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个平台出现了一个流行性名词,即“Quiet Quitting ”(精神离职),指的是职场人存在的“出勤不出力”“人在心不在”“力在使不上”等现象。

人在工位,心已离职。

到点打卡下班,下班后的消息不回复;

只做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工作,其他的工作一概不积极。

这就是“精神离职”的症状。

是摸鱼吗?是又不是;是躺平吗?但又不完全躺平。

精神离职,也引发了众多职场人的共鸣。

阿里离职以后还有机会再进吗(选择精神离职之后)(1)

但自从“精神离职”之后,我在阿里反而升职了。

因为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职场太用力,反而走不远。

太用力的时候,时刻关注老板消息,群里发个截图都要揣摩半天,24小时 oncall;

做的都是舒适圈里的低级业务,以为老板离不开自己,其实只是顺手+好用 耐磨。

大脑松弛下来后,学会拒绝不合理需求,零碎需求集中处理,明确工作界限,不做背锅侠;

开始思考什么是自己的业务护城河,有了showcase意识,只解业务所需。

阿里离职以后还有机会再进吗(选择精神离职之后)(2)

在“精神离职”前,我已经想明白,我在这家公司离职前,要带走哪些经历。

你在这家公司没有被兑现的才华硬币,在市场上可以得到公平的抵值。

你在A公司因为和老板脾气不合,被不断打压,干边角料的活。

但你走出这家公司,有足够的业务理解和行业深度,一样会得到高薪offer。

反之亦然,混出来的油条白兔,很难在外部市场找到价值,路是自己走的。

换句话说,我的“精神离职”,不是职业倦怠,不是躺平任凭磋磨,而是明确自己职业的规划后,对那些无意义无价值的职场要求,选择视而不见。

只做真正锻炼自己,能让自己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工作,其他的工作不必太积极。

阿里离职以后还有机会再进吗(选择精神离职之后)(3)

你当然应该关注绩效,但更应该关注简历。

杨天真之前说过:“请把自己当成人生这部戏的主角,你的老板,只是你这一段戏的客串。”

这一份工作,很大概率都不会是终点,我们只是路过,未来还会拥有其他的平台。现在更换平台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虽然我们要对工作认真负责,但是不能过于纠结于工作。

当我们用另外一种心态来面对工作时,比如我们在平台上可以获取到资源、人脉、提升能力,而后,这些能力都会成为我们的附属品。

工作过程中,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为以后积攒实力,我们在为我们的简历打工,并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工作。

呼兰说:“工作躺有躺的价格,卷有卷的价格。”

精神离职,只是当代职场人“抵抗”无意义工作的一种方式。不管是精神离职还是躺平摆烂,短暂的情绪对话之后,都要回归正轨。

祝大家不必“精神离职”,也工作快乐!

最后,送大家一些实用的职场工具!

阿里离职以后还有机会再进吗(选择精神离职之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