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除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面桃花”等用来形容美人以外,不得不说五代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他钟爱美人!虽说李煜前半生当皇帝只知吟诗作乐,与嫔妃们玩耍嬉闹,骄奢淫逸,但他的词却也能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来看他写的《长相思·云一涡》。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一束盘起的发髻,一根玉簪插在其上,清淡颜色的上衣配上轻盈的罗裙,不知为何轻轻皱起眉头。独自站在窗边,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两两的,这漫漫的寂寥长夜叫人怎么办才好。

这里的美人,没有形容到外貌,但整个意境就让人知道,这位轻轻皱起眉头的美人,是何等风姿绝色。

如何形容一个女子美(如何形容一个美人)(1)

“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别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

“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从侧面写出女子的容貌艳丽和气质高雅。虽只写衫裙,而通体所呈现的一种绰约风神自可想见。

让读者读来,脑海中呈现了一位气质高雅,不食人间烟火的美貌女子。

“轻颦双黛螺”,写到这位淡妆女子的表情。轻皱双眉,似乎蕴含着幽怨。这一句突兀其来,直扣人心,不仅突出了女子愁思不解的容态,而且加强和丰富了这种容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轻”字颇有分寸,它适合表现悠长而并不十分强烈的幽怨,且与通篇轻淡的风格相谐调。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写到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秋风本就催愁,文人亦已多伤秋,更何况有苦雨相和。李后主不单写风,也不单写雨,而是写风雨交加,更增添了秋夜愁思的凄苦。

但是他觉得这样的环境烘托仍然不够,于是风吹残叶、雨打芭蕉,“帘外芭蕉”似乎也有泪滴,秋意不仅更浓,秋思也已更苦,“三两窠”,又隐约让人感到女子的孤零寂寞。

“夜长人奈何!”春宵苦短、秋夜嫌长,原只因其一欢一愁。最后一句仿佛是女主人公发自心底的深长叹息。

如何形容一个女子美(如何形容一个美人)(2)

读完这首诗,我脑海中对应的美人,只有两位。

林黛玉和小龙女。

小龙女武功高强,清冷无双,气质高绝。林黛玉精神文化的制高点,红楼梦里说林黛玉是“颦儿才貌世应稀”。这两位都是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性格至真至纯。

但此诗宛如李煜为黛玉而写。

她常常独自一人呆坐到天快亮的时候才睡下。她因落花而感伤自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她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心思敏感得和李煜如此相似。

如何形容一个女子美(如何形容一个美人)(3)

小龙女,身居古墓,修炼玉女心经,本就需要克制七情六欲。因着杨过的闯入,此生她注定要跟着杨过浪迹天涯,两人四次分离,已经让小龙女的心尝遍了爱情的酸甜苦辣。

书中写她:世人常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女子之美,但天仙究竟如何美法,谁也不知,此时一见那少女,各人心头都不自禁的涌出“美若天仙”四字来。她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似真似幻,实非尘世中人大厅上二千余人均不知小龙女是何来历,只见她美得出奇,人人心中都生特异之感。

李煜这阙词的氛围感很浓,宛如一幅画,无声胜有声,实乃书写美人出类拔萃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