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1)

历史不能简单地当作“成王败寇”的故事来看,也就是说,在面对历史评价的时候,我们要有成败论,但不唯成败论。商鞅变法确实使得秦国突然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自此纵横天下、所向披靡,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对商鞅及其变法进行刻意地抬高和模仿。成功固然是值得学习的,但是有些成功却是不可以模仿的。有人用毒药救了命,但更多的人还是因毒药而送命的。

历史其实都是披着外衣的,有些绚丽夺目,有些捉襟见肘,我们在看到最终的呈现后,其实更需要去思考外衣包裹之下的灵魂和内容。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历史的画面像大自然的规律一样瞬息万变,而我们要精确地找到牵引风筝的那根线。

关于商鞅变法,其实还是很有争议的。犹如眼下某某女明星,不择手段地上位之后,你是欣赏她光鲜亮丽的光环呢?还是不齿她肮脏腐朽的灵魂呢?商鞅变法其实也有这样尖锐的两面性矛盾,所以,我们在评价商鞅变法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分为二”的思维,要理性地选择立场,重结果者看结果,重过程者谈过程。

大多数人心中都是有一面放大镜的,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用这面放大镜去看自己心中所属的人和事,爱得绝对、恨得彻底,从而引起了诸多争端、诋毁,甚至悲剧。这是我们在评价商鞅变法时,需要避免的问题。

商鞅是什么样一个人?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2)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高速运转着,秦国的子民实际上都变成了这台杀戮机器的运转原油或者零部件,无条件地消耗着。从机器的运转效果来看,商鞅的这种设计却是颇有成效;但是从其设计的理念来看,商鞅却显得十分阴狠恶毒。

想想后世的法西斯和武士道,其实它们和商鞅变法都要相似的属性。在我们常见的武侠小说和影视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有些培养冷血杀手的情景,要么丢入老虎笼子里,要么丢进狼群里,活着出来的才算合格。商鞅变法不也是如此,只给老百姓提供一个选择:种地,吃饱了然后去杀人。

秦孝公要变法的目的就是要扩张,商鞅变法其实就是投其所好。那么商鞅变法的成果验收又是怎样的呢?

秦孝公四年,败韩军于西山(山西商南县以北);秦孝公八年,占领魏国少梁(陕西韩城西南),打韩国占领安陵、山氏,插入魏韩交界地带;秦孝公十年,围魏旧都安邑;秦孝公十一年,占领魏国西北国境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固阳(陕西米脂),同年,修建武关(关中四塞之一),秦楚间必经咽喉;秦孝公十九年,周王国四十一任周显王封秦孝公为“西部封国盟约长”,一扫当年被斥不得会盟之耻。

无疑,胜仗才是最能点缀商鞅变法的色彩的。有了上述的一连串胜利,秦孝公得了个心满意足,商鞅周全了个自我证明。这些设计和成果也足以证明商鞅是一个思长虑远、洞悉人性的人才。

而且,商鞅不光在文治上光彩夺目,就连武功上也是可圈可点。下马能管民,上马能管军,曾多次带队伍上前线征伐,简直就是文武双全。比如前文所说的孝公十年围安邑、十一年的西拔固阳等精彩战例,就是出自商鞅的手笔。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3)

能力上,商鞅确实没问题;但是,在道德上,商鞅却有很多瑕疵。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商鞅的传记时,连春秋笔法都懒得用了,直言不讳地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被誉为“无韵之离骚”,里面的文字是很讲究韵味和朦胧感的,这么直接、露骨的批判是很少见,这说明商鞅刻薄寡恩、冷酷无情的印象其实是深入人心的。司马迁也并不是刻意针对商鞅。因为商鞅无论是他对待百姓、同仁还是敌人,商鞅都冷酷得不像一个鲜活、正常的人。

秦孝公二十二年商鞅伐魏,商鞅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胜利,但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卑劣和冷酷。此时的魏国刚刚经历了马陵之败,元气大伤,秦孝公和商鞅觉得这都是一个不错的时机,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由商鞅率兵去攻打魏国。

