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过吉他的朋友都知道,吉他调弦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当然最常用的是n弦5品=(n-1)弦空弦(n=2,4,5,6)。然而这种调弦方法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利用的是相邻弦的音程关系,因此很容易积累误差。
假如有一位吉他手,他有一种特别的倾向——如果先后奏响两个音,他会倾向于认为前一个音比较高。那么当他使用上述调弦法时,每两根弦之间都会积累误差,到最后六弦和一弦的误差就会相当大。
我们会发现,这显然不是最适合的调弦法。那么如果不用调音器,只用自己的耳朵,有没有更加准确的调弦方法呢?
那就是泛音调弦法了。
事实上泛音调弦法在弦乐器中是很常用的。从中国古典乐器中的古琴、二胡到西方的吉他、贝斯,只要是弦乐器都可以使用。调弦的顺序因人而异。
最初等、最基本的泛音调弦法是这样的(不妨以一弦为标准音):
- 调二弦使二弦5品泛音与一弦7品泛音相同;
- 调四弦使四弦5品泛音与三弦7品泛音相同;
- 调五弦使五弦5品泛音与四弦7品泛音相同;
- 调六弦使六弦5品泛音与五弦7品泛音相同。
总结一下就是调n弦使n弦5品泛音与(n-1)弦7品相同,其中n≠3。
由于7品泛音(1/3弦长)是基音的纯五度音,而5品是纯八度,因此“调n弦使n弦5品泛音与(n-1)弦7品相同”这句话就等价于“n弦空弦音比n-1弦空弦音高五个半音”——这是显然的。
n≠3很好理解, 因为二三弦空弦音是大三度关系而别的相邻两弦都是纯四度。
所以在上面的基本泛音调弦法叙述中我故意省去了调节三弦的部分。
于是你一定会想,这样用泛音调弦跟普通调弦法并没有什么两样啊——同样是利用相邻弦的音程关系,同样会造成误差的积累。
虽然基于相同的原理,不过事实上比较泛音确实比比较实音要容易一些——没有了基音的干扰,你得到的泛音是一个极其准确、干净的声音。有时用普通调弦法难以判断某两根弦孰高孰低时,部分地用一下泛音调弦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调弦法确实仍存在与普通调弦法类型性质的误差来源,即较小误差多次累积造成的较大误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做一些改进。
比如以下是我比较常用的调弦程序(以四弦为标准音):
- 以四弦12品泛音为标准调二弦,使二弦3品与之相同(校准二弦);
- 以四弦5品泛音为准调三弦,使三弦7品泛音与之相同(校准三弦);
- 以三弦12品泛音为准调一弦,使一弦三品与之相同(校准一弦);
- 以四弦7品泛音为准调五弦,使五弦5品泛音与之想同(校准五弦);
- 以四弦2品为准调六弦,使六弦12品泛音与之相同(校准六弦)。
在这种调弦法中你会发现二三五六弦均使用泛音调弦法直接与四弦进行校对,而不存在普通调弦法或是基本泛音调弦法中多次累积误差的情况。
也正由于这个原因,调弦的顺序也并不那么重要——你完全可以将二三五六弦的校准顺序进行变换,这并不会影响最后的音准——因为这些步骤各自独立。
初看大概会觉得非常复杂,事实上一点也不麻烦。相反这种方法非常好用;并且调音精确,对于一个调弦法来说这点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也只是举个栗子,完全不必非要以四弦作为标准音。你可以选择从三弦或者二弦或者别的弦开始校准其他弦;都完全没有问题。
精确性不仅体现在各弦都独立对应于特定弦(在上例中是四弦)这点,也体现在“将误差平均化”的想法。这有点像物理实验中对打点计时器的处理步骤:取的两点间隔要尽可能大一些,当分子(误差)一定时,分母(n,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调弦时被调的弦与作为标准的弦的距离)越大,结果误差越小。
比如第一步,以四弦12品泛音为标准调二弦使二弦3品与之相同。在这里二弦被直接与四弦进行比较,而不是与三弦。因此当你转向三弦时,你既可以将三弦与四弦进行对比又可以将它与二弦比较。假如用四弦调二弦时你的听力误差是△x,那么在同时与二弦与四弦进行比较后三弦的误差就一定小于△x——只要你别连对高低做定性比较都做不到。
弦与弦的距离可以更大。比如用六弦5品泛音与一弦空弦作比较,这样误差就可以被分摊到每根弦上,误差将小于△x/5——显然这是一种更精确的校音方案。
到这里为止讲的都是泛音调弦法独立运用的例子。
事实上更常用的方案是将它与普通的调弦法一起运用。或者你可以将泛音调弦法作为一种“校准器”来及时反馈调弦结果,或是检验调完弦后的的音准。当然前提是你得对普通调弦法和泛音调弦法都非常熟练。
如果你对自己的耳朵缺乏自信,那么买个调音器也无可厚非。最后提醒一下,本文探讨的内容都是关于相对音高而非绝对音高。想要确定绝对音高还是需要调音器或者定音笛之类工具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