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辽以后几个封建王朝的陪都和京都,是首善之区,礼仪之邦,又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因此,北京人礼多,节日活动的门类也多。以春节为例,除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五掸尘扫房,除夕守岁,元旦祭祖拜年,正月初六店铺开张,上元节看灯等全国各地都有的活动外,还有很多北京特有的节日活动。现择其大者介绍于后。

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1)

送财神爷

旧时每年腊月三十日傍晚,一些贫苦人家的小孩,拿上几张财神马,到商店、居民门前高呼“送财神爷来啦”。店铺的掌柜和居民家长赶紧出来恭恭敬敬地把财神马接过来,然后给小孩点零钱,谓之“送财神爷”。

财神在旧社会的众多神、佛中,不是最权威的,却是最受欢迎的,小孩来送财神爷不论到谁家,也不能说不要,以图个吉利。

此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可见人们想发财之心切。

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2)

五显财神庙“借元宝”

五显财神庙在广安门外六里桥。供的财神既不是黑虎玄坛赵公明,也不是文财神比干丞相、武财神汉寿亭侯关羽。相传为五个强盗,专门杀富济贫,受到穷人的崇敬,立庙祀之,俗称“五哥庙”。传说明英宗朱祁镇在“夺门之变”时,这五位财神曾显灵助他成功。英宗复辟之后,于天顺二年(1458年)加封这五位为元帅,因每位封号中都有一显字,故称“五显元帅”,所以五位财神的塑像都是戎装。后院西配殿为库神殿,供库神。库神殿内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金、银纸元宝。香客在财神殿烧香布施之后,到库神殿参拜库神,可以拿几个纸元宝回家珍藏。《旧京文物略》云:“新年之二日,则于广宁门外五显庙祈财,争烧头一炷香。倾城男妇,均于半夜,侯城趋出,借元宝而归。”如果事有凑巧今年日子稍好一些,第二年要加倍还愿。不验或更穷,也“不疑神之相欺,徒责己之欠诚。”“心诚则灵”明年再来烧借元宝,一而再,再而三,年年给财神烧香还是年年受穷,很多人至死不悔,既可悲亦堪怜。

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3)

白云观元辰殿“顺星”

顺星又叫“祭星”。依据道家的说法,每年正月初八晚上,天上诸星宿要光临人间,人们燃灯而祭之,期望得到当值星宿的保佑。《燕京岁时记》:“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在家里散灯花顺星之同时,很多人到白云观元辰殿去参加顺星祭典。

元辰殿俗称“星宿殿”或“顺星殿”。殿在白云观西路。殿中塑有六十年花甲子的60位星宿神像。

凡到元辰殿顺星的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如果是甲子年生人,就到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的塑像前,烧香、磕头、布施之后,再到今年当值的星宿。如果今年是癸亥年,就再到癸亥太岁卢程大将军塑像前烧香、磕头、布施,即可保佑你一年顺遂。

正月初八为“人日”,傍晚白云观的方丈率众道士举行祭星仪式,在元辰殿的香案上燃灯108盏,众道士着法衣,吹笙管、击钟磬,鼓乐齐鸣,诵经祈祷,祛灾求福。这一天整个白云观内外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4)

正月十九“会神仙”

丘处机号长春子,是道教全真道龙门派的创始人,元代成吉思汗安置丘处机居于白云观的前身太极宫,死后亦葬于观内。

正月十九日是丘处机诞辰,这一天善男信女都到白云观为他祝寿,故叫“筵丘节”。传说这一天长春真人要下凡超度众生。来时变幻不定,或变为官宦缙绅,富商大贾,也可化为贩夫乞丐,恶妪幼童,有缘者能相会,故曰“会神仙”,是日白云观内外游人如蚁,许多人十八日夜宿观内有的彻夜不眠,到处游逛,以期会见神仙。但多少年来却未闻有会见神仙而得福成道者,相反却闹出了不少笑话。

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旧时北京过春节独有的习俗)(5)

会神仙纯系荒诞无稽的迷信活动,不仅现在看来是愚昧可笑的,当时一些有识之士也认为“此风俗之不善也。”《京都竹枝词》也有“绕过年宵未几天,白云观里会神仙,沿途多少真人降,个个真人只要钱”的记载。

(作者:何名,选自胡玉远主编《燕都说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