根据军事形势选择作战时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接下来商鞅利用朋友的举措就值得商榷了,虽然兵不厌诈,但是站在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更多时候还是希望社会的秩序不要随意遭到破坏,得讲点规矩。

商鞅来到边境,得知魏国的主帅是公子卬,马上便心生一计,派了一个和平使者过去,说他其实也不想大家兵戎相见,有问题大家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因为公子卬是商鞅的好朋友,都在老宰相公叔痤手下办过事。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4)

公子卬虽然觉得商鞅这些年在秦国的行为有点狂热,心里不大确信,但也觉得谈谈就谈谈,这不是什么坏事,更何况大家都是朋友,商鞅应该也不会坑自己太惨。因为战国时期,虽然已经礼崩乐坏了,但是诸如信义这些公德、公约还是十分被人重视的,重视到什么程度呢?等同于生命,比我们现在的面子、名誉重要多了。

以前也没有什么背信弃义的反面教材(至少大人物很少有),公子卬觉得商鞅现在也是一个大人物了,不会不要脸吧!于是就如约而去。然而,商鞅确实不要脸,直接扣押了公子卬,然后李代桃僵,派先头部队冒充魏国人,大部队尾随,把毫无防备的魏军杀得落花流水。

魏惠王得知消息后,气急败坏,但于是无补,只能割地求和,河西七百余里地尽入秦国之手。自此黄河天险,秦魏两国共享。商鞅因战功,受封于商地,又号商君,曾经的公孙鞅变成了举世皆知的商鞅。

从前面所说情况来看,商鞅这个人确实有水平、善心机,但他的毛病就体现在,无时无刻不在算计和利用,六亲不认、神鬼难挡。有人说,这不好吗?这样的人才是成大事的人。听上去也有道理。但是一个永远在算计别人的人,最终必定会被别人算计。这是历史必然的大多数。

商鞅为什么会政存人亡?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5)

历史上大多数的变法者下场都不会很好,这个已经解释过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利益冲突使然的。但其他人几乎都是人、政皆亡,像商鞅这样变法成功了,而且效果十分明显,人被杀了,变法的内容和制度又被延续下来的,历史上确实不多见。

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孝公逝世,秦惠王上台,这标志着商鞅行将就木。为啥呢?因为第一秦惠王不怎么喜欢他,商鞅割鼻子割到秦惠王老师身上去了;第二,全国贵族不容他,这个很好理解,商鞅把人家的利益全损害了,还狠狠地踩了人家好多脚;第三,秦国已经不需要他了。商鞅变法已经完成了,秦国已经强大了,商鞅最后的利用价值就是“杀之平民愤了”。

所以,秦惠王刚刚上位,商鞅就从秦国的宠臣变成了通缉犯。估计是他的老搭档在地下十分的想念他吧,而且秦国几乎没有任何人为商鞅求情。人生如此,到底是可悲还是成功呢?

商鞅还是怕死的,听到消息之后,拔腿就逃,可惜天下已无他容身之地。他要出秦国,先得过魏境,但是你商鞅背叛过人家,伤害过人家,欺骗过人家,阴人家的公子,占人家的地盘,魏国就差没咒他早点死了,自然不会让他入境。而且,商鞅在逃亡的过程中,住宿都成问题,因为他自己设置的律令就是这样规定的。自己挖的坑终于轮到自己跳了。

仇满天下的商鞅走投无路,只得潜回封地,这其实就是自投罗网,等待他的还是他自己发明的最残酷的刑罚——五马分尸。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6)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历史上关于商鞅的评价很多,个人觉得还是司马迁评价得最为中肯。这个人的才华、主张、魄力、手段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刻薄寡恩、不择手段、狡诈冷酷、残酷阴暗,成于此,也亡于此。

