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至死不过是个少年

十五岁,是多少人暮年回首时懵懵懂懂的青葱岁月,却是汉少帝刘辩的生命终结之时。

此时还是正月,万物即将复苏的时节,郎中令李儒俯首躬身,但语言坚定的说“服此药,可以辟恶。”手里拿着盛满毒酒的杯子执着的等待着。

刘辩怎么不懂,他苦笑一声,“我没有病,你们这是想杀我罢了!我不喝!”

然而,怎可能不喝?怎么又有机会不喝?

于是,刘辩摆下人生中最后一次盛宴,为自己,为诀别。

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看着亲爱的唐姬翩翩起舞,他不仅泪潸潸了。对唐姬说:"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

歌毕,刘辩决绝的端起酒杯,将毒酒一饮而尽,然后缓缓地躺在唐姬的怀里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唐姬的泪水一滴滴地打在他那早已没有知觉的脸上。

汉少帝刘辩14岁即位何太后临朝 东汉十四帝:至死不过是个少年(1)

汉少帝 刘辩

生在帝王家,也是要看运气的,比如刘辩,他从出生就是个苦孩子。他的父皇汉灵帝在短暂的一生里忙于敛财与好色,是无暇来教养他的。

昏庸至极的汉灵帝,生的几个孩子总是早早死去,所以刘辩一出生,母亲何氏就担心养不活他,把他寄养到了民间一个道人史子眇家里,希望通过史道人的道术能够保佑他平安长大。所以他幼年时期的母爱也是缺失的。

虽然贵为皇子,史道人给了他该有的尊重和呵护,但是那毕竟不是自己的父母,说到底刘辩的童年里,父母之爱都是缺失的。

稍大后,刘辩被迎回宫中,生母何氏也已经贵为皇后。可是何皇后自身的劣根性也无法给刘辩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何氏出身市井,父亲本是一名屠夫。花了点钱将何氏送到宫中做宫女,然而何氏虽然没有智慧和修养,但是长的俊俏,自然免不了被风流帝刘宏宠幸。也是何氏的运气好,她一胎得子,于是母凭子贵,被封为贵人,而再后来,后宫宋皇后失宠被废,她又再一次因为生有皇子成为新皇后的不二人选。

汉少帝刘辩14岁即位何太后临朝 东汉十四帝:至死不过是个少年(2)

汉少帝生母 何皇后

但何皇后的品德和眼界,注定无法将刘辩培养成一个有胆识有担当的少年储君。

按说,他还有奶奶,然而隔代亲的亲情,又再次在他身上失去效力,奶奶董太后根本不喜欢他,只喜欢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协,甚至一次次在他的父皇面前坚定地要求立刘协为太子,而不是他这个长子长孙。

汉少帝刘辩14岁即位何太后临朝 东汉十四帝:至死不过是个少年(3)

刘辩与刘协

于是,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后宫里,身为嫡长子的刘辩,他懦弱他胆小、他只能学着父皇的样子去寻欢作乐、得过且过。

后来父皇汉灵帝死了,没来得及说到底立谁为帝就死了。在宦官与士大夫权利的争斗中,刘辩被立为新帝,史称汉少帝。

仅仅在位几个月,他能仰仗的舅舅何进就被宦官杀死了,一群士大夫以清君侧、杀宦官的名义杀进宫来,宦官们临跑还记得把刘辩和刘协带上作为人质。

汉少帝刘辩14岁即位何太后临朝 东汉十四帝:至死不过是个少年(4)

刘辩脆弱的内心如风雨飘摇,好在路遇董卓进京,被再次救回宫中。然而与董卓的第一次相遇,就成为刘辩的不归之路。

他战战兢兢、泣不成声,与弟弟刘协的坦然自若相比,实在是云泥之别。于是,进京仅一天后,手握大权的董卓就强硬的废掉了他的帝位,改立刘协为新帝,也就是东汉政权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

汉少帝刘辩14岁即位何太后临朝 东汉十四帝:至死不过是个少年(5)

于是,刘辩做了短短不到一年的皇帝。废就废吧,刘辩心里是没有很大愤恨的,乱世之中的唯求活命而已。好在董卓好像也不想杀了他,只是封他为弘农王供养起来。甚至有时候刘辩觉得这样也不错,只求平平安安到白头吧。

然后,悲剧再一次向他靠近,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士大夫们纷纷起兵讨伐董卓的霸权。董卓知道,刘辩是留不住了,留着刘辩,这些人就永远有理由来讨伐他。刘辩也知道,当李儒端着酒杯走来的时候,他知道这一生他走完了。

可怜如刘辩,呜呼哀哉。没有个好的父皇作为精神领袖,没有个好的母亲循循善诱,也没有慈祥的奶奶疼爱备至。看似生的尊贵,实在委屈的可怜,在他短短十几年的人生里,只有从混沌走向惶恐,从惶恐走向死亡。

他,其实至死不过是个可怜的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