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这两天出了一个不少网友看到有些振奋,然后再对于内地电影阴阳怪气的新闻。那就是香港大导演陈可辛创立泛亚洲制片公司Changin'Pictures,该公司已经从亚洲渠道筹集了大量资金,旨在开发和制作原创内容,并向各平台推广和授权,不依赖OTT平台的制作资金、制作许可和编辑限制。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

至于后面成龙,甄子丹,章子怡可能加盟合作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很多网友已经默认这家公司制作出来的内容是向Netflix等海外平台,并且因为现在内地审查越来越严格,非常影响文艺作品的创作,这一次陈可辛因为环境关系选择从海外突破,以为这就是彻底的解放,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

甚至我看到什么香港电影崛起有希望,什么中国文化输出真的要靠这帮人,到时大陆指不定还会厚着脸皮去贴的都来了。你们太不了解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了,这到底是柳暗花明还是垂死挣扎真不一定。

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香港电影将重新崛起,有个问题难以解决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3)

这里先提一个问题?这次陈可辛为什么会成立电影制作公司走海外路线?

除了内地审查的严格还有天威让人琢磨不定,像陈可辛自己的《中国女排》变成《夺冠》,《李娜》上映不了对他就是个打击,但对于港台电影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港台影视圈越来越面临内地导演团队的竞争,他们也越来越丧失话语权。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4)

2001年当时签署《CEPA》的时候,当时香港电影工业还是巅峰的余晖,那时香港导演和演员在内地影视作品中占据绝对C位,官方,资本,观众都喜欢投资他们,但是现在除了徐克、林超贤、陈可辛等等几个导演,其它导演都越来越边缘化。

而且,现在港台导演拍的影视剧,确实越来越不受到内地观众的喜欢。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点,很多人都忽略掉了。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5)

———年龄和青年导演的崛起

陈可辛1962年的今年60岁,他还能拍多少电影?他唯一徒弟曾国祥79年的,算80后正值壮年巅峰。哪怕再加上这些年培养出来的香港青年导演,零零星星也就几个,还不如大陆的零头。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6)

《踏血寻梅》的翁子光,《风林火山》的麦浚龙,另外还有《一念无明》的黄进等几个文艺片导演,这几年香港文艺片导演和内地差距很远,甚至连剑走偏锋的台湾文艺片青年导演都不如。

内地虽然因为有审查这个东西,但架不住前些经济增长,人口数量和影视工业化带来的规模效应。这就支撑了很多青年导演的崛起,而且数量还很多。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7)

比如正在上映的《万里归途》,知道你们瞧不上主旋律,但你们知道这是《流浪地球》团队做的吗?

郭帆,饶晓志是一帮人的,饶晓志下一部扶持青年导演的作品是《逃出青春里》,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2》春节档要上映,当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商业特效大片,郭帆扶持的孔大山导演文艺科幻片《宇宙探索编辑部》,豆瓣评分8.7还没有上映。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8)

据传孔大山导演的下一部电影,可能是改编刘慈欣的科幻片《微纪元》。郭帆这帮人圈子从《流浪地球》才开始,到现在不过四五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三四个导演为主,有自己一套成熟班子的创作团队。

内地这样的创作团队还很多,我知道有些人不信,这里说几个。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9)

一是宁浩,徐峥和黄渤的铁三角。他们除了自己导演的电影,都有扶持青年导演,并且成绩已经不容小觑。

宁浩有坏猴子72变,已经扶持的导演有《绣春刀》《刺杀小说家》的路阳,《我不是药神》《奇迹》的文牧野,《受益人》的申奥,《热带往事》的温值培,这个2021年坏猴子72变明确扩容了,规划片单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0)

徐峥的叫“监制N个新导演电影计划”。扶持的青年导演有《超时空同居》的苏伦,下一部是雷佳音和张小斐的《交换人生》,另外还有《幕后玩家》《宠爱》《爱情神话》等等。

黄渤则是HB U 新导演计划,但是目前来看扶持的青年导演弱点。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1)

网友瞧不起的陈思诚,因为《唐探》系列和网剧的成功,他也搞起了自己的班子。导演除了陈思诚自己,目前扶持的青年导演有《误杀》《女心理师》的柯汶利,《误杀2》的戴墨。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2)

电视剧版《球状闪电》的导演是戴墨,但最近新出了一部即将开拍,张译主演的警匪片《三大队》导演张大鹏,另外还有朱一龙,倪妮等主演的悬疑片《消失的她》等等。

像铁三角,郭帆,陈思诚和这样的新势力团队很多,背后还有大量已经做起来了的电影节,以及各种扶持新人计划。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3)

比如青葱计划扶持青年导演,一次推出《日光之下》《武林孤儿》《番薯浇米》《过春天》《兔子暴力》。

我相信不会不知道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吧。第一届是2006年办的,2012年过后才逐渐的成了气候,这些年扶持,推出来的中国青年导演人包括。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4)

《心迷宫》《暴裂无声》的忻钰坤,内地犯罪类型片导演,仅次于曹保平,刁亦男。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5)

《春江水暖》的顾晓刚,第一部作品就类似毕赣的《路边野餐》。另外还有《平原上的夏洛克》《老兽》《四个春天》《最后的告别》等等。

港台娱乐圈能否学习“韩流”传播世界?可以,但是很难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6)

虽然内地的审查真的很难,但架不住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和文娱产业快速发展之下,所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内地青年文艺人才在迅速的崛起。

陈可辛这家公司是香港影视圈北上受阻后的突破性尝试,试图通过外国流媒体平台突破现在香港电影圈的困境。这背后会回到上面分析的问题,文娱产业的发展是和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规模挂钩的。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7)

港台娱乐圈后继无人,目前来看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港台加起来才3000万人口,有人问那可以吸引大量内地人才啊!