对于商鞅之死,也有一些争论,比如说什么功高盖主、四面树敌、卸磨杀驴,这些都是一些影响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在他自己身上,他把自己的价值工具化了,机械化了,除了他的主人,他心中容不下任何人。这种工具迟早是要报废的,而且是没人愿意回收的。

商鞅其实也是一个牺牲品,秦孝公用他实现了自强的目的,但是却牺牲了很多贵族的利益。这种矛盾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无法自动消除的引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起火。秦孝公因为秦国要变强,得极力压制着这种矛盾。秦国变强和秦孝公死后,这种矛盾无人压制了,也无需压制了。但问题终究要解决,杀掉商鞅无疑是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商鞅一死,既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又可以抬高秦惠王的政治声望。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7)

战国时代有很多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胡服骑射,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全面的,有不彻底的。比如,李悝变法让魏国强盛一时,但效力持续时间不长。后来吴起逃到楚国,依样画葫芦也搞了一个吴起变法,却以失败而告终。胡服骑射让赵国战斗力极速上升,却无法像商鞅变法这样全面贯彻。那么商鞅变法成功的底层基础到底在哪里呢?

有人说是商鞅变法够坚决,其他的变法都只是浮于表面;有人说是秦孝公不遗余力地支持,其他国君只是过得去就行。比如说商鞅和李俚都说了废除世袭制度,但却只有商鞅坚定的执行了军爵制度;比如说两种变法都强调了废“井田”改“授田”,但实际上只有秦国真的做到了耕者有其田;比如说两个人都在军事改革上下了大力气,但魏国仅仅短期内培养出了魏武卒,但后期还渐渐成为了税收乏力的大难题,而商鞅却成功的将统治者自己欲望的杀伐兼并变成了一场人民战争。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8)

商鞅变法明明是偷师李悝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取得的成就更高,影响更大呢?尔后,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为什么再难出现成功的变法呢?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要么是过早夭折,要么是无疾而终,要么是未及根本。

这其实还是牵涉到一个常识问题,是设计新事物容易还是改造旧事物容易?秦朝之后,中国进入集中统治的政治秩序,变法基本上都不能推倒重建,大多都是修修补补,这背后的政治成本是每个君主需要认真核算的。而商鞅变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一个千疮百孔的基础上推倒重建,因为秦国当时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只能选择把这条路走到底,恰好,它成功了。

一心想一鸣惊人的商鞅恰巧赶上想要改头换面的秦孝公,一个有想法、有魄力的领导结合一个有能力、有执行力的下属,这样的组合是历史上难得的组合!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9)

但是,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更重要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因为当时的秦国比较落后。这个怎么理解呢?因为商鞅是要给秦国改头换面、推倒重建,我们就用房子来打比方吧!是推倒一座茅房来重建容易,还是推倒一座楼房来重建容易?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两者的施工难度,前者更容易;其次,住茅房里的人早就想换个环境了,住楼房里的人却大多数不想动作;其三,住茅房里的人一穷二白,即便想反对,也没什么力量,何况他们还没什么理由反对;住楼房里的人舒服日子过久了,亲戚朋友多了,不愿再折腾,关键这帮人还有一定反抗力。

正是因为落后,秦国变法的阻力才会相对较小;正是因为秦国落后,秦国变法的决心才会那么容易贯彻到底;正是因为秦国落后,秦国的利益牵扯面才不够深、不够广。

商鞅能铁腕到底,还在于秦孝公在后面能站得住台。而秦孝公能站得住台,本身也在于能够威胁到他的利益群体不多,他可以镇得住。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10)

也就是说,商鞅变法能够顺利进行的背后其实是有一套专制逻辑的,恰好商鞅变法的基本思路也是走专制路线。实行军爵制,之前的贵族世袭说不算数就不算数了;西部大开发,喊你走就走了。这些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在一家实力强大的上市公司甚至家族企业,能这么弄吗?估计只会引起政变。

说到底,秦国一切成功的根源,在于它原本的落后。而恰好秦孝公有这个决心,商鞅有这个能力。

商鞅变法的评价总结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11)

