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汉口缩影江汉路)(1)

提及江汉路,不得不涉及汉口租界,尤其是英租界。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后,1861年的3月11日,一个叫巴夏礼的英国人,在4艘军舰、几百名士兵的护送下,耀武扬威地来到汉口;3月20日,巴夏礼会同汉阳府知府刘启衔、汉阳知县黎道钧(那时汉口还隶属于汉阳府)在汉口划定租界界址:从花楼巷江边往东8丈起,至甘露寺江边卡角东止,长250丈,深110丈,合458.28亩地域为英国在汉口的租界,每年缴地丁银92两6钱7分2厘1毫。算下来,一亩地的年租金也就是2钱零2毫的样子,比如今的白菜便宜多了!就付了这点塞耳朵眼都不够的散碎银末子,在《汉口租界条款》中,英国人却蛮横地规定:“自定此约之后,即不准民人在租界内再造房屋、棚寮等。”

汉口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汉口缩影江汉路)(2)

这就引出了江汉路——

察看清末汉口地图,花楼巷边本有条与之平行的不包括在租界内的广利巷。顾名思义,这广利巷,一头通着大江码头,穿河街、后街,另一头衔着汉口城垣,五行八作百业皆旺,是个来钱的好去处,是以得名“广利”。租界里头的英国人,就使出些下三滥的捣乱法子:时不时地朝广利巷倒些子果皮烂菜煤渣子和别的尴尬物事,弄得广利巷几乎成了洋垃圾巷。广利巷的汉口人肚子里本来就憋着气,加之在生意人看来,往门面前倒垃圾,就等同于拆台。于是,汉口人与租界洋人扯皮的事就经常发生。日子久了,汉口当局脑壳疼,就让住在巷子里的汉口人统统搬走,从江边到鄱阳街口,把广利巷拓成一条长300米左右的沙土马路,还颇费心思地取名“太平路”,表明他们一贯“对外忍让,唯求太平”的立场。这,就是江汉路的前身。

汉口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汉口缩影江汉路)(3)

广利巷没有了,广利巷成了太平路。可租界里的英国人还不罢休:逼迫汉口当局把马路一直修得与后城马路连通起来。那潜在的意思是,用一条完整的马路,相当于围墙栅栏,把中国人与他们隔开!

可这次,汉口当局却搞不成“对外忍让,唯求太平”的“拆迁工程”了, 因为,英租界要修马路的地,是私产——而业主, 就是姓刘名祥字歆生的汉口地皮大王。对刘歆生,官家不好用强,英租界当局只好自己找刘歆生打商量。见英国人找上门来,刘歆生也蛮爽快:我出地,你出钱,修的路属于中国,路名得叫歆生路!

汉口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汉口缩影江汉路)(4)

很长的年月里,人们对刘歆生让地给英租界修路一事,颇多微词,冠以迎合谄媚讨好之类贬词。其实,大可不必用民族英雄的标准来要求一个旧式商人,再说,刘歆生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他无偿地让出地产,让英国人出钱给汉口修一条路,很有点招商引资的味道,如此“前卫”,有何不好呢?况且路属于中国!当然,也不能说刘歆生此举高尚到哪里去:周围的地产都是他刘歆生的,这里的路修好了,大环境好了,连带着周围的地产都会升值,“吃点亏,在一堆”,最终,赢家还是他刘歆生!

歆生路最后定名为江汉路,是1927年的事。那一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迁来武汉,定都汉口。革命胜利,当年汉口人的那股子高兴劲头,自然是难以言表的。在国民政府迁都汉口的一段时间里,汉口市民自发的庆祝集会,几乎每天都有,且多在江汉关一带举行。

汉口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汉口缩影江汉路)(5)

这本来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但租界里头的外国人就是不舒服。1927年1月3日这天,英租界当局竟然调动军舰上的士兵,上岸来驱赶江汉关集会的群众,且悍然开枪,当场打死海员李大生,另使4人重伤、30余人轻伤。

“一·三惨案”激怒了汉口人,引发了武汉30多万人的反英示威,成千市民冲进英租界,迫使英国当局最终在交出英租界的《汉口英租界协定》上签字。3月15日,汉口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英租界后,合并太平路和歆生路,取江汉关“江汉” 二字为之命名,是为江汉路。

汉口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汉口缩影江汉路)(6)

江汉路无疑是武汉一处高档生活圈的中心。这里,几乎集中了中外各式风格的经典建筑,麇集着众多的洋行、银行和钱庄,排列着多处高档旅馆和豪华餐厅,经营着好多设施齐全的娱乐场所和资本雄厚的大型商号。围绕这个中心,1912年至1920年,汉口曾出现过一波建房热,比较著名的有联保里、义成总里、长怡里、长乐里、长康里、长寿里、保和里、保安里、保成里、五常里(现永康里)......一时间,很有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味。

汉口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汉口缩影江汉路)(7)

在武汉人眼里,汉口的江汉路,一向是很引以为荣、引以为傲的。2000年2月10日,政府注资9000万元,从市政道路、管线入地、建筑立面、商业门点、园林绿化、街景亮化、广告招牌、交通组织、雕塑小品、拆迁还建十个专项,对江汉路作全面综合改造,使这条1210米长的老街,既还原了老街的韵味,又增添了新时代的风采,成为一条赏心悦目的步行街,成为武汉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选自《武汉老街巷》

汉口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汉口缩影江汉路)(8)

《武汉老街巷》

作者:彭建新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内容简介:“老武汉”丛书分别从饮食、故闻、宗教、人物、居地、建筑、经济生活等方面,发掘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武汉的衣食住行、流风时俗、里巷见闻、民情世态、人杰胜景等,无论是选题和选材,还是体例、内容和行文风格,都具有新特色。《武汉老街巷》是“老武汉”丛书的一册,分别介绍了汉阳、汉口、武昌三镇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颇具特色的街巷,如长堤街、汉正街、江汉路等。


来源:阅读武汉

作者:彭建新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