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1)

乐山,古称“嘉州”,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之誉。其地处南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是成都平原中心城市之一。乐山风光秀美,人文荟萃,被誉为“士大夫之郡”。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处世界遗产。

下面就来看看乐山的建置沿革史。

第一节 先秦、秦、汉、蜀汉时期

先秦

市境夏、商时属梁州之域,西周为杜宇氏蜀国南鄙。

春秋中期,开明氏族自荆楚入蜀定居青衣江、岷江交汇地域,后开明氏族首领鳖灵取代杜宇为蜀王,号丛帝。因而今乐山市治地,史称“蜀王开明故治”。

开明氏为蜀王后,今市境为开明氏蜀王支庶丹犁部落封地。

秦、汉、蜀汉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灭蜀,置蜀郡,在蜀王败亡地置武阳县,治今彭山县江口镇,属蜀郡。

周赧玉六年,即秦武王二年(前309年),秦派兵南下灭丹犁,在蜀王开明故治地置南安县(治今乐山市市中区),属蜀郡。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夷”,分巴、蜀两郡地及新辟夜郎地置犍为郡,初治鄨(今贵州遵义),后移南广(今宜宾高县),再移治僰道(今宜宾)。武阳(今彭山县境)、南安县由蜀郡改属犍为郡。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2)

西汉时期益州犍为郡附近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开地辟境,全国分13州,置益州刺史部。今市境属益州刺史部犍为郡。

西汉末,犍为郡治地由僰道移武阳,为境内设郡治之始。

王莽新时(9—23年),改益州刺史部为庸部,改犍为郡为西顺郡,改武阳县为戢成县,戢成、南安县均属庸部西顺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国号成家,今市境属成家政权。

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公孙述被汉征灭,庸部复改为益州刺史部,西顺郡复改为犍为郡,戢成县复为武阳县。犍为郡及武阳、南安县仍属益州刺史部。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益州刺史刘璋分犍为郡置江阳郡(治今泸州),次年刘备部将赵云攻占江阳、犍为郡,刘备领益州牧,今市境仍属益州犍为郡。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犍为郡及武阳、南安县属蜀汉益州。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

两晋

西晋初,今市境内建置略同于蜀汉。

西晋太安二年(303年),李特割据益州,后李雄称帝,国号大成,继李寿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成汉政权放纵僚人入蜀,自巴至梓潼、犍为郡地多为僚人据居,随僚人不断北进,郡县建置多荒废,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江阳郡治地被迫西徙,先侨寄于今井研县境,后再迁武阳,称西江阳郡。南安县名存实亡。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晋遣桓温灭成汉,继后益州为范贲、谯纵先后割据。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晋派朱龄石灭谯纵为益州刺史,次年于南安县东境置冶官县,治今仁寿县汪洋镇;于西北境置开邦县,治今洪雅县罗坝镇,属益州犍为郡。

南北朝

东晋元熙二年,即南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今市境建置仍旧,属益州。

刘宋昇明三年,即南北朝南齐建元元年(479年),萧道成代刘宋称帝,国号齐,史称南齐或萧齐。

永明二年(484年),犍为郡治由武阳还治僰道。建武三年(496年),于武阳县地置齐通左郡和齐通县,郡、县同治今眉山县太和镇龙安村;于南安县地置齐乐郡和齐乐县,郡、县同治今丹棱县丹棱镇。永元二年(500年),废冶官县。永元三年于冶官县地侨置南安郡和南安县,郡、县同治今荣县西北来牟镇。今市境郡县均属益州。

南齐中兴二年,即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萧衍代南齐称帝,国号梁,史称萧梁。天监四年北魏派兵攻占益州部分郡县,包括齐通左郡,属北魏政权。天监八年北魏退出益州,梁于武阳县地置席郡和席县,郡、县同治今双流县籍田镇。

梁普通(520—526年)间,改齐通左郡为齐通郡,仍治齐通县;于武阳县东境置怀仁郡和怀仁县,郡、县同治今仁寿县文林镇东。

梁大同(535—545年)间,于武阳县置江州和灵石郡,州、郡同治今彭山县江口镇;于怀仁郡置陵州,与郡同治今仁寿县文林镇东;分怀仁郡地置和仁郡和贵平县,郡、县同治今简阳县镇金桥;置平井县治今仁寿县向家乡境;置可昙县治今双流县大林乡境;怀仁县改名普宁县,并析置蒲亭县,治今井研县千佛镇。