“先胖不算胖”似乎是个永恒的历史命题,在乱世中最后出手清盘的人往往都是那个开始时并不起眼的人,战国的乱局最终出来清盘的正是最开始一直不起眼的秦国。后世的刘邦、司马懿、朱元璋等也都是如此。当然,秦国能够站出来充当收割机的角色,首要功劳还是要给商鞅。

商鞅变法也因为秦并天下而水涨船高,成为了影响历史的大事件。因为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商鞅的成功就是法家思想的成功,这种文化注入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意义重大,法家思想占据了文化上的先机,率先成为了治国工具。从这一点上来说,商鞅之于法家,就好比董仲舒之于儒家。

至于法家思想到底是不是治国良药,我现在暂时不讨论,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任何政治都是脱离不了法家思想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从来没有抛弃过法家思想。虽然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了中国的古代政治的门头和外衣,但是中国的封建政治其实多是“外儒内法”的格局。

基于此,很多人会说,这不正是商鞅的牛掰之处吗?咱们就得按商鞅的那一套搞法来,摸着石头过河呀!这就牵涉到一个“度”的问题。比如砒霜,少量的砒霜可以作为治病良药,但是大量的砒霜却是要人命的;又比如安眠药,少量的安眠药可以让人睡得安稳,大量的安眠药却能让人长眠不起。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12)

我们在看待商鞅变法的问题上,就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商鞅变法不是砒霜也不是安眠药,但是它是春药、是兴奋剂,它只能少量、适度地根据条件和情形来使用,否则就会出问题。

商鞅虽然让秦国变强了,但就像给一个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一样,一下子雄起了,但是长此以往,却会毁了这个运动员的职业生命的。后来的白起之死、秦朝之亡,无不与之有关。

也有人说我批判商鞅过于冷血和狠毒,纯粹就是可笑地用道德去绑架政治。这个我很不认同,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逻辑。商鞅变法设计的制度就算是春药,是兴奋剂,但它的本身确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和好坏,但是商鞅处处逼迫、引诱秦国子民全员服用,这就是错、就是坏。

设身处地去想一下,假设你是当时的秦国子民,被商鞅逼得,要么杀人,要么被杀,你还会觉得商鞅让人尊敬吗?假设你是当时的六国子民,你的国家和同胞被商鞅训练出来的核杀手追杀,打不过也躲不过,你还会觉得商鞅值得崇拜吗?

那么,商鞅明明是有功于历史,有功于秦国,为什么他的行为却不可取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梳理逻辑了。比如,战争无情,但是不能为了战争,就把所有人变成无情的人去开启战争。比如,我们卖药是希望需要药治病的人可以活命,而不能因为药能治病,不管你有病没病,都得给我吃药。比如,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听话、温驯,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把所有孩子都变成机器人……

商鞅的逻辑漏洞很多、很多,因为人类文明和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情感、道德、人性,就应该有不同的呈现。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成功原因启示(商鞅变法的成效和副作用分析)(13)

前文也说了,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秦国当时的落后,这恰恰符合“乱世用重典,重症用猛药”的道理。但他的治疗手法终究是个偏方,不能长久。有些朋友说,你说商鞅变法副作用这么大,也没见当时秦国的老百姓造反啦!这只能举个例子来解释,你是一个领导,你对你一个无力得只能靠你吃饭的下属猛地扇一耳光,他绝对不会怎么的,因为越是卑微的人,越是能忍耐。但是,你如果天天扇,一个月?一年?总有一天,等你最虚弱的时候,这个下属会爆发的。这种爆发最能点起同病相怜者的情绪,形成燎原之势,比如后来的大泽乡起义。

还有人问我,如果秦始皇死后,留在胡亥身边的商鞅而不是李斯,秦朝会亡吗?我很认真地回答:“还是会!”因为,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死,病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是医生治不了的。

最后,我着重强调一下,我对商鞅并无偏见,我欣赏他的才识和胆识;但是,他的行事逻辑和方式真的需要认真对待,不要盲目模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