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汕头市濠江区河浦街道河玉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的晚稻迎来收割季节,住在附近的陈士烈每天上午都会来田里看几眼。“今天晨露有点重,要等太阳出来了再晒一会才能收割。”老人家和收割机的师傅站在田埂上闲话家常,大约几天后,这一片的稻谷就能收割完成。

成片的稻田阡陌纵横,沉甸甸的稻穗随着微风波浪起伏,还有几只白鹭在田间觅食嬉戏,绘成了一幅丰收的画卷。多年以前,陈士烈也曾是一名农民,后来随着河玉围撂荒后,他开始外出经商,逐渐打拼出一番事业。

去年,濠江区启动河玉围整治工作,街道找到陈士烈,希望由他牵头来成立合作社,并负责开垦400多亩耕地的任务。考虑了一段时间后,他答应了。今年初,汕头市濠江区齐士安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陈士烈又再度回到田间地头,和儿子陈俊成为这片农田的守护者。“不管投入多少成本,就算再苦再累再难,我也要把这块地种起来。”陈士烈心里想的是,只有把品牌做起来,才能动员更多农户一起开荒垦田,重塑河玉围良田的美誉。

汕头濠江的发展趋势(汕头濠江重塑河玉围)(1)

汕头市濠江区河浦街道河玉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杨毓添 摄

撂荒耕地披绿装,土地“活”了

河玉围,得名于河浦街道与玉新街道围海造田。据当地人介绍,数十年前,河玉围一带引榕江水灌溉,土地肥沃,粮食产量还不错。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淡水资源缺乏、海水倒灌等原因,土壤盐碱化,种植效益变差,良田渐渐地就成了撂荒地。

“原来还可以耕种,后来丢荒了,全是芦苇和杂草,没办法通行,就这样荒着。”不少村民提到河玉围撂荒,都十分可惜。

要复耕撂荒地,首先就要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河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郑文海告诉记者,2019年底,街道积极响应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决定先行启动444亩耕地作为提质改造的试点。

“一开始说要把这片芦苇荡变成稻田,群众也觉得几乎不可能。”回想起两年前的场景,河浦街道党工委委员陈春林也难以置信,“项目所涉的社区包括楼下、河北、河南、肚桥,要取得村民们的支持,并把撂荒的盐碱地变成良田,我们心里也没个底,只知道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

村民们缺乏信心也不无道理,曾经有农户尝试过复耕,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久而久之,河玉围良田的美誉,成为了老一辈农民的一段记忆。

“既然要恢复村民信心,那街道自己就要先行动起来。”郑文海说,2020年,街道率先对该片区域实施综合治理改造,通过建渠、引水、垦造等方式提升耕地质量。同时,街道也不忘为群众开展政策学习宣读和宣传,改变“政府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让群众了解耕地提质改造项目“是什么、改什么、怎么改、效果怎样”,逐渐得到广大群众对该项目的支持。

陈春林告诉记者,考虑到耕地流转给散户效益不佳,在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最终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并由合作社进行集体代耕代种,“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正是有了这几百亩的试点,为后续河玉围整片流转改造打下基础。”

去年5月,濠江区启动河玉围整治工作,邀请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团队到场考察,形成土壤盐碱化情况调研报告,提出整治思路,同时抽调专人组成复耕团队。区属国有企业区城建投集团下属子公司濠新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起河玉围片区3017亩耕地的经营权,开始对河玉围进行全面整治。今年以来,河玉围已相继种植了两造水稻,撂荒耕地披绿装,土地“活”了。

汕头濠江的发展趋势(汕头濠江重塑河玉围)(2)

收割机在稻田间来回穿梭,留下一行行稻茬。余丹 摄

争当示范,尝试数字农业

齐士安农业合作社是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的实施单位,且土地流转手续一签就是6年,还一次性支付了3年的租金,这宛如给街道、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但一开始,陈士烈、陈俊父子俩也面临不少群众的质疑。

