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都知道普通话,这种应用于全国的通用语言是建国以后才有的,在此之前中国古代大多以方言为交流方式。

但是,其实至少从汉代开始,当时中国也有主流语言范式,可以算是当时的普通话。而这种语言范式是以两部伟大著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两部著作一部据说是圣人所作,一部则是经典名著。

这两本书就是《尔雅》和《说文解字》。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两部书的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汉代普通话是如何形成的(汉代普通话是如何形成的)(1)


《尔雅》是战国末期汉朝初期的作品,古代有人传说《尔雅》的底本乃是周公所作,后来孔门弟子又添加了部分内容,成为流传后世的完整版本。

《尔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号称“辞书之祖”,它将先秦时代的方言词汇进行整理集合,一一作出注释,全书共有词语4300多个。

《尔雅》在汉代就被重视,儒生将其视为经典,位列“经书”之一。

因为儒家学说本就是春秋战国的语言编写的书籍,《尔雅》将其中不少词汇进行了深入的注解,对于解读儒家经典具有重大意义,换言之,《尔雅》是汉儒学说儒家经典的重要工具书。


汉代普通话是如何形成的(汉代普通话是如何形成的)(2)


《尔雅》之后又有一部伟大的语言文字类书籍问世,这部书则形成了“汉代的普通话范本”,这部书就是《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的许慎,当时汉字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高度,为了适应语言文化的发展,许慎耗时三十年作《说文解字》。

这部书创立了“部首”的概念,它从“仓颉造字”开始研究一直延续到东汉时代,可以说将汉字的发展和规则讲的很清楚了。

在此基础上许慎统一了一些有分歧的问题,创立一些了新的汉语文字概念,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汉代普通话是如何形成的(汉代普通话是如何形成的)(3)


如果说《尔雅》是将儒家学说语言统一的工具书,那么《说文解字》就是汉代“普通话”的奠基之作。

当然汉代的普通话与现在的普通话大不相同了,当时国都自长安迁往洛阳,汉代朝廷主流语言也从关中方言变成了河洛方言,但是文字和语言上统一还是为后世的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就是这个意思,而纵观世界历史由于语言文字的不统一造成了交流的巨大障碍甚至分歧,以宗教为例,佛教和基督教在早期传教过程中都因为方言而出现问题。

中国自秦汉建立大一统帝国,在各方面都进行了适应这种制度的改革,语言文字的改革其实也是其中之一,正是秦汉时代数百年间中国先民的努力尝试才有了后世比较统一的文字和语言,这其实是维护国家统一重要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