声了吗?影响我俩感情了吗?

丈夫:没有。

我:那你能否定你父母之间没有爱情吗?我告诉你,他们当年一定像我们一样,十万分的爱对方。相爱的人,是不会反感为对方改变自己的,你说你讨厌女人穿深色衣服,我明明很喜欢穿黑色灰色衣服,但我为了你,我只穿白色和其它浅色,宁可每天洗;你以前讨厌粉色,说那不是太太穿的颜色,是小女孩穿的,我那么喜欢粉色也不穿了,你后来又突然喜欢粉色,甚至让我买粉色的靴子,我买不到粉色的靴子,就买了两双粉色的雨鞋穿上讨你开心;你从你妈去世后开始吃海鲜过敏,我这么喜欢吃海鲜的人,也跟着你不吃;你不吃辣椒,我我也不吃;你说让我读什么书听什么音乐,我就读什么书听什么音乐,我不但不觉得烦不觉得有压力,反而觉得能为爱的人改变感到幸福,那么,你妈妈怎么就不是像我一样的感受呢?你居然跟你爸说你妈被你爸欺压了一辈子,你有没有脑子,世上只有你有爱情,你父母就没有爱情吗?你爸就没有包容过你妈吗?事实上,你爸才是这个家庭的导航者、舵手,你妈妈除了工作和家务,并不需要为未来操太多心,因为有丈夫未雨绸缪!

你有太太,每天热乎乎地守在一起,你爸才六十多岁的人,每天只能一个人睡一张床,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他不是不想有个可以陪伴的人,他是怕他再有了人咱们这个家乱了,他所有的压力孤独苦恼,都变成了有用没用的所谓啰嗦话语解压。他说你,你不爱听,他只能说阿姨,阿姨本来可以用点脑子化解的,又不得罪老爸又不至于听太多啰嗦话,可她一点也不想用脑子,一点也不想包容,挣着高级保姆的薪水,做着低级保姆的事情,拿着你爸发的薪水,到他儿子这里挑唆他们的关系,你还真就上当了,炮轰你自己刚没了老伴不到两年的亲爹!

你有脑子吗?

你自己也追求完美,你的朋友圈对自己的描述之一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完美,也正是这个原则,让你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受领导重视,也正是你的严谨,让我觉得跟着你过日子,不需要自己费太多脑子,有心心情学习更多知识支撑更多爱好,难道你妈不是?

妈妈已经去世了,你还想让老爸过的也不开心,那妈妈在那边能放心吗?她看到她爱的人,被她儿子误会偏见,她在那边儿能过的安心吗?

丈夫沉默了。

我又去书房看了公公。

公公挥了挥手说回去吧,那熊孩子……说着用手搓了搓脸,又指指他儿子坐的方向。

意思是,他不会真的生气,他知道他的傻儿子太单纯,他知道我一直希望他们父子和睦,他没事儿……

这就是昨天的事情。

就是让我今天沉吟了一天的事情,不,确切地说,是我放在心里很久的事情——如何才能排除丈夫对他父亲的偏见与误解。

我能理解他父亲的不易和难处,可他为什么只心疼去世的母亲,不懂得体谅为他遮风挡雨、筹谋半辈子的父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