梁太清二年(548年),开辟缴外于齐通郡立青州,领齐通郡和齐通县。

梁承圣二年,即西魏废帝二年(553年),魏将尉迟迥攻占蜀地,改梁之青州为眉州,仍治齐通县;于原南安县北境置青城郡和青衣县,郡、县同治今青神县瑞丰镇,属眉州。

梁太平二年,即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觉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又称宇文周,蜀地入北周版图。次年废齐通郡,新置安乐县,治今眉山县东坡镇。北周保定元年(561年),于原南安县地置平羌郡和平羌县,郡、县同治今乐山市市中区;省江州及灵石郡和灵石县,置隆山郡及隆山县(郡、县同治今彭山县凤鸣镇)、江阳县(治今彭山县江口镇)、白水县(治今仁寿县清水乡)。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3)

北周时期今乐山附近

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青城郡的青衣县名青神县;于原齐通郡地置通义县,治今眉山县太和镇,改安乐县名齐通县,治今眉山县东坡镇;省齐乐郡存齐乐县,仍治今丹棱县丹棱镇;陵州和仁郡省平井、可昙二县入贵平县;罢席郡。北周保定三年(563年),置沈犀郡和武阳县,郡、县同治今犍为县孝姑镇永平村,属戎州。北周建德元年(572年),改眉州名青州,后恢复齐通郡。大成元年(579年),省青州,置嘉州,治平羌郡(今乐山市市中区),领平羌、青城、齐通、隆山四郡。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北周大定元年,即隋开皇元年(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开皇二年以益州置西南道行台省,嘉州属之。次年改西南道行台省置益州总管府,罢郡,以州统县。废平羌、齐通、青城三郡入嘉州,废隆山、怀仁、和仁三郡并于隆山郡置隆山县人陵州,废沈犀郡及侨置于原冶官县的南安郡,改武阳县名犍为县(属戎州)。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4)

隋朝眉山郡及附近地区

隋开皇四年(584年),改平羌县为峨眉县,治今乐山市市中区,另于岷江东60里置平羌县,治原深谷戊(今井研县三江镇);改齐通县名广通县。开皇九年,改峨眉县名青衣县,次年改青衣县名龙游县,仍治今乐山市市中区。

开皇十一年,陵州分普宁县地置始建县,治今仁寿县始建乡。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分龙游县地于峨眉山下置峨眉县,治今峨眉山市绥山镇。分龙游、平羌二县地置夹江县,治今夹江县城北8里古泾口。分平羌县地置大牢县,治今五通桥区金山镇。改原齐乐县分别置丹棱县(治今丹棱县丹棱镇)、洪雅县(治今洪雅县洪川镇)。

隋开皇十八年(597年),改普宁、白水二县合为仁寿县,治今仁寿县文林镇东。仁寿元年(601年)广通、通义二县合为通义县,治今眉山县东坡镇。隋大业二年(606年),嘉州改名眉州,次年全国改州为郡,改眉州名眉山郡,治龙游县;罢陵州置隆山郡,治仁寿县,改蒲亭县名井研县,治今井研县来凤镇。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分龙游县地置玉津县,治今五通桥区冠英镇。次年分峨眉县地置绥山县,治今峨眉山市符溪镇;平羌县治地因僚乱由深谷戊移铁蛇坳(今乐山市市中区青平镇),后再移大江边,今乐山市市中区关庙乡。

隋义宁二年,即唐武德元年(618年),唐王李渊废隋称帝,国号唐。当年全国改郡为州,眉山郡复改名嘉州,治地仍旧;夹江县治地由泾口移今县城,另于县西北20里置南安县,治今夹江县木城镇;于公井镇置荣州,大牢县改名应灵县,属荣州;改隆山郡复名陵州;于洪雅县洪川镇置犍州(后曾改名义州),分洪雅县地置平乡县,治今洪雅县罗坝镇。次年,析嘉州分置眉州,治通义县(今眉山县东坡镇)。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5)

唐朝嘉州及附近地区

唐武德三年(620年),罢益州总管府置西南道行台,嘉、眉、陵三州属之。武德七年罢西南道行台置益州都督府,嘉、眉、陵三州属之。次年青神县治地由瑞丰移至今青神县城。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益州置剑南道,嘉、眉、陵三州属之。同年废犍州及南安、平乡二县。贞观六年荣州治地由公井镇移至应灵县(今五通桥区金山镇。永徽二年〈651年〉移至今荣县县城)。

唐麟德二年(665年),析峨眉县地置罗目县,治今峨边县沙坪镇。上元元年(674年),犍为县由戎州改属嘉州。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罗目县治地移今峨眉山市罗目镇;久视元年(700年)分绥山县东部置乐都县,治今峨眉山市乐都镇。

唐神龙元年(705年)罢乐都县入峨眉县。唐先天元年(712年),避李隆基讳改隆山县名彭山县。天宝元年(742年)全国改州为郡,嘉州改为犍为郡,眉州改为通义郡,陵州改为仁寿郡,均属剑南道。

