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宋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样一首悲凉的悼亡诗的背后一定有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当年,十九岁的苏轼还是个风流倜傥的少年,既没有步入仕途、扬名天下,也没有大难临头、被一贬再贬,还没有经历他人生中的三起三落。

十年生死两茫茫只道当时已惘然(十年生死两茫茫)(1)

这时候他遇到了正当最好年纪的那个她一王弗。一个虽称不上倾国倾城,却也别有风情;一个虽称不上貌似潘安,却也是个风流才子。就这样,他们两个人一见倾心,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应该是那时候最美好的爱情了。

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轼,两人琴瑟相和,吟诗作画,似一对神仙眷侣。他们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或许就是和彼此一起慢慢变老。对于夫妻生活,苏轼在一首七绝《春宵》中描述道: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花前月下、红烛萤光,良辰配美景;翩翩少年、玉貌花容,才子对佳人。此情此景,又有此良人,自然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和佳人携手漫步在春夜,花儿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月亮投射出朦胧的月影。花儿有清香,月亮有月影,而我有你。

有人说此诗的后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我细细读了几遍,却很难读出这层意思来。

歌管楼亭里的歌女咿咿呀呀地唱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琴瑟与杯酒共眠。夜已经深了,寻常院落里的秋千孤零零地随风飘荡,屋里的夫妻早已进入梦乡。

十年生死两茫茫只道当时已惘然(十年生死两茫茫)(2)

我只觉得这两句写的是各人有各人的春宵,无论是歌女公子的楼亭细语,还是秋千院落的暗夜沉沉,都各有其独特的味道。

苏轼和王弗也度过了十年鸾凤和鸣的静好岁月。怎奈天命无常,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王弗在二十七岁便香消玉殒。当初的山盟海誓此时都已化为过眼云烟;当初说过的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也变成了一句空话。

苏轼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任知州,这时候距离王弗离世已经整整十年之久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的时光,应该足以让人忘记曾经经历的伤了,足以让人变得刀枪不人、百毒不侵。

可是依然“不思量,自难忘”。有的事努力地想去记住,却总在不经意间忘掉了;而有的事想忘却永远也忘不掉。与王弗的那段婚姻便是苏轼心中忘不掉的一段情愫。

即使这样,如果有机会再见应该也认不出彼此了吧。“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这么多年过去了,两鬓已有些斑白,面容也有些苍老,我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雄姿英发的少年,你也不是那个低头嗅青梅的女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只道当时已惘然(十年生死两茫茫)(3)

词中小序提到“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词却只在下片中提到梦的内容。“夜来幽梦忽还乡”,写自己在梦中回到了让自己魂萦梦绕的故乡,可心的人儿“小轩窗,正梳妆”,就像当年那样,对镜贴花黄。

当年词人也曾站在佳人的旁边欣赏着这画一样的美景,看着佳人的纤纤玉手梳出美丽的同心髻。现如今阴阳相隔,也就意味着今生的缘分已尽,不管世事如何变幻,唯一不变的就是此生永不能再见。纵使在梦中相见也只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时候语言变得薄弱,只是看着彼此,便胜却千言万语。

梦总是要醒的,醒来后仍然是无尽的思念。“明月夜,短松冈”,在这样凄清的环境里,苏轼想起那长眠于地下的爱人必定会肝肠痛断,柔肠百转。

十年生死两茫茫只道当时已惘然(十年生死两茫茫)(4)

苏轼的这首悼亡词写得如梦似幻,惹人动容。唐人元稹怀念自己的妻子韦丛,也写了《遣悲怀》三首,其二尤为动人;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与苏轼的《工城子》不同,元稹是从日常小事怀念自己的妻子,更显得凄婉动人。

元稹的妻子韦丛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穿上粗布麻衣,和元稹过上了苦日子。“贫贱夫妻百事哀”,缸里的米又快见底了,过冬的衣裳还没添置,可是韦丛为了保护元稹的文人气节,过得再苦也不愿向家里寻求帮助。

身边只有一个当时从家里陪嫁过来的丫鬟,可以看出她曾经大小姐的体面。现在她离开了,生前的衣服被冷落在衣柜里,好久不见日光了。

元稹每每打开衣橱都会想起妻子的样子,只好狠心将衣物送给别人。而妻子留下的针线却不忍心打开,因为那是妻子生前最爱的东西。

生老病死既是命中劫数,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们每个人在世上都不是孤单的个体,所以一个人在离开的时候总会牵动另一个人的情感。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在爱情中先离开的那个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不用经历生离死别的痛苦,而留下来的那个人就要独自忍受失去挚爱的痛楚。熟悉的房间、熟悉的衣物都会引起以前的回忆。

以前越甜蜜,现在就越不堪回首。就像一句情话里说的:我一定不能比你先离开,因为我怕我离开后你会孤独。

十年生死两茫茫只道当时已惘然(十年生死两茫茫)(5)

这让我想起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

三毛比荷西大八岁,他们初识时,荷西还只是个高中生。荷西让三毛等自己六年,等自己上完大学、服完兵役就来娶她。六年后,荷西没有食言,三毛也已爱上了这个执着而帅气的小伙,几个月后他们便公证结婚了。

为了守护他们的爱情,双方都有过放弃和妥协,只为了能在一起。可是没想到,荷西却在一次执行水下任务中意外丧生。

荷西走后,三毛悲痛欲绝。他们之前曾经讨论过如果只有三个月的寿命将会做什么事,三毛说:“傻子,我不会死的,因为还得给你做饺子呢!”她还曾要求荷西答应自己如果她先死了,一定要重新娶一个女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只道当时已惘然(十年生死两茫茫)(6)

只是没想到先离开的是荷西。三毛失去了愿意为他做一辈子饺子的人,也没有考虑过再嫁,而是选择了死亡。她曾告诉自己的父母亲:“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得明白,因为对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

她明白父母失去自己的痛苦并不比自己失去荷西的痛苦少,她也想为了爱而坚持活下去,可是一个人可以选择不吃饭,却无法选择不想念。思念就像野草一样不可抑制地疯长起来。如果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活着,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毛从来都是一个敢想敢为的人,既然活着是痛苦,死了是一种解脱,那就给自己一个解脱吧。爱,便期望长久的陪伴。如果陪伴不得,只有永久的怀念。

一心一意守一人,同心同德不同生。

人入黄土月西沉,西沉尤照卿孤坟。

#2022生机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