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三国的朋友,肯定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时候有一场决定性战事——街亭之战。而《三国演义》“失街亭”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在这个街亭之战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也家喻户晓,那么马谡到底该不该被斩杀呢?到底冤不冤呢?

三国时期蜀国第5次北伐的时间(三国蜀汉北伐名将)(1)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侍中马良之弟。马谡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跟随刘备取蜀入川后,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马谡“好论军计”,因此颇得诸葛亮的赏识,“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提拔为参军,“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由此可见,马谡被诸葛亮当成自己的徒弟在培养了。

三国时期蜀国第5次北伐的时间(三国蜀汉北伐名将)(2)

那么就有人抱怨啦!既然恩师是诸葛亮,胜败乃兵家常事,马谡失街亭,也罪不至死啊!?事实真的如此吗?

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惜,诸葛亮并未听取。在《三国演义》中,“挥泪斩马谡”这起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在第四次北伐过程中,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结果马谡在防守军事重要据点街亭过程中,刚愎自用,不听劝告,导致蜀军街亭惨败,诸葛亮精心策划的第四次北伐也只好匆匆收场。诸葛亮为严明军纪,故忍痛将“才气过人”的马谡军法处死。

三国时期蜀国第5次北伐的时间(三国蜀汉北伐名将)(3)

当然也有人指出:马谡在战前颐指气使,吹嘘自己“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在战时,他骄傲轻敌,让军队驻扎在山上,舍弃有利地形,不切实际地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副将王平几次劝说都没有用,因而他是个赵括般的危险人物。马谡这个危险人物根本不是“杰出将才”,而只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因而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派马谡来时,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耶!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三国时期蜀国第5次北伐的时间(三国蜀汉北伐名将)(4)

马谡领命时立过军令状,表示“若有差失”,则“乞斩全家”。但结果他令军队全军覆没,耽误国事,还使诸葛亮险些被司马懿所擒。因此综合以上因素,造成了马谡的被斩,而马谡的被斩,绝不仅仅是因为失掉了一个小小的街亭。所以尽管马谡没有畏罪投敌,而且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临死前还留了一份遗书给诸葛丞相,使全军官兵感动得痛哭流涕,但诸葛亮最后还是杀了马谡以谢众人。

三国时期蜀国第5次北伐的时间(三国蜀汉北伐名将)(5)

在正史之中,失街亭是马谡“罪在必诛”的导火线,真正被斩杀是因为他不仅违反军法,而且还畏罪潜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马谡举动失宜,违亮节度,大意为所破。”“谡逃亡,朗(向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三国时期蜀国第5次北伐的时间(三国蜀汉北伐名将)(6)

街亭的失守,不是一个小的错误,而是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刻,马谡自作主张一手造成这个严重后果,按军纪应斩马谡。俗话说“军纪如山”,特别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更是治军严谨。正像诸葛亮回答蒋琬时所说:“若不按军法斩马谡,谁还会服从指挥,如何能‘讨贼’呢?”朱大渭还指出,马谡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是罪出逃。按照当时军中的法规,如果将士临阵脱逃,就要被处死,所以失街亭正是马谡被斩的原因。

,