唐乾元元年(758年),全国又改郡为州,犍为郡复改为嘉州,并升置中都督府,通义郡复名眉州,仁寿郡复名陵州,治地、隶属仍旧。

广德二年(764年)罢嘉州中都督府。宝历二年(826年)平羌县治地由今关庙移至开峡驿(今板桥溪)。

五代

唐大顺二年(891年),王建割据成都,于唐天祐四年(907年)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或王蜀,嘉、眉、陵三州属大蜀政权。

后唐应顺元年(934年),孟知祥割据成都称帝,亦国号大蜀,史称后蜀或孟蜀,嘉、眉、陵三州属后蜀政权。

第四节 宋、元、明、清时期

两宋

五代后周显德七年,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称帝,国号宋,史称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灭后蜀,将剑南东西两川合为西川路,嘉、眉、陵三州属西川路。次年省绥山、罗目二县入峨眉县,省玉津县入犍为县。

开宝六年(973年)析西川路置峡西路,嘉、眉、陵三州仍属西川路。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通义县名眉山县。太平兴国六年并西川、峡西两路为川峡路,嘉、眉、陵三州属之。端拱元年(988年)分全国为13道,三州属置剑南西川道。淳化四年(993年)又效唐制全国分为10道,三州属置剑南道。次年又分剑南道为东川、西川道,三州属西川道。

至道三年(997年),全国又分为15路,上三州属川峡路。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分川峡路为益、梓、利、夔四路(总曰四川路,为“四川”称谓之始),嘉、眉、陵三州属益州路。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犍为县治地由孝姑移惩非镇(今犍为县清溪镇)。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6)

北宋嘉州及附近地区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嘉、眉、陵三州属之。熙宁五年(1072年)废陵州置陵井监,省贵平、籍二县入广都县,并省平羌县入龙游县。大观四年(1110年)避张陵讳改陵井监名仙井监。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游县名嘉祥县。

北宋靖康二年,即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攻占汴都,徽宗、钦宗二帝被掳,赵构在南方称帝,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嘉、眉州及仙井监仍属成都府路。绍兴元年(1131年)改嘉祥县复名龙游县。

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仙井监改为隆州。乾道六年(1170年)复置贵平县、籍县,属隆州。淳熙十六年(1189年)光宗第二子赵扩封嘉王,食邑嘉州。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7)

南宋嘉定府

绍熙五年(1194年)赵扩接帝位。庆元元年(1195年),以嘉州为宁宗潜邸故升为嘉定府(此为嘉州名嘉定并置府之始),仍治龙游,属成都府路。

淳祐二年(1242年)犍为县治地由惩非镇移至今犍为县玉津镇。南宋末,元兵攻占四川部分地区后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四川设省之始,不久改为西川行枢密院,下设路,以路领府。

南宋咸淳七年,即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元兵攻占嘉定,嘉定仍依宋制为府,属成都路。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8)

元朝嘉定府路及附近地区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嘉定府从成都路分出置嘉定府路,领原嘉定府辖县及眉、邛、雅、黎四州,属西川行枢密院。世祖至元十五年撤西川行枢密院置宣慰司,嘉定府路属之。次年又分四川为东、南、西、北四道每道置宣慰司,嘉定府路属四川西道宣慰司。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罢嘉定府路,仍置嘉定府,雅、黎二州划属吐蕃招讨司。省洪雅县入夹江县。省隆州及井研、贵平、籍三县入仁寿县,划属成都路。

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复置嘉定府路,原属马湖府路的沐川、利店、利店北寨、荣丁、赖因五寨划属嘉定府路。次年复置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嘉定府路属之。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沐川等五寨划属马湖蛮部总管府,置沐川长官司,治今沐川县沐溪镇。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二月,立四川行枢密院,治嘉定,九月移治成都。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割据四川称帝,国号为夏,辖境分八道,嘉定仍为府路,属成都道。

元至正二十八年,即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

洪武四年明派汤和灭明玉珍政权,置四川行中书省,罢嘉定府路,仍置嘉定府,属四川行省。洪武九年四川行中书省改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四川布政司),嘉定府降为嘉定州(省龙游县入),隶属四川布政司,眉州、邛州、荣州均降为县,属嘉定州。次年省青神县入嘉定州,省彭山、丹棱县入眉县,省大邑县入邛县,省威远县入荣县。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9)

明朝嘉定州及附近地区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眉县复升为眉州,复置青神、彭山、丹棱三县属眉州。复置威远县属嘉定州。复置井研县属成都府。洪武二十九年四川分为川东、川西、黔南三道,嘉定州、眉州属川西道。