一、内地顶尖人才除非因为特殊的目的,想拿外国电影节奖,拍想拍的大尺度电影,否则这个吸引力未必有多高。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8)

这个“审查”是很难很难的,但未必是人才们放弃自己拥有优势的唯一选择。

比如内地顶级人才,郭帆能拍《流浪地球2》,未来还可能拍《流浪地球3》、饶晓志《万里归途》成功了,未来肯定会接到顶级投资大片;徐峥、吴京、黄渤、陈思诚是幕后大佬了,为什么还要跑到外面去拍片?

二、既然既得利益者的顶尖人才不会出去,那么初出茅庐的青年人才呢。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19)

这里有吸引力的只有港台年轻人才,内地人才没有多少吸引力。我们先不提内地团队和港台团队在内地市场存在竞争,哪怕陈可辛真地把路打通了,内地人才凭什么跑到外国拍片?

要知道,当初内地人跑到港台娱乐圈发展,原因是当时内地经济不行,生活水平不高,文娱产业发展低下,人才想要更好的发展只能跑港台,现在内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远远强过港台。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0)

是啊,确实挺烂的,但工业化规模不是港台能比的,影视产业甚至已经超越了日本(游戏动画没有),对于青年人才扶持计划还蛮多的,相反跑到国外的话,“审查”带来创作上的妥协,未必有人生地不熟要融入其它文化圈子来得难。

三、那完全可以学习韩流只扶持港台和海外华人,甚至是亚洲和东南亚的人才嘛,你们又没有注意到这几年,或者说2010年后世界流行文化产业的两个鲜明的现象。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1)

1、韩流先是韩国在本土发展起成熟的文化产业链,Netflix投资和平台才让它走向了世界。

一言以蔽之:Netflix之于韩流是顺水推舟赚钱,不是一开始给韩流培养人才,搭建韩流产业链的产业布局。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2)

这几年Netflix投资的顶级韩国影视剧,什么《王国》《鱿鱼游戏》《苏里南》等等。从导演,编剧到演员是韩娱的顶级人才,一帮顶级电影大导演,电影演员去拍的电视剧,这是什么扶持新人?

港台娱乐圈如果也走这条路,那可能是一堆港台大导演和演员去拍,但问题是——

2、韩流出走海外正青春,港台娱乐已经是昨日黄花了,连内地市场都丧失的港台导演和演员,在海外流媒体就能重新崛起?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3)

你们是不是忘了,90年代末吴宇森、成龙和周润发等香港电影圈不是已经走过一次海外?那时香港影视娱乐巅峰的余晖,他们出去后大多数人都已经回到内地市场了。

韩流是2010年后发展到了巅峰,2015年后流媒体崛起,2018年左右韩流出走海外,于是在全世界获得广泛的成功。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4)

港台娱乐文化早就度过巅峰了,随着两岸三地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带来的文娱产业差距越来越大。连一脉相承,情怀如此深厚的内地市场港台文化都在退潮,凭什么港台娱乐能在海外市场重生?

这里还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台湾那疙瘩Netflix不是已经投资,布局好几年,也交出《谁是被害者》《罪梦者》《彼岸之嫁》《极道千金》《华灯初上》等几部台剧。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5)

确实有些亮眼的作品,亮点也集中在内地审查没有的尺度和广度上面。但它没有办法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和工业化带来的内地剧比较了。

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公司救不了香港电影,更别提国产电影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6)

这里说一句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事实,虽然内地的“审查”确实烦人,但港台娱乐文化早度过巅峰期了,连在内地市场都在退潮,他们把重心转到外网流媒体道路只怕会越走越窄。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7)

内地观众,市场和官方好歹有情怀和政策是支持的,以香港影视圈的体量(哪怕加上台湾),再打通东南亚人才倒有可能但很难。如果没有,他们在海外流媒体很难像韩流那样获得较为重要的话语权。

陈可辛与章子怡(陈可辛成立流媒体制作公司)(28)

最终可能会像Netflix的台剧一样,偶尔有尺度大的亮眼作品,但想进一步形成工业规模效应,港台电影现状既不占经济体量,又不占用户规模,娱乐文化还早度过巅峰期,甚至可能会成为港台娱乐文化最后的垂死挣扎。

但是香港电影圈这么做又能理解,毕竟也是一条路,虽然晚了点。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