“许多村民都不相信我们亩产达到1000斤。”陈俊说,老一辈的农民们都反馈说,过去河玉围最高亩产也只到900多斤,未曾突破1000斤。当他们拿出专家出具的认定书,大家这才争相夸赞。虽然也有人说过去和现在计算亩产的方式不同了,但这并不影响父子俩的喜悦和信心。

汕头濠江的发展趋势(汕头濠江重塑河玉围)(3)

陈俊查看田间水稻长势。余丹 摄

聊到种植,陈士烈也打开了话匣子,“上一造我们只尝试一种水稻,第二造我们试种了有五种水稻,接下来要看看哪一种最适合这片土壤”。他还打开手机里的相册,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已经注册好的大米品牌包装,“几个月前,我给村民们都送了我们自己种的大米,大家都说好吃”。

村民们的认可,让陈士烈父子俩对接下来的种植信心更足了。近期他们还加大投资购买智能化农机设备,准备尝试数字农业。陈俊指了指放在室内的一部无人机设备,“我们就是用这台无人机进行喷洒农药,来抵御病虫害”。一旁的陈春林赶紧说道:“他们不仅给自己的农田喷洒,他们还帮助周边的散户喷药。”

现场,三台收割机在稻田间来回穿梭,留下一行行稻茬。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茬茬稻秆被叶轮有序地卷入机器,脱粒、除秸、稻谷入车,一气呵成。陈士烈手捧着谷粒,脸上绽放出真挚的笑容。

他还给提供过指导的技术专家都打了电话告知丰收的消息。“得亏有这些专家,我们这一次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取得成功经验,今年才能实现高产。”陈士烈还说,在专家的指导下,晚稻推迟了收割时间,确保谷粒更饱满。

陈春林说,既为粮食种植示范片,就要努力达到流转示范、联农带农示范、规模化耕作示范、科学管理示范、高产种植经验示范等,“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兴修水利,遏制耕地盐碱化

曾经荒废了多年的盐碱旱地,在当地政府和街道、农业合作社的辛勤耕耘下,不仅复耕复种,如今还达到亩产1360斤的惊人产量。这背后,也得益于濠江区近年来为河玉围农田片区兴修的水利设施工程。

近年来,濠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河玉围农田片区复耕复种。其中,整修水利,实现“储淡水、拦咸潮”的功能,成为河玉围片区盐碱地改造和实现有效复耕复种的重要基础。

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濠江区谋定实施水流娘电排站重建工程和河玉围农田片区水利设施综合整治工程。据濠江区农业农村水务局总工程师蔡永乐介绍,新建的水流娘电排站结合相邻的水流娘挡潮闸,构筑起河玉围北片区阻拦海水倒灌和防止农田积涝的第一防线,极大地改善了此前河玉围反复遭遇海水倒灌的痛点难题。

河玉围农田片区水利设施综合整治工程旨在连通上游3宗水库和片区北切排洪沟、大坪排洪沟、中港排灌渠等排灌体系,打通农田灌溉和排涝“最后一公里”。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为综合整治中港排灌渠近2.4千米,新建连通中港排灌渠和大坪排洪沟的引水渠超800米,新建飞窗沟提水泵站和玉石泵闸一体排涝站,新建中港拦河闸及大坪拦河闸,重建和新建各处过路涵闸、箱涵30座。

“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基本完工。”蔡永乐说,项目的实施将有效隔断海水通过排灌沟渠进入农田的通道,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同时,项目对该片区排灌渠系进行全面升级,将提高农业用水集约调度和防洪排涝效率,从而为河玉围农田片区的复耕复种提供良好的水利保障。

汕头濠江的发展趋势(汕头濠江重塑河玉围)(4)

陈士烈手捧着谷粒,脸上绽放出真挚的笑容。余丹 摄

陈士烈说,近来,越来越多市民群众专程来河玉围观赏水稻,老一辈群众闲来无事也会到田里散步,他们听着原生态的蛙声,感慨有了以前的味道,“有时候夜里睡不着,我也会到田里走一走,再回去睡就不失眠了”。对他而言,守住这片田,就能重塑往昔河玉围良田荣誉。

【记者】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汕头濠江的发展趋势(汕头濠江重塑河玉围)(5)

【作者】 余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