明永乐间(1403—1424年),四川分为川西、川北、上下川东及下川南分守道,嘉定州属下川南道(治叙州,今宜宾)。成化十八年(1482年)复置洪雅县,仍治洪川镇,属嘉定州。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下川南道治地由叙州移至嘉定。嘉靖十七年增设上川南分巡道(简称上川南道),领眉、雅、邛三州及建昌六卫和天全、黎雅二司,治邛州(邛崃县)。

隆庆间(1567—1572年),嘉定州由下川南道改属上川南道,上川南道治地由邛州移嘉定。

明崇祯十七年,即清顺治元年(1644年),后金爱新觉罗·福临改国号为清。同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张献忠攻占成都,在四川建大西国,于嘉定置平定府,领嘉定州。

顺治三年南明参将杨展尽取上川南地,屯驻嘉定。其间将井研县由成都府划属平定府。

顺治十四年清廷于四川置四川总督,次年攻占嘉定,废平定府,仍置嘉定州及上川道,州、道同治嘉定。

清康熙六年(1667年),裁上川南道,康熙八年置建昌上南兵备道(简称建昌兵备道或建昌道),辖嘉定州、眉州、邛州、雅州、建昌卫,初驻建昌(今西昌),后移雅州(今雅安)。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增置乐山县(此为“乐山”称谓之始),府、县同治嘉定城,仍属建昌道。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于马边营置马边厅,治今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镇,属叙州府。嘉庆十三年(1808年)置峨边厅,治大堡(今峨边彝族自治县太平堡),属嘉定府。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建昌道名上川南道(简称上南道),仍治雅安,嘉定府属上南道。

第五节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废上川南道,裁乐山县入嘉定府,嘉定府及眉州直隶四川军政府。次年恢复道制,置建昌上川南道,仍治雅州。同年废嘉定府,复置乐山县,废眉州,复置眉山县,均属建昌上川南道。

民国3年建昌上川南道改名建昌道,治地仍旧。峨边厅改为峨边县,仍治大堡,马边厅改为马边县,仍治今民建镇。时今市境各县中仁寿、井研、马边属永宁道(治泸州),其余各县均属建昌道。

民国6年(1917年)始,四川军阀混战,形成防区制,各县县政由各驻防军队自主。民国18年,四川省政府通电在成都成立,宣布废道制,县直隶省政府。时今市境各县名义上直隶省,但多仍处于防区分治状态。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10)

民国24年(1935年),川政统一,防区制结束,四川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全省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眉山县,今眉山、彭山、丹棱、洪雅、夹江、青神县属之;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乐山县,今市中区、犍为、峨眉(今峨眉山市)、峨边(今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今马边彝族自治县)等县属之;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资中县,今仁寿、井研县属之。民国31年置沐川县,治中城镇(今沐川县沐溪镇),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11)

1952年的川南行署乐山专区

解放后,1950年四川分为川西、川北、川东、川南四个行政区,设区行政公署。于原第四行政督察区置川西行政公署眉山区专员公署,治地眉山县(简称眉山专区);于原第五行政督察区置川南行政公署乐山区专员公署,治地乐山县(简称乐山专区)。井研县由资中专区划属乐山专区。峨边县治地由大堡迁沙坪。

1951年置五通桥市(县级),治五通桥,属乐山专区。

1952年撤销川西、川北、川东、川南四个行政区,合并成立四川省,治地成都,眉山、乐山专区均属四川省。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12)

1953年撤眉山专区,其辖境中的眉山县、彭山县、青神县、洪雅县、丹棱县、夹江县划入乐山专区;五通桥市(县级)升为省辖市,由乐山专区代管。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13)

1956年雷波、马边、峨边三县由乐山专区划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其中马边、峨边二县仍由乐山专区代管。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14)

1957年屏山县由乐山专区划属宜宾专区。

1958年仁寿县由内江专区划属乐山专区。

1959年撤彭山、青神县入眉山县,撤丹棱县入洪雅县,撤五通桥市入乐山县。

1962年复置五通桥市(县级)和恢复丹棱、彭山、青神三县。

1964年五通桥市改名五通桥区,仍为县级区,属乐山专区。

1968年,成立乐山地区。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15)

1978年撤销乐山县和五通桥区设乐山市(县级),治地乐山县,五通桥改设县属区;于峨边县西北境设金口河工农示范区(次年改名金口河工农区),驻地金河区永乐公社(今永和镇),直属乐山地区。

1984年分别成立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两县治地仍旧,正式划属乐山地区。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16)

1985年,撤销乐山地区和县级乐山市建立省辖乐山市,分设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四个县级区,辖原乐山地区所辖各县。

1988年,撤峨眉县设立峨眉山市(县级),由乐山代管。

乐山市第几批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为何别称嘉州)(17)

1997年,眉山、彭山、仁寿、青神、丹棱、洪雅6县划出成立地级眉山市。乐山辖四区、一市、四县及两个彝族自治